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三秦文物与胡汉之风(精)/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书系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杨瑾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秦代和唐代碎片化的历史文物入手,以多元化的角度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揭示出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挖掘出文物背后更多的故事与历史意义。本书旨在进一步丰富三秦文物学术研究体系的同时,加深了对唐文化开放性、包容性、兼容性和多元性的深刻理解。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秦代文物中的外来元素 第一节 考古资料反映的周、秦与戎狄关系 第二节 移风易俗对秦文化变革的影响 第三节 秦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与远距离传播 第四节 西安邮电学院秦墓出土铜盉的文化渊源 第五节 秦镜所反映的外来文化内涵 第二章 隋唐墓葬陶俑中的胡人形象 第一节 隋代墓葬中胡人形象的类型与渊源 第二节 唐代墓葬中的胡人俑 第三节 甘肃唐代墓葬中的胡人形象 第四节 唐代墓葬中胡汉乐舞组合形象 第三章 唐代墓葬壁画中的胡风胡韵 第一节 唐李思摩墓壁画中的“翼兽”图 第二节 唐代墓葬壁画的制作者与观看者 第三节 唐章怀太子墓《客使图》“东北民族人物”新论 第四章 唐代女性与胡风胡化 第一节 唐代墓葬中的胡人女性形象 第二节 胡服女性形象与“女为胡妇学胡妆” 第三节 武惠妃石椁纹饰中女性发式 第五章 其他文物中的域外影响 第一节 陕西考古资料所见的异国与他族文字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陶器上的珠宝纹堆贴装饰 第三节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文物中的西方元素 第四节 兽首玛瑙杯与丝绸之路文化交流 后记 序言 丝绸之路是一条贯通 亚、欧、非三洲经济文化 交流的大动脉。自古以来 ,世界各地不同族群的人 都会在不同环境、不同传 统的背景下创造出独特的 文化成就,而人类的发明 与创造往往会突破民族或 国家的界限,能够在相互 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发 展。丝绸之路得以形成的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东 西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 补性。 在中西交往的经久历 程中,中国的茶叶、瓷器 及四大发明西传至欧洲, 给当时的西方社会带来了 影响,至今在西方人的生 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反 观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影响 ,传来的大多是香料、金 银器等特殊商品,还有胡 腾舞、胡旋舞等西方文化 。尽管这些西方的舶来品 在考古现场有发现,在壁 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上西 方的文化元素有展示,但 始终没有触及中华文明的 根基。 早在远古时期,虽然 面对着难以想象的天然艰 险的挑战,但是欧亚大陆 之间并非隔绝。在尼罗河 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 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的草 原上,存在着一条由许多 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 大体衔接而成的草原之路 。这一点已经被沿路诸多 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这条 路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 雏形。 草创期的丝绸之路经 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最 初,首要的交易物资并不 是丝绸。在公元前15世纪 左右,中原商人就已经出 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 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 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 行小规模贸易交流。而良 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 输的动物也开始不断被人 们所使用,于是大规模的 贸易往来成为可能。比如 阿拉伯地区经常使用的耐 渴、耐旱、耐饿的单峰骆 驼,在公元前11世纪便用 于商旅运输。而分散在亚 欧大陆的游牧民族据传在 公元前4世纪左右才开始 饲养马。双峰骆驼则在不 久后也被运用在商贸旅行 中。另外,欧亚大陆腹地 是广阔的草原和肥沃的土 地,对于游牧民族和商队 运输的牲畜而言可以随时 随地安定下来,就近补给 水、食物和燃料。这样一 来,一支商队、旅行队或 军队可以在沿线各强国没 有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或激 发敌意的情况下,进行长 期、持久而路途遥远的旅 行。 随着游牧民族的不断 强盛,他们同定居民族之 间不断争斗、分裂、碰撞 、融合,这使原始的文化 贸易交流仅存于局部地区 或某些地区之间。不过, 随着各定居民族强国的不 断反击和扩张,这些国家 之间就开始了直接的接触 ,如西亚地区马其顿亚历 山大的东征,安息王朝与 罗马在中亚和地中海沿岸 的扩张,大夏国对阿富汗 北部、印度河流域的统治 以及促使张骞动身西域的 大月氏西迁。这些都说明 上述地区之间进行大规模 交通的要素已经具备,出 入中国的河西走廊和连通 各国的陆路交通业已被游 牧民族所熟知。 丝路商贸活动的直接 结果是大大激发了中原人 的消费欲望,因为商贸往 来首先带给人们的是物质 (包括钱财等)上的富足 ,其次是来自不同地域的 商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 化生活。“紫驼载锦凉州 西,换得黄金铸马蹄”, 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 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 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 、野兽,从皮毛植物、香 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 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 武器、书籍、乐器,几乎 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 宗教、风俗等随商人进入 更是不胜枚举。这一切都 成了中原高门大户的消费 对象与消费时尚。相对而 言,唐代的财力物力要比 其他一些朝代强得多,因 此他们本身就有足够的能 力去追求超级消费,而丝 路商贸活动的繁荣无非是 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而已。理所当然的就有许 许多多的人竭力囤积居奇 ,有钱人不仅购置珍奇异 宝而且还尽可能在家里蓄 养宠物、奴伎。诚如美国 学者谢弗所言:7世纪的 中国是一个崇尚外来物品 的时代。当时追求各种各 样的外国奢侈品和奇珍异 宝的风气开始从宫廷中传 播开来,从而广泛地流行 于一般的城市居民阶层之 中。古代丝绸之路_的开 辟,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 ,从而大大推动了世界各 国的经济、政治发展,丰 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文化 生活。 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 ,更是繁荣昌盛。丝绸之 路沿线各民族由于生活的 环境不同,从而形成不同 的文化系统,如印度文化 系统、中亚诸族系统、波 斯一阿拉伯文化系统、环 地中海文化系统、西域民 族文化系统、河西走廊文 化系统、黄河民族文化系 统、青藏高原文化系统等 等。而在这其中,处于主 导地位的无疑是中原汉文 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 和波斯一阿拉伯文化。 季羡林先生曾言:“世 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 、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 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 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 ……目前研究这种汇流现 象和汇流规律的地区,最 好的、最有条件的恐怕就 是敦煌和新疆。”这两个 地方汇聚了四大文化的精 华,自古以来,不仅是多 民族地区,也是多宗教的 地区,在丝绸之路沿线流 行过的宗教,如萨满教、 祆教、佛教、道教、摩尼 教、景教、伊斯兰教,甚 至还有印度教,以及与之 相伴的各种文化,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