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如何应用Python结合语言人文学科进行编程思维的培养,还分别结合语言文字的语义识别、诗词文体的聚类分析、知识图谱的构建、词云分析等主题进行了人工智能相关知识的阐述及应用。全书分为10章。第1章介绍使用计算机绘图模块呈现课文描述的语言场景。第2章介绍使用计算机语义识别技术识别图像。第3章介绍通过计算机聚类算法对不同的诗歌类别进行聚类。第4章介绍通过文本存取和随机匹配算法编写诗词大赛的随机组卷程序。第5章介绍通过Python构建诗歌相关信息的知识图谱,帮助读者进行自学与记忆。第6章介绍通过Python进行音频播放器的程序设置,进而便于学习与不断训练标准的朗诵技巧。第7章介绍通过Python实现课文的中英文互译。第8章介绍通过Python实现作文素材的收集与整理。第9章介绍通过Python的Qt界面实现简易的文本剪辑器,实现文本的复制和粘贴功能、文件的读取和保存功能。第10章介绍通过词云工具分析四大名著文本的用词频度。 本书适合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结合语言及人文课程对学生进行编程能力培养的教学用书,也适合作为对编程学习等相关领域感兴趣的读者的课外读物。 目录 第1章 绘制图像 1.1 课文节选案例 1.2 绘制课文中的雪景 1.2.1 编程前准备 1.2.2 算法设计 1.3 编写程序及运行 1.3.1 程序代码 1.3.2 运行程序 1.4 拓展训练 第2章 图像识别 2.1 古诗《将进酒》图片资料案例 2.2 编程实现图片识别 2.2.1 编程前准备 2.2.2 算法设计 2.3 编写程序及运行 2.3.1 程序代码 2.3.2 运行程序 2.4 拓展训练 第3章 分类聚类 3.1 案例:同类课程标注和聚集 3.1.1 编程前准备 3.1.2 算法设计 3.2 编写程序及运行 3.2.1 程序代码 3.2.2 运行程序 3.3 拓展训练 第4章 文本存取和随机匹配 4.1 诗歌节选 4.2 案例:诗歌测评随机组卷 4.2.1 编程前准备 4.2.2 算法设计 4.3 编写程序及运行 4.3.1 程序代码 4.3.2 运行程序 4.4 拓展训练 第5章 构建知识图谱 5.1 知识图谱架构的形态 5.2 案例:宋词知识图谱建设 5.2.1 编程前准备 5.2.2 算法设计 5.3 编写程序及运行 5.3.1 程序代码 5.3.2 运行程序 5.4 拓展训练 第6章 音频播放 6.1 音频内容《白杨礼赞》 6.2 案例:朗读并播放《白杨礼赞》 6.2.1 编程前准备 6.2.2 算法设计 6.3 编写程序及运行 6.3.1 程序代码 6.3.2 运行程序 6.4 拓展训练 第7章 中英文互译 7.1 中英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 7.2 案例:中英文翻译模块 7.2.1 编程前准备 7.2.2 算法设计 7.3 编写程序及运行 7.3.1 程序代码 7.3.2 运行程序 7.4 拓展训练 第8章 网络爬虫 8.1 《苏州园林》课程资料收集 8.2 案例:作文中的素材收集 8.2.1 编程前准备 8.2.2 算法设计 8.3 编写程序及运行 8.3.1 程序代码 8.3.2 运行程序 8.4 拓展训练 第9章 文本编辑器 9.1 作文《我的理想》 9.2 案例:编辑我的作文 9.2.1 编程前准备 9.2.2 算法设计 9.3 编写程序及运行 9.3.1 程序代码 9.3.2 运行程序 9.4 拓展训练 第10章 词句频度分析 10.1 四大名著阅读代表《三国演义》 10.2 案例:为《三国演义》构建词云 10.2.1 编程前准备 10.2.2 程序设计流程 10.3 编写程序及运行 10.3.1 程序代码 10.3.2 运行程序 10.4 拓展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