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知名法学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吴大华教授继200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之后,于2006年~2022年间法治演讲文稿的部分汇纂。他躬耕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40余年,不仅研究法治,同时也传播法治、践行法治,是一名知行合一的法律学人。
本书收录演讲文稿近60篇,分为“理论法学研究”、“实践法学研究”上下两卷,涉及法治思想与依法治国、国家法治与党内法规、法治素养与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与法学教育、民事法治与刑事法治、行政法治与经济法治、其他领域法治、地方法治建设等诸多方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知行合一(中国法治建设思考与实践上下)(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作者 | 吴大华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知名法学家、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吴大华教授继2005年武汉大学出版社《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之后,于2006年~2022年间法治演讲文稿的部分汇纂。他躬耕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40余年,不仅研究法治,同时也传播法治、践行法治,是一名知行合一的法律学人。 本书收录演讲文稿近60篇,分为“理论法学研究”、“实践法学研究”上下两卷,涉及法治思想与依法治国、国家法治与党内法规、法治素养与法治能力、法治文化与法学教育、民事法治与刑事法治、行政法治与经济法治、其他领域法治、地方法治建设等诸多方面。 目录 上卷 理论法学研究 第一部分 法治思想与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关于依法治国的新判断新表述新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法治政府建设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自治地区依法行政工作述论 第二部分 国家法治与党内法规 中国农业法制建设现状与展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民族法制建设和民族法学研究的发展与思考 监察体制改革三题:渊源、试点与立法 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 第三部分 法治素养与法治能力 领导干部的法律思维 如何有效养成法治思维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 如何做一个法律人 法律人的法治信仰 弘扬法治:法学家的责任 平台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中国法治六十年进程与青年 法治中国进程中律师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部分 法治文化与法学教育 推进法治中国进程呼唤法学创新 吹响依法治国“集结号”推进法治中国进程 发挥法治智库作用推进法治中国进程 法治中国进程中的大学善治 国家诚信制度建设视角下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和谐社会建设 法学研究要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好智库 论民族院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 地方青年法律学人的担当与能力培养 弘扬民院校风不辱历史使命 下卷 实践法学研究 第一部分 民事法治与刑事法治 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的法律原则 《刑法修正案(七)》阐释与金融犯罪相关的几个问题 当前涉税犯罪新趋势与税收执法环境剖析 第二部分 行政法治与经济法治 依法行政与税务执法 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水利法治建设 农村法治中的热点问题与依法治村 老百姓关注的法律问题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与国企改革 国企改革与依法治企 非公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营商环境分析 新时代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保护 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智慧法院”的理论与实践 以深度聚通用释放政法大数据效能 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对策建议 法治建设对少数民族脱贫的推动与思考 第三部分 其他领域法治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民族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背景下民族立法的科学化 民族地区应急管理法治化和法治能力建设 “款”:侗族社会的“法律” 论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承与其法律保护 第四部分 地方法治建设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法治贵州 制度的治理:西部欠发达地区形成长效开发机制的保障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立法建议 关注贵州本土犯罪热点为法治贵州建设当好智库 贯彻落实新中小企业促进法激发贵州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活力 大力推动贵州法学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新型法治智库作用 传承与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构建新型民间智库 序言 知行合一话法治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清代学者焦循《论语补疏 》解释说“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 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 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到了这个年龄,不 仅听得进逆耳之言,择善而从,同时也能思想通达,用 冷静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盘点自己。2005年,应武汉大 学出版社“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丛书”编委会之 邀,我将一个时期以来的学习和思考进行了整理,出版 了《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一书,算是一个阶段的 总结。彼时我还在贵州民族学院院长任上,虽刚过不惑 之年,但已做了近20年的法学研究工作,认为学者不应 当只搞纯学术的探讨,而要设身处地思考实践问题、实 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故用“知易行难”为名,借此 明志。2010年4月,我调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后 又于2019年12月担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并任职 至今。作为服务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地方社科院的工作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实践,不仅要以研究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还要积极投 身参与建设实践。由此,我这十余年来的工作也更多聚 焦于贵州的地方法治建设实践,不仅研究法治,同时也 传播法治、践行法治,努力去做一名知行合一的法律学 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 此按下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快进键”。1509年 ,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知论知行合一”。他在《答 友人问书》中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 精察处,即是知”。推行法治建设,法治亦应做到“知 行合一”,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不能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思维,不能增强全民法治观 念,那就是“冥行”,是“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不能 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积极主动作为,那就是“ 妄想”,是“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坚持“知行一体”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推进 全面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中国梦。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 的一个组成部分,法律学人应当紧密围绕新时代全面依 法治国的实践,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 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同时还应该走出书斋和三尺讲 坛,到城市社区、农村田野中身体力行、躬耕实践。这 些年来,因为身份所系,我担任贵州省委宣讲团成员和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宣讲团成员”,每年都要做各 种法治演讲数十场,很多朋友,特别是我的学生建议我 把2006年至2022年的演讲文稿(有些已经发表在相关报 刊)整理筛选予以出版,几经犹豫后还是“欣然从命” ,整理出57篇。思前想后,我以“知行合一:中国法治 建设思考与践行”为其命名,亦是表达一种心愿。从 1980年接触法学专业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我尽自己 的努力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后还要在这条路上 继续学习、思考和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是 为序。吴大华2023年2月1日于甲秀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