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荣格学派意象工作密匙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郭芮彤 |
出版社 |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意象是集体、文化和个体的心灵语言。始自荣格,历经110余年,几代荣格学派共同建构的“扩充”(Amplification),是打开意象之门的经典且标志性的方法技术,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它既是学者对文化产物与现象进行心理分析的研究方法,也是心理分析师必修的关键临床技能。本书基于对广博的文献与影音材内容简介料的质性分析,首次全面回顾了“扩充”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史、理论链、学术研究与临床实务,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如何研究文化产品中的原型意象;如何对临床心理意象进行工作;如何中国化。获得了适宜本土的中国化扩充创新模式,包括:应用于中国文化象征研究与意象个案概念化的三维/四维多轴互动模型;应用于临床工作的隐喻技术操作框架。 作者简介 郭芮彤,应用心理学博士,云南民族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社会心理际表达性艺术分析学会(IAEAA)专业委员,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中国学会(CSST)候选人,国际分析心理学会(IAAP)广州发展小组成员。洗心岛心理服务平台咨询师,牵牛花公益心理服务志愿者。长期从事心理分析、沙盘游戏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工作,已在Jounal of Personality、Culture & Psychology等高质量期刊发表学术成果1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缘起:三类情境的困惑 二、提出问题 三、研究设计 第二章 “扩充”的建构背景 一、分析心理学研究范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三章 “扩充”的理论建构 一、研究程序 二、研究发现 第四章 “扩充”的实践建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发现 三、案例:《转化的象征》 四、研究结论 第五章 “扩充”的中国化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程序 二、既有“扩充”方法与技术模型 三、中国化模型的建构基础 四、扩充分析工作基础:多级多轴编码系统 五、扩充技术操作框架:大禹治水文化原型 六、个案探索式实践 第六章 评价与反身性数据 一、对“扩充”的评价 二、研究者的反身性资料 第七章 结论、讨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讨论与局限 三、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序言 “扩充”(Amplification) 是心理分析(包括基础与应 用研究)的经典、标志性方 法,时值今年恰有百年历史 。它由几代荣格学派共同建 构,用以分析原型意象。本 书通过三个研究解决如何研 究文化产品中的原型意象、 如何在临床中对心理意象产 物进行工作、如何中国化( 即研究中国文化遗产意象及 应用于临床工作)的三个问 题,以探索中国文化意象与 个体意象的理论与实践为最 终目标,基于建构主义知识 观与经验的证据,对“扩充” 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建 构主题,与中国化的探索, 完成三项研究,设置七章内 容。 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问 题缘起、本书要解决的研究 问题及研究设计。 第二章介绍“扩充”建构 的基础背景,包括分析心理 学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 的研究范式及基础核心概念 。 第三章通过质性文本分 析与理论诠释方法对分析心 理学“扩充”的理论建构进行 研究,发现“扩充”建构的时 间线与理论链:经历了荣格 创建、发展反思、当代融合 三个时期;理论来源、理论 依据、理论比较三大内容主 题。“扩充”的理论来源包括 本体论范畴的原型核心的心 灵实体与心物一元论的整体 范式;认识论范畴的隐喻意 象、现象学范畴的集体文化 遗产与个人当代叙事、伦理 立场的症状观。扩充所包含 的具体方法技术与形式的理 论锚,即理论依据包括共时 性与时间理论、心灵系统理 论、网络理论与互动领域的 移情反移情、场论与主体间 性理论。 第四章通过质性文本书 分析、理论诠释与个案研究 等方法研究发现了“扩充”的 学术与临床实务,研究发现 应用情境、方法定位与构成 、工作对象、操作过程,以 及结果、功能与目的五大主 题。应用情境包含学术研究 、临床实务与培训情境。方 法定位与构成主题包含哲学 与宗教;综合建构:语言学 方法;类比、比较与对比; 还原;解释与诠释学;象征 化与定向联想。对最早期的 “扩充”应用实务——《转化 的象征》进行案例研究,分 析“扩充”的具体实践过程, 发现由材料定义、心理评估 /诊断、方法与理论依据、 相似材料四个操作维度构成 分析心理学的个案概念化模 式。 第五章通过质性内容分 析、神话隐喻解释、心理分 析与中国文化的理论诠释与 个案研究的方法进行了三个 模块的研究。模块一在研究 材料库中发现分析心理学“ 扩充”既有的内容网络模型 、西方炼金术诠释模型。模 块二基于研究一中的“扩充” 理论来源与依据,发展中国 文化意象的扩充研究方法, 建构多维多轴编码系统的工 具,以及基于既有“扩充”技 术模型发展的大禹治水文化 原型的技术隐喻模型。模块 三以“夸父”为个案,将中国 文化意象扩充方法与技术模 型进行探索式应用。 第六章是对“扩充”的评 价以及本书作者的反身性数 据。 第七章是本书研究结论 、讨论(效度检验与研究局 限)、展望。在采纳外部经 验资料(“扩充”理论与实践 的178份既有研究文本、文 化现象、个案咨询经验)的 基础上,结合心理分析与中 国文化理论,再与本书作者 的反身性资料(心理类型、 既有经验、移情对话分析) ,以及内部经验数据(研究 工作中梦体验),生成三个 研究结论:一是扩充在整体 范式、质性研究与建构主义 方面成为心理学研究范式的 补充;二是扩充在个案概念 化与咨询/治疗操作两方面 拓展了心理学临床技术工作 模式;三是中国化扩充的创 新模式,包含可应用于中国 文化象征研究与意象的个案 概念化的三维/四维多轴互 动:可应用于临床工作的以 命名与启蒙为核心的大禹治 水的隐喻技术操作框架。荣 格学派通过“扩充”方法将集 体的、历史的文化遗产(包 括神话、历史、宗教等)作 为文化叙事来引用,用来理 解当代人受文化影响的心理 行为部分,而非作为一种迷 信去实践。本书引用荣格等 人使用“扩充”的操作过程, 来发展我们中国本土的文化 遗产的心理学研究与应用, 也正如书稿第五章所做的, 使用大禹治水的隐喻来比喻 心理分析的工作,以及对如 “夸父逐日”等中国传统意象 的基础研究和分析。所谓他 山之石可以攻玉,期待本书 提供的荣格学派“扩充”方法 技术的系统化全景图,为我 们中国本土的文化心理学方 法、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提 供有力支持。 导语 本书首先梳理了荣格及其后继者对文化与心理意象进行心理分析(即“扩充”)的理论与实务的创建与发展;理论基础与来源;操作步骤和工作形式等等。而后,依托中国首位国际荣格心理分析师(IAAP)和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师(ISST)申荷永教授的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核心心理学)方法,探讨了中国化“扩充”的具体方法构成、技术模型、操作步骤和实践案例。 本书将已被国际心理分析届检验有效并流传百年的“扩充”方法技术进行有效的中国化转化,在心理学多年以来西学东渐的环境中,取之精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服务于中国社会与个人,响应了当前构建中国本土学术理论的追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