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宋史测度(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美)刘子健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原名《两宋历史研究汇编》,作者提倡多元化的历史观,认为研究历史需要学者根据史料近乎情理地测度,探索真相,故改今名(参见本书引言)。作者由封禅祭典、君主与言官的关系、政治上的包容性来观察宋代的君权和政治特色,由岳飞、秦桧、王安石、曾布、梅尧臣等人来观察宋代士大夫与武将的风格类型,由地方官学私学的消长、考场弊端、道统之成立来观察宋代的教育与道学,由马球、启蒙书、乡绅赈饥来观察宋代的文化与社会,视野宏大,剖析入理,为读者描绘出有宋一代更清晰的图象。 目录 引言 君主与政情 封禅文化与宋代明堂祭天 南宋君主和言官 背海立国与半壁山河的长期稳定 包容政治的特点 略论南宋的重要性 文武的形象 讨论“北宋大臣通契丹语”的问题 试论宋代行政难题 梅尧臣《碧云骝》与庆历政争中的士风 王安石、曾布与北宋晚期官僚的类型 秦桧的亲友 略论宋代武官群在统治阶级中的地位 岳飞 ——从史学史和思想史来看 教育与道学 略论宋代地方官学和私学的消长 宋代考场弊端 ——兼论士风问题 宋末所谓道统的成立 文化与社会 宋代文化变迁之一 ——马球 比《三字经》更早的南宋启蒙书 刘宰和赈饥 附录 中国式的信仰 ——用类别来解释 序言 这引言不是自序,只是 说明。 汇集了一些短篇的写作 ,都是课余笔耕。更何况海 外孤陋,难免偏差谬误。借 此机会,可以请各方学人, 赐览指正。 平日教课,多半是通史 和导论之类。偶然有个研究 班,而学生的兴趣各异,中 文程度也高低不齐,无从深 入专题。 最初在的学校,原来没 有中文书,慢慢才筹措一点 基本书籍。十年后转到规模 较大的学校,有中日文书籍 收藏,可是绝大部分属于近 代范围,个人用书还是很不 够。近年来任教的大学,才 具备研究的条件。所以有很 长一段时间都是利用假期长 途跋涉,到名列前茅的图书 馆去借读。来往匆迫,仿佛 走马看花。因此,除了有一 本中文书,两三本英文书之 外,写的都是短篇,疏略急 就。 在海外教研,更大的缺 憾,是独学无侣,无从就正 。这本集子,聊当笔谈。 个人治学,略有所信, 也应当说明一下。 治学,非问不可。常觉 得中文的“学问”二字,涵义 绝佳。学是先学过去已有的 知识,接着就应当试提问题 ,最好是提新的问题。有了 问题之后,就可以学胡适先 生的口号,“大胆假设,小 心求证”,努力去发掘新学 识,试求新解释。然后再学 再问,川流不息。英文里也 有类似的名词,例如 enquiry,意思是钻进去研 讨。可是远不如“学问”二字 紧密呼应,赅括全盘。 因为有的学生,只会学 ,不善问,所以常套用《论 语》里两句话,去提醒他们 :“学而不问则罔,问而不 学则殆。” 说起《论语》,它许多 节都是讨论问题,甚至有“ 大哉问”。佛教语录,问答 不断。宋代理学受这影响甚 大,也有很多语录。就以朱 熹本人而论,他著有《四书 或问》。而《朱子语类》, 更是收集了许多学侣门人的 问题。 西方科学,很重视问。 例如数学有一定程序,先有 命题,也就是问。然后假设 ,也就是找途径去解答问题 ,然后才求证。再如苹果掉 在牛顿鼻子上,他如果认定 理所当然,不去问为什么东 西全都往下掉,就不会发现 地心引力的原理。近年的理 论物理学,主要还在研讨“ 大哉问”——这宇宙到底是 怎么回事?他们已经从相对 论四度时空的量,从数学上 问问题,假设到有十种时空 的量,有不同的吸力斥力交 织。这种大的发展,都是从 “问”出发的。 大学里近年逐渐添设新 式的学系。这些新学系,不 再按照学科去分。相反的, 他们以课题为学系的中心, 把有关学科集合起来辅助。 举两个最显著的例子。计算 机学系是以电机、物理、数 学等学科,串连配合的。环 境学系是以气候学、地质学 、地理、化学、植物学、水 利工程等,搭配组成的。预 测未来这类新学系一定增多 ,主要的方向是以问题为对 象。 学是离不开问的。学术 训练的重点有两层,第一层 是训练用有条有理的构思来 问有意义的问题。或是进一 步的分析,或是从另一线索 去看关系,或是从其他角度 来综合。第二层是训练如何 看待问题。可能用什么样的 架构,怎样的假说,需要找 哪种资料讯息才能寻求解答 。 现在从“问”,转而论“测” 。也是从科学转到史学。 史学不算是科学,它可 以也应当尽量运用所有合用 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 学知识。但史学本身并不是 科学。有的人因为科技时代 科学的地位响亮,就说史学 也很科学,这是含糊其辞, 自高身价。 历史是过去的陈述,随 时消逝,无从重演,无法反 复观察。历史的因素繁复, 过程驳杂,无从隔离起来, 做个别片段的试验,怎能和 科学等量齐观? 那末,史实呢?信史呢 ? 所谓史实,只是一部分 的轨迹,既非事物本身,更 绝不是全貌。所谓信史,也 只是说这是比较可信的一种 纪录。这些名词都是相对的 观念,并不是绝对的事实。 史学所用的史料只是纪 录,现代社会科学所掌握的 现场调查,各种统计,也都 不过是纪录。甚至纪录片也 还只是片面的,所有纪录都 是依据观点、角度加以选择 。当然纪录都有价值,必须 参考,善加利用。可是既不 能以为历史仅此而已,也不 能限于局部所知,据为定论 。 个人以为,历史只是近 乎情理的测度。它的实用是 有助于思考,使思想活泼起 来,从多方面的关系去看, 贵在周详细密,使人不至于 陷入盲从、轻信、过简化、 教条式的武断与误断。 所谓“测”,即测候、探 测、推测的意思。不一定能 达到勘测、测量的准确性, 但至少远胜于不加思考的妄 测、臆测,以致造成错误观 念,一误再误地误尽苍生。 …… 传统文化,因停滞而退 化。因此“五四”运动时,有 人痛斥吃人的礼教。礼教不 合理的种种,应当痛改,而 并不应当因噎废食,采取激 烈主张,打倒礼教。试问破 坏礼教之后,是否社会秩序 混乱?又用什么制度,去培 养社会道德?笔者身受日本 侵略之苦,并非亲日,但眼 看日本维新,也修改旧式礼 教,而始终不放弃传统中好 的礼教,包括当初从中国传 过去的风尚。它是坚守复合 式的途径的,很值得中国人 反省。 说明了本书各篇,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