![]()
内容推荐 21世纪1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右翼政治力量崛起、选民政治分歧加大、政党体制稳定性下降等现象。代表性的事件包括: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脱欧”;2017年,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玛丽娜·勒庞首次进入总统选举的第二轮,德国成立仅5年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三大党;2021年初,大批支持时任总统特朗普的示威者冲击美国国会大厦;2023年底,荷兰极右翼政党自由党意外赢得议会选举;等等。作者将西方世界的上述诸种变化统称为“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这种“新现实”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由何种因素驱动又会给西方与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政治影响?本书就试图回答上述问题。与此同时,作者也不忘梳理西方学界的现有理论,在观察与分析“西方政治的新现实”基础上,选取了7位代表性西方思想家及其作品,以比较政治学的视角与之进行学术对话,深入剖析西方民主的多样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西方政治可能的新趋势。 作者简介 包刚升,浙江海宁人,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曾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从事访问研究。其专著《民主崩溃的政治学》获评“《新京报》2014年年度社科书”及“《纽约时报》2014年19本中文好书”,同时著有《被误解的民主》和《政治学通识》。 目录 序言 如何理解不断变化的西方政治 上篇 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第一章 “硬政治”的回归 第二章 多元主义的挑战 第三章 移民及其政治效应 第四章 僵局与危机的形成 第五章 政党体制的分化 第六章 三重政治经济失衡 下篇 西方民主的历史反思 第七章 波兰尼《大转型》的九个命题 第八章 民主的稳定性与有效性 第九章 “福山的菜单”与政治现代化的逻辑 第十章 共识民主理论有“共识”吗 第十一章 民主的阴暗面 第十二章 选举与民主的危机 后记 序言 如何理解不断变化的西 方世界? 没有一个国家的良性发 展,能够离开对外部世界的 正确理解。对中国来说,西 方还是整个外部世界的领先 者与主导者。所以,如何正 确理解西方与西方政治,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进 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 10来年,西方政治出现了许 多重要的新变化,有的变化 远远超出许多人的预期。用 流行的说法就是,“黑天鹅 事件”在西方世界频频上演 。这就使正确理解西方政治 变得更加困难了。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1世 纪10年代,西方国家一系列 接踵而至的重大事件仿佛已 经搅乱了原先的政治秩序, 使整个世界不再安宁。这些 重大事件包括:2016年特 朗普出乎意料地当选美国总 统,2016年英国在公投中 竟然选择启动“脱欧”,2017 年法国极右翼代表人物玛丽 娜·勒庞首次进入总统选举 的第二轮角逐,2017年德 国成立仅5年的极右翼政党 德国选择党一跃成为议会第 三大党,等等。所有这些都 让西方甚至整个世界的稳健 派、温和派、中间力量产生 了极大的焦虑和担忧。他们 纷纷开始这样问:西方世界 究竟怎么了? 到了最近两三年,如果 暂且不论处于西方世界边缘 地带的乌克兰危机,那么西 方国家本身的国内政治表面 上已经从“动荡周期”回归到 了“平稳周期”,但这种相对 平稳无法掩盖的是,西方内 部许多深层的结构性因素已 经悄然改变。拜登刚就任美 国总统时喜欢说“美国回来 了”,但目前他的民调支持 率并不高,究竟是民主党还 是共和党以及哪位政治家能 在下届大选中入主白宫,尚 未可知。英国固然在保守党 领导下已经完成了“脱欧”, 一个政治相对平稳的英国似 乎又回来了,但这些年保守 党内阁并不稳定,短短几年 内首相已数易其人。在法国 ,代表中间派稳健力量的马 克龙再次当选总统,但勒庞 在总统大选的第二轮赢得了 创纪录的选票,比例高达四 成以上。在德国,温和的中 左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依靠 自由民主党与联盟90/绿党 的支持而居于执政地位,但 德国政党体制碎片化程度还 在提高,德国选择党依然是 议会五大主要政党之一。这 些都意味着,目前的西方世 界看似平稳,实则仍然处于 暗流涌动的局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3年11月举行的荷兰大 选中,主张“脱欧”和反对少 数宗教的极右翼政党自由党 赢得大选,成为议会最大规 模政党。英国广播公司 (BBC)等国际主流媒体认 为,这又将给欧洲政坛带来 新的不确定性。 所有上述政治现象综合 起来,就构成了“西方政治 的新现实”。这部作品主要 关注的是:这种政治新现实 究竟意味着什么?到底是何 种因素驱动了这种政治新现 实?政治新现实又会给西方 与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政治 影响? 我是一名政治学者,或 者沿用西方学界听起来更“ 高大上”的说法,我是一名“ 政治科学家”(political scientist)。无论是政治科 学,还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 科学,其基本任务就是描述 事实和解释事实,前者要解 决“是什么”的问题,后者要 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具体 到这一研究主题,政治学的 任务是既要描述何谓西方政 治新现实,又要解释何种因 素引发了西方政治新现实。 新现实常常需要新理论,因 为旧理论有时不足以解释新 现实。本书的主要目标就是 用新的理论视角来描述和解 释西方政治的新现实。 本书对西方政治新现实 的理解有三个基本特征。首 先是引入了新范式。过去, 学术界分析西方政治往往强 调阶级分析范式。英国保守 党与工党、美国共和党与民 主党的政治竞争被较多地从 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政治 分歧来解读。此外,这些年 学术界习惯于从民粹主义视 角来理解西方的诸多政治新 现象—从特朗普崛起到英国 “脱欧”、从法国国民阵线( 2018年6月1日更名为国民 联盟)高歌猛进到德国选择 党异军突起,甚至从土耳其 埃尔多安现象到印度莫迪的 政治纲领,都被许多学者与 媒体解读为“民粹主义的兴 起”。本书认为,这已经是 分析政治新现象的旧范式。 阶级分析范式固然还很重要 ,但阶级分裂仅是复杂社会 分裂结构的一个维度。就目 前的西方政治而言,族裔维 度(或许还可以叠加宗教维 度、语言维度)的政治分裂 变得更加凸显。因此,单一 的阶级分析范式应该被社会 分裂结构的多元范式取代。 借助这一多元分裂结构范式 ,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西 方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同 样,对西方政治的民粹主义 解读也有很大的问题。它把 许多差异很大、反对现状的 政治现象统统视为民粹主义 的兴起。但要知道,当一个 概念无所不包时,这本身就 是一个问题,至少是学术上 很不严谨的现象。在本书的 框架中,西方主要国家这些 年的许多政治新现象,固然 有民粹主义的因素,但更实 质的方面乃是“现实主义的 复兴”。用现实主义而非民 粹主义来理解特朗普当选、 英国“脱欧”、勒庞兴起、德 国选择党的成功,或许是一 种更有效的理论视角。 其次是引入了新方法。 在方法上,学术界对西方政 治现象的分析常常有着强烈 导语 英国公投“脱欧”,移民政治挑战既有秩序,右翼势力上升,西方世界内部面临许多震荡……西方民主的挑战未完待续。以上种种,该如何理解?规避臆见,保持清醒,跟随作者认识“新现实”,理解“新现实”,预见“新现实”。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北京大学博雅荣休讲习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鼎力推荐。 新范式、新方法、新变量,现实分析与理论对话两个维度,解读变化中的西方政治,精准观察、分析和回答:西方政治怎么了?西方政治为什么?西方政治会怎样? 原创“硬政治”回归的概念,发现“现实主义”复兴的内核,感知人口结构变迁带来的显性变化,捕捉制度设计差异造成的政党体制分化,为西方右翼崛起等“新现实”提供更有效理论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