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的关键期。步入青春期意味着孩子进入了激素分泌高峰期,随之而来的是生理与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促使很多孩子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让父母感到异常陌生的“外星生物”。父母如何才能与青春期的孩子和谐相处?如何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充斥着惊涛骇浪的关键期?父母在青春期怎么做才能把孩子培养成自律、有责任心、独立自主、有所作为的成年人? 在本书中,以擅长解决家庭、亲子、两性问题而闻名世界的凯文·莱曼博士结合自身几十年为青少年家庭提供心理咨询的经验与养育5个子女的亲身经历,以他特有的诙谐犀利的写作方式,化身为家长们的幕后军师,对世界各地家长们在孩子处于激烈动荡的青春期时最关心的72个问题进行了一一分析,并给出了富有智慧的专业解答和建议。这些问题小到青春痘、翻白眼、做家务、睡懒觉,大到酗酒、盗窃、厌食症、暴食症、自残、自杀、未成年怀孕,以及手足相争,等等。读完本书,家长将领悟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迅速且有效地重塑孩子的行为、态度和品格。 本书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以及老师和家长的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 凯文·莱曼,美国心理学家、广播电视长邀嘉宾、演讲家、《纽约时报》获奖作家。著有关于婚姻和家庭的30本书,包括《五天拥有一个全新的孩子》《要让孩子明事理,不对孩子发脾气》等。 参加了数百个广播电视节目,包括芭芭拉·沃尔斯特的《观点》、CBS的《早间秀》、詹姆斯·罗宾逊的《今日生活》等。 目录 星期一 他以前很正常啊,现在是怎么了 星期二 和“随便”一代的交谈 星期三 归属感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星期四 “你被禁足了!” 星期五 “咔咔咔,红利时间到” 莱曼博士答疑集锦 困惑所有家长的72个热门话题 青春痘 愤怒 厌食症 争吵 态度 权威人士 说人坏话 身体语言 多事 同性朋友 暴食症 车钥匙大战 手机 心结 家务 穿着 宵禁晚归 自残 死亡 抑郁症 父母离异 不合群 摔门 驾驶特权 酒精 翻白眼 社交软件 说脏话 禁足 内疚 发型和仪容 作业之战 激素变化 拥抱 上网 打断谈话 垃圾食品 自以为是 缺乏动力不求上进 独行侠 说谎 房间凌乱 金钱与工作 积蓄个人账户 大放厥词 音乐 睡懒觉 疲于奔命 聚会 同辈压力 身体发育 穿孔 色情内容 权力之争 隐私 拖延 叛逆 不干家务 责任 学业不佳 自我价值 性行为 入店行窃 手足之争 睡不够 夜不归宿 吸烟 丢三落四 固执 自杀 发信息 退缩 后记 倒数10个数,焕然一新的青少年即将闪亮登场 序言 我告诉你,他们会变得 越来越古怪 你才刚刚进入“大蜕变期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个 家伙: ·吃麦片要用一个巨大的 碗; ·他①的卧室看起来像个 垃圾场; ·出门前她要试穿三套衣 服; ·如果奥斯卡有个“翻白眼 ”奖,他一定当仁不让; ·她最喜欢的“运动”就是 顶嘴; ·他的耳塞就像可以永远 粘在耳朵上一样; ·她可以一边看着《单身 贵族》(The Bachelor), 一边听着最喜欢的音乐,一 边写着家庭作业,一边像只 疯狂的啄木鸟一样发信息; ·有时候她会觉得你(她 的家长)是这个世界上最愚 蠢的生物。 恭喜你!这表明你家里 有个十几岁正处于青春期的 孩子。 生活再也不会和从前一 样了(想来你已经知道了) 。 但它可以比你想象中的 要好一点。 我保证。 这是不久前发生的事。 当时我在机场正忙着脱鞋、 解皮带,把几乎所有随身携 带的东西都放进一个塑料箱 里准备过安检。那天我碰巧 带了两本自己写的书,于是 我把它们用胶带捆在一起, 也放进了塑料箱里。就在我 顺利通过安检员的“魔杖”, 正光着脚收拾地上的一堆东 西时,身后传来了一声女人 的惊呼:“哇,凯文·莱曼博 士!我太喜欢他了!” 我转过身来看着她。她 正指着我塑料箱里的《与青 春期和解》这本书。 “他的书太有用了,”她 热情地说,“我的孩子们全 是在他的帮助下养大的。” 我笑了笑说:“嗯,我也 挺喜欢他的。” 我本来打算就这么过去 了,没想到她又皱了皱眉头 ,补充道:“我很早以前就 知道他的名字了。事实上, 我都有点怀疑他是不是还活 着。” 我想那最好还是老实交 代吧。于是我指了指那本书 说:“其实,我就是‘他’。” 她震惊得脸都快变形了 ,她紧接着说:“你在开玩 笑吧?” 我说:“没有。” 她惊呼道:“我的天哪! ” “我有5个孩子,其中一 个孩子还是个高中生,”我 告诉她,“我们在我妻子42 岁、我44岁时生了一个孩子 ,在她48岁、我50岁时又 生了一个。” “好家伙,”她狡黠地点 点头,“是为爱犯了错吧?” “并不是,”我说,“两个 孩子都很棒。” 我说的每个字都是认真 的。 更让人开心的是,我已 经成名很久了,而且还活得 好好的,即使已经和我的孩 子们一起,见证了5次青春 期! 如果你拿起了本书,这 表明你的孩子即将进人或已 经进人了“大蜕变期”——不 得不说,11~19岁是一段奇 怪得无以复加的关键期。之 所以称之为“关键期”,是因 为你的孩子在这几年的所作 所为会影响他漫长的余生, 而你(无论是身为父亲还是 母亲)无法一直寸步不离地 守护在他的身旁。 对于孩子的所作所为, 你并不需要了如指掌。如果 你对此心存疑问,不妨好好 想一想。年少轻狂时你做过 哪些疯狂的事情,现在仍会 和朋友们津津乐道?你的哪 些愚蠢的举动曾急得你的母 亲内分泌失调,父亲的白头 发多生了几根?你曾对父母 隐瞒了多少事情,直到多年 后危机早已过去,你才可以 拿出来作为笑谈和他们分享 ? 养育青少年的5大要素 (1)富有幽默感; (2)长远的目光; (3)客观理智、心平气 和; (4)不纠结、不纠缠、 顺其自然; (5)一些缓解头痛的药 和午休。 …… 相信我,你一定会得到 很多乐趣的!身为5个孩子 的父亲,我不仅成功地见证 了他们的青春期,而且乐在 其中。现在我的家里还有一 个最小的孩子——劳伦,所 以我仍然处在这段令人兴奋 的岁月中。事实上,就在几 分钟前,我正在厨房的桌子 旁写这本书,这时劳伦走了 进来。 “爸爸,你在做什么?” 她问。 “哦,在构思我的新书《 与青春期和解》。” 劳伦瞟了我一眼,平静 地说:“嘿,我想在鼻子上 穿个孔,让它和我的嘴连在 一起。” “不错啊,亲爱的,”我 说,“我们今晚吃意大利面 。” 劳伦转向我,眼睛里闪 着光:“哦,爸爸,那太好 了。” 重点在于,家长们,你 不必对一切都做出反应。你 只需要保持你的幽默感,别 小题大做。然后你也可以享 受这些年,给自己留下很多 回忆,将其当作家人之间津 津乐道的谈资。 秘诀在于你如何打好手 中的“父母牌”。 如果你认为,当孩子进 入青春期后,你对他们就失 去了影响力,那你就大错特 错了。你依然留在赛场上, 不但如此,你还变成了发号 施令的教练。是的,时间在 流逝,比赛可能会时不时地 变得紧张激烈,但离结束的 时间还早着呢。下半场才刚 刚开始,比赛如何结束由你 说了算。如果你遵循本书提 出的原则,你将知道自己该 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做,你 还将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获 得孩子的尊重,为他们提供 方向。 我向你保证,你会在5天 (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拥有 一个焕然一新的青少年。他 /她的态度会改变,行为会 改变,性格也会变得让你喜 欢——这种性 导语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的关键期! 父母如何才能与青春期孩子和谐相处? 父母怎么做才能把青春期孩子培育成自律、有责任心、独立自主、有所作为的成年人? 父母又该如何帮助青春期孩子解决如下这些大大小小的难题? ·青春痘 ·学习成绩不佳 ·拖延 ·网瘾 ·睡懒觉 ·叛逆 ·酗酒 …… 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凯文·莱曼博士将帮助你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一一解决以上这些难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布新等诚挚推荐。 后记 我喜欢大学的橄榄球运 动。当我住在城里的时候, 我每周都会去亚利桑那大学 的橄榄球训练场地两三次。 去训练场意味着可以观看球 员们的跑动路线和训练实况 。这当然不是世界上最令人 兴奋的事情,你必须是一个 非常狂热的粉丝才能享受训 练的过程。但我就是一个实 打实的橄榄球迷。所以今天 ,我拽着我亲爱的妻子桑德 一起去了(真的是字面意义 上的“拽”,她去的时候非常 不情愿)。 关于桑德,有一件事你 必须了解。她是一个更喜欢 看美食频道或坐在她最喜欢 的椅子上浏览食谱的女人。 事实上,据最新统计,我们 家拥有超过4000页从杂志 上撕下来的食谱。 但这次桑德最终还是答 应和我一起去了。在回家的 路上,因为下午5点的交通 拥堵,所以我得在小道上绕 一圈才能回到主干道。在我 们迂回的路程中,桑德和我 开车路过了我19岁第一次搬 到亚利桑那州时和父母住的 小房子。 突然间,关于母亲的记 忆像潮水一般汹涌而至。她 现在已经在天堂了。我相信 ,我的母亲是一位圣人。她 曾以为我永远没法从高中毕 业(她去学校的次数比我去 的次数还多,主要是去和校 长和老师讨论我的事情), 但她对待我这个儿子的方式 实在令人赞叹。她一直爱我 ,相信我(不管我做了什么 ),和我交流,对我有很高 的期望。甚至当我初中和高 中的老师们都视我为朽木而 彻底放弃我的时候,我都可 以把一切坦然地告诉母亲。 我们的关系非常好。 即使是在那段关键的青 春期里,我的母亲也竭力保 持着冷静。她性格中稳定沉 着的一面对我这样一个满脑 子天马行空的儿子来说尤为 重要。 现在,再来说说那天当 我开车经过老房子时,脑子 里闪现的画面。 我在19岁那年的一天晚 餐时宣布:“妈妈,我订婚 了!” 我的妈妈没有当场昏过 去。她只是说:“哦,不错 呀。亲爱的,你想再来点青 豆吗?” 那时的我年少轻狂,是 一个嘴里叼着烟、毫无前途 的少年,当时正在当看门人 ,每周挣不到50美元。我没 有真正的人生计划,高中毕 业后就得过且过。在和一个 女孩交往了一段时间后,我 跑到百货公司订了一枚价值 200美元的戒指,还想办法 付了20美元的定金。我就这 样订婚了……但我们的关系 大概只维系了一两个星期。 我母亲处理那个小危机 的方式改变了我的人生。当 时她只要稍稍说我几句就能 让我非常叛逆。我敢肯定, 如果你的孩子做了和我类似 的事,你一定想说几句。但 这样做会得到什么呢?我可 能会坚决和那个女孩结婚, 只是为了证明我能做到。 相反,我母亲知道,我 只是需要时间来整理自己的 生活和所做的决定。她一直 相信我,相信我会在正确的 时间做正确的事。 现在回想起来,我意识 到如果当时我们真的结婚了 ,对我和那个女孩来说都会 是一场噩梦。好消息是,我 后来从百货公司拿回了那20 美元! 永远需要铭记的4件事 (1)你对孩子的信任很 重要。 (2)你没说的话和你说 过的话一样重要。 (3)在孩子的世界里, 你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4)你放进孩子行囊中 的东西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家长们,在这段关键的 岁月里,你的应对方式是一 切的关键。你需要用不同的 方式思考和沟通。如果你做 到了,而且始终关注孩子的 内心,而不是只盯着他们的 外表和行为,那么你将终生 牢牢抓住他们的心。 对此我理应深有了解。 别忘了,我养大了5个孩子 ,每一个都独一无二。我和 每一个孩子的关系也是如此 。 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当 我亲爱的妻子桑德又一次告 诉我怀孕时的情形……这是 第5次了。说实话,“开心” 并不是涌上心头的第一种情 绪。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更像 是“你说什么?”是的,我确 实意识到这个结果与我脱不 开干系,但在那一刻,震惊 控制了我50岁的身体。当时 我们有3个孩子——霍莉、 克里斯和凯文——正在或已 经成功地度过了他们的青春 期。我们的第4个孩子,汉 娜,当时是5岁。当我已经 开始考虑申请美国退休人员 协会(AARP)的会员卡时 ,我们就要有第5个孩子了 。我可以想象自己坐在助步 车里,笨拙且费力地通过孩 子高中毕业典礼的过道时的 情景,人们会问:“哦,你 的孙子今年毕业吗?”那个 孩子的毕业典礼和我自己的 高中毕业典礼正好相差50年 。 但那个孩子,劳伦,现 在上高中了,她真的是一份 恩赐的礼物。我无法想象这 个世界或这个家庭没有她的 样子。几个月前,她参演了 戏剧《蓬岛仙舞》 (Brigadoon)。她问我:“ 爸爸,你打算哪天晚上来看 戏?”我说:“每天晚上!( 一共有5场演出)”然后我接 着说:“劳伦,我真为你骄 傲。” 她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她只是笑着说:“我知道, 爸爸。” 她自信的回答让我发自 内心地笑了起来,因为这表 明我在养育孩子方面做得很 对。当我每一次和5个孩子 中的一个见面或交谈,听到 “爸爸,我爱你”这句话时, 这样的感触都会更深一层。 每当我的5个孩子想方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不仅能帮助父母 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行为与内 心世界,而且能给孩子更多 支持,从容地陪伴孩子度过 关键的人生阶段——青春期 。 ——韩布新 中国科学院 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 学院大学心理系岗位教授 本书作者凯文·莱曼博士 针对养育青春期孩子的各种 棘手问题,如拖延、不合群 、说脏话,甚至抑郁、自伤 等,给出了简洁、清晰、极 具操作性的建议与方法。 ——贾晓明 中国心理学 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 会主任委员 《与青春期和解》这本 书为父母提供了科学的实践 方法,它不仅能帮助父母理 解青春期孩子的行为与内心 世界,而且有助于引导父母 与孩子携手应对青春期中的 诸多挑战。 ——蔺秀云 北京师范大 学心理学部教授 莱曼博士的这本书以科 学为基础,但主要却不是讲 学术道理,而是给出了具体 场景下的具体方法,既实用 又有效。相信这本书能帮助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 好地把孩子培养为身心健康 的成年人。 ——赵昱鲲 清华大学社 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 中心副主任 本书聚焦青少年成长中 的72个常见棘手问题,同时 提出了非常专业和实用的教 育建议。我很愿意将此书推 荐给家长、教师及为青少年 服务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 疗师。 ——刘丽 山西大学心理 学系教授 作者通过“五天”的时间 轴方式,给家长们“支招”, 提供了倾听、保持冷静、降 低标准、不对孩子说“应该” 、尊重孩子、轮流讲话、自 食其力等很多有效的方法。 ——杜亚松 上海交通大 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主任 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科学 、实用的方法和建议,可以 帮助家长顺利通过这门“人 生必修课”。 ——王良 “父母必读”公 众号创始人 在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有 效沟通方面,本书给出了很 多合理的建议和创新的做法 ,非常值得大家借鉴和参考 。 ——曹廷珲 中国家庭教 育学会理事,知子花教育机 构创始人 凯文·莱曼博士是享誉世 界的心理学家,他在本书中 提出的建议可以帮助父母与 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 联结,培养出自律、有责任 感、自信、有所作为的好孩 子。这本书值得每位家长好 好读一读。 ——雷文涛 “有书”创始 人 精彩页 星期一 他以前很正常啊,现在是怎么了 孩子并不是在一夜之间变成“外星生物”的。父母该如何做出调整,与孩子一起迎接新生活? 你见过孕妇穿的写着“在建中的婴儿”(Baby under Construction)的T恤吗?这句话总是让我忍不住想笑,因为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毕竟,就算你现在还看不到他们那天使一般的脸庞,婴儿也在不断地被构造和生长。接着,孩子呱呱坠地,在人生的前10年里,你一直与他互动,教育他,爱他,管教他。 然后就是我所说的激素分泌高峰期(11~19岁)到来了,你被孩子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巨大转变震惊得傻了眼。 到底发生了什么,把你那可爱的“小心肝”变成了现在这个每天和你打交道的“外星生物”?那个只会偶尔咕哝几声的男孩是你的儿子吗?那个头发颜色奇怪到让你惊叹的女孩,真的是你那天真可爱、完美到甚至可以成为广告模特的女儿吗?那个不让你在朋友面前亲吻和拥抱他,不愿意与你同行的家伙是你的儿子吗?那个因入店行窃被捕的少女竟然是你的女儿?你无法相信:当你告诉你的儿子他不能开车的时候,他居然对你说脏话;你的女儿手机不离手,常常摔门,和姐姐吵架;你的儿子拒绝在家里帮忙,你一提醒就顶嘴甚至无视你;你曾经外向爽朗的女儿现在却情绪低落,动不动就哭哭啼啼想一个人待着;你连你的儿子什么时候学会了喝酒都不知道,而且他还因酒驾被开了罚单;你的女儿每星期六都要睡到下午三点,晚上还想和朋友们出去玩。 给出回应很容易,只要张嘴就行了。 对这些行为做出反应很容易。你只要张开嘴,就能把很多话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也许你常会做出如下这些回应。 “你再也别想开车了……永远都别想。”但你真的能做到言出必行吗?如果有一天你陷入困境,需要你儿子开车去接他练足球的弟弟怎么办? “跟我老实交代!”这一要求几乎会直接促使青少年闭紧嘴巴。 “年轻人,以后别再那样跟我说话了!你这辈子都被禁足了!”但你是认真的吗?一辈子?如果等他40岁了,还在家里晃悠,一边打嗝一边把吃剩的比萨扔在你的沙发上,你会怎么办? “你该起床了。别指望能和你的朋友出去玩。家里还有一大堆家务等着你做呢。”但等到了下午和晚上,谁来应付这个气鼓鼓的、满脸写着不满的孩子呢?是你。那你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几颗青春痘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以前也长啊,这些都是我经历过的。”请你回想一下,你的父母当年对你说同样的话时,你的头脑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是“嗯,这话确实有用,我马上照做”,还是“唉,他们真的什么都不懂,简直是鸡同鸭讲”。 时代不同了 现在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他们的世界不是你成长的那个世界,当然更不是你祖母的那个世界了。你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他们面临着成堆的问题,如自残、酗酒、抑郁、自杀、霸凌、不确定的经济前景、厌食症等。而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和自己的祖辈一样,面临着一些“传统问题”,如同辈压力、激素变化、堆成山的家庭作业、生活压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对进入大学或参军的担忧等。在美国,自杀、酒驾导致11~19岁青少年的死亡率不断上升,这足以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今天的青少年群体中,有很多孩子根本不堪重负,而且不知道该去哪里求助。 一个17岁的孩子可以做她想做的任何事情,一想到这点就让人不寒而栗。在美国,她可以合法地开车,这意味着她可以去很多你不想让她去的地方。她可以和你不认识的孩子一起玩。她可以喝酒吗?当然可以。她只需要一张假身份证来证明她已经超过21岁就可以在网上轻松买到酒。但我想问的是,如果这些事是所有青少年都可以做的,那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不去做呢?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选择不喝酒、不乱交友、不在外面待到他们被允许的宵禁时间之后?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本书的中心思想。要知道,态度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地形成的。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