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强国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国从“大国”到“强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揭示了中国系统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并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新的视角阐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国经济学理论。 本书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框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视角下,阐释了如何攻克世界经济发展的难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深度有机融合的新型关系。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本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行了全面阐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之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西方自由经济体制的超越,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扬弃。 本书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异,包括在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上的选择差异等。西方在金融自由化下“脱实向虚”,虚拟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而实体经济发展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引导方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书还重点论述了收入分配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的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和路径。我国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保持国家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作者简介 周文,男,1968年生,重庆开州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专职副院长,厦门大学《中国经济问题》联合主编、讲座教授,中国政治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10多部专著,其中多部著作被英国麦克米伦出版社翻译成英文和西班牙文。目前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实体经济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席专家,复旦大学“两大工程”首席专家。 目录 前言 构建强国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第一章 世界性难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比较 (一)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二、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争论、演进历程与实践创新 (一)围绕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争论 (二)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进历程 (三)计划经济与自由放任市场30山学办同安强 (四)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世界趋势与问题 (一)《资本论》与虚拟资本理论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世界趋势 (三)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逻辑 (四)西方经济学理论加剧“脱实向虚”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二)发挥市场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更好发挥政府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我国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策略 (一)实体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关系存在的问题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优化方向 (三)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强国的所有制理论:做稳实体经济与深化所有制改革 一、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内涵 (二)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历程及现状 (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进历程 (二)我国所有制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三、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所有制结构变化 (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与所有制结构相关性 (二)所有制结构变化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刻影响 (三)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对所有制结构变化的重要作用 (四)协调推进所有制结构优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所有制理论发展创新:破除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障碍 (一)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障碍 (二)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三)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以所有制结构调整推进经济优化发展 第三章 强国的分配理论:做大实体经济与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一、收入分配理论演进及对收入差距的考察 (一)收入分配的理论演进 (二)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 二、收入差距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平均主义收入分配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多元化的收入分配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共同富裕目标下收入分配体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收入差距过大对实体经济从业者就业、创业与生活的影响 (一)影响实体经济就业选择 (二)影响实体经济创业意愿 (三)影响实体经济从业者的生活水平 四、收入差距扩大的政治与社会影响 (一)收入差距扩大的政治影响 (二)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影响 (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 第四章 强国的生产结构:做优实体经济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演进规律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性重点 (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学理论创新发展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发展阶段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家竞争优势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发展理念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超越与实践路径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西方经济学的翻版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等同于产业结构调整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否定需求侧管理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忽视政府作用 第五章 强国的开放理论:做强实体经济与更高水平开放型体制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一)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二)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特征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性评述 二、在开放发展中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一)市场机制在开放发展中的作用 (二)政府调控在开放发展中的作用 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一)开放型经济与新发展阶段 (二)开放型经济与新发展理念 (三)开放型经济与新发展格局 (四)开放型经济与国家竞争优势 (五)开放型经济与发展新动力 四、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做强实体经济 (一)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 (二)全面提升引导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治理水平 (三)制定谋求正和博弈的实体经济贸易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