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清代三礼诠释研究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潘斌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清代是中国经学发展的高峰期,“三礼”学文献浩富。从事清代“三礼”诠释研究,对于丰富和深化清代经学史、学术史及思想史的研究皆有重要意义。《清代“三礼”诠释研究》一书从文献、学术、思想等多角度、立体地研究清人的“三礼”诠释,分上、下篇,即从“个案研究”与“专题研究”来呈现和揭示清代“三礼”诠释的内容、特点和价值取向。上篇“个案研究”,主要是对清代“三礼”诠释的名家名著展开具体探讨;下篇“专题研究”,主要是围绕清人于“三礼”作者和成书的认识、“三礼”文献之校勘、“三礼”图、《周礼·考工记》诠释、《仪礼·丧服》诠释、《礼记·大学》诠释、《礼记·中庸》诠释、“三礼”与清代社会秩序之建构等,对清代“三礼”诠释中的重要问题和规律进行归纳和辨析,从而彰显“三礼”之学在清代学术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潘斌,1979年4月生,四川省通江县人。历史学博士,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理事、四川省朱熹研究会理事。独立承担嗣家级项目两项(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三礼诠释研究”,项目批准号:14cZX031;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二十世纪中国三礼学史”,项目批准号:11XZS020),教育部项目一项(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皮锡瑞学术研究”,项目批准号:12JHQ035)。出版专著两部(《宋代<礼记>学研宄》,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皮锡瑞说儒》,孔学堂书局2014年),编著两部(《吴之英儒学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皮锡瑞儒学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在《史学月刊》《周易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宋代文化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绪论 上篇 个案研究 第一章 清代《周礼》名家名著研究 第一节 毛奇龄的《周礼》诠释 第二节 万斯大的《周礼》诠释 第三节 李光坡的《周礼》诠释 第四节 方苞的《周礼》诠释 第五节 《钦定周官义疏》 第六节 惠士奇的《周礼》诠释 第七节 江永的《周礼》诠释 第八节 沈彤的《周礼》诠释 第九节 孙诒让的《周礼》诠释 第十节 廖平的《周礼》诠释 第二章 清代《仪礼》名家名著研究 第一节 张尔岐的《仪礼》诠释 第二节 万斯大的《仪礼》诠释 第三节 姚际恒的《仪礼》诠释 第四节 李光坡的《仪礼》诠释 第五节 方苞的《仪礼》诠释 第六节 《钦定仪礼义疏》 第七节 江永的《仪礼》诠释 第八节 盛世佐的《仪礼》诠释 第九节 沈彤的《仪礼》诠释 第十节 凌廷堪的《仪礼》诠释 第十一节 胡培翚的《仪礼》诠释 第十二节 曹元弼的《仪礼》诠释 第三章 清代《礼记》名家名著研究 第一节 王夫之的《礼记》诠释 第二节 万斯大的《礼记》诠释 第三节 李光坡的《礼记》诠释 第四节 《日讲礼记解义》 第五节 方苞的《礼记》诠释 第六节 《钦定礼记义疏》 第七节 杭世骏的《礼记》诠释 第八节 孙希旦的《礼记》诠释 第九节 朱彬的《礼记》诠释 第十节 郭嵩焘的《礼记》诠释 第十一节 廖平的《礼记》诠释 第十二节 康有为的《礼记》诠释 第四章 清代“三礼”综论类名家名著研究 第一节 毛奇龄于《仪礼》《礼记》所记婚丧礼之诠释 第二节 徐乾学于《仪礼》《礼记》所记丧礼之诠释 第三节 江永于诸礼的分类纂修 第四节 惠栋的“三礼”诠释 第五节 秦蕙田的“三礼”诠释 第六节 戴震的“三礼”诠释 第七节 林昌彝的“三礼”途释 第八节 俞樾的“三礼”诠释 第九节 黄以周的“三礼”诠释 第十节 皮锡瑞的“三礼”诠释 下篇 专题研究 第五章 清人于“三礼”作者和成书的认识 第一节 清人于《周礼》作者及成书的认识 第二节 清人于《仪礼》作者及成书的认识 第三节 清人于《礼记》作者及成书的认识 第六章 清人于“三礼”学文献之校勘 第一节 清前期的“三礼”校勘 第二节 清中期的“三礼”校勘 第三节 清晚期的“三礼”校勘 第四节 清代“三礼”校勘的特点 第七章 清代的“三礼”图 第一节 清前期的“三礼”图 第二节 清中期的“三礼”图 第三节 清晚期的“三礼”图 第八章 清代的《周礼·考工记》诠释 第一节 清人重视《考工记》的原因 第二节 清人于《考工记》作者和成书的认识 第三节 清人于《考工记》之校勘 第四节 清人于《考工记》名物制度之考证 第九章 清儒的《仪礼·丧服》诠释 第一节 清儒于《丧服》文本之研究 第二节 清儒于《丧服》名物制度之研究 第三节 清儒于《丧服》义例之研究 第四节 清儒《丧服》学透显出的经学观 第十章 清代的《礼记·大学》诠释 第一节 《大学》可信与否之争 第二节 《大学》古本与改本之争 第三节 利用《大学》批判或阐发理学思想 第四节 利用《大学》阐发实学思想 第十一章 清代的《礼记·中庸》诠释 第一节 《中庸》文本可信与否以及与其他经典的关系 第二节 对朱熹《中庸章句》的态度 第三节 利用《中庸》阐发理学思想 第四节 利用《中庸》阐发实学思想 第十二章 “三礼”与清代社会秩序之建构 第一节 “三礼”与清廷议礼 第二节 “三礼”与清廷制礼 第三节 “三礼”与清代化民成俗 第四节 清人于社会秩序建构中重视“三礼”的原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