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技术,全书共3篇,共13章。 第1篇为理论篇,包括第1章至第6章。主要介绍了知识和知识管理的概念、知识管理理论的分类,从组织行为、知识资本、管理流程和知识创新4个视角介绍了相关的知识管理理论。其中第1章主要介绍了知识的概念及类别,知识的特点和效应,并对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4个概念进行了辨析。第2章主要介绍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与类别,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分野,以及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视角,后续的章节从不同的视角介绍了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方法和技术。第3章从知识管理的行为视角出发,重点介绍了知识型员工、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管理、知识管理与领导管理、知识管理与激励管理、学习型组织理论。第4章从知识管理的资本视角出发,介绍了知识产品、知识资产与知识资本、知识资产到知识资本的转化因素、知识资本的评、组织知识资本的管理和运行。第5章从知识管理的流程视角出发,介绍了知识定义、生产、加工与存储、共享与知识转移、知识利用等流程中的主要知识管理内容。第6章从知识管理的创新视角出发,介绍了创新与知识创新、达克效应、创新思维、创新机制、TRIZ的创新原理等内容。 第2篇为技术篇,包括第7章至第12章。从知识管理的技术视角出发,主要介绍了与现代企业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知识库相关的信息技术。其中,第7章介绍了信息抽取技术,第8章介绍了信息组织技术,第9章介绍了知识图谱技术,第10章介绍了复杂网络技术,第11章介绍了神经网络技术,第12章介绍了推荐系统。 第3篇为展望篇,即第13章。主要对未来的知识管理环境进行了展望,对个人和组织在面临不确定时做好知识管理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 作者简介 韩红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本挖掘、复杂网络分析、知识工程、知识管理等。现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专业图书7部,申请发明专利3件、软件著作权5件,参加国家级高水平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学合作网络的不连通问题研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科技监测的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研究”和“基于论文和专利资源的技术机会发现研究”的研究。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知识概论 1.1 知识的重要性 1.1.1 人类是如何从非洲出发征服全世界的 1.1.2 人类在面临自然灾害时是如何降低损失的 1.1.3 价值百万英镑的诀窍知识 1.2 知识的概念与类别 1.2.1 知识的概念 1.2.2 知识的类别 1.3 知识的特点与效应 1.3.1 知识的特点 1.3.2 知识的效应 1.4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 第2章 知识管理及其主要理论 2.1 知识管理发展的基本过程 2.2 知识管理的概念与类别 2.2.1 知识管理的概念 2.2.2 知识管理的类别 2.3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2.3.1 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2.3.2 组织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2.4 影响知识管理的因素 2.5 知识管理的内容和策略 2.5.1 知识管理的内容 2.5.2 知识管理的策略 2.6 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分野 2.7 知识管理理论的主要视角 2.7.1 组织行为视角 2.7.2 知识资本视角 2.7.3 管理流程视角 2.7.4 知识创新视角 2.7.5 信息技术视角 第3章 知识管理的组织行为视角 3.1 知识管理的组织行为理论观点 3.2 知识工作和知识型员工 3.2.1 知识工作 3.2.2 知识型员工 3.2.3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3.3 知识管理与组织文化管理 3.3.1 组织文化的主要功能 3.3.2 组织文化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3.3.3 知识主导的组织文化 3.4 知识管理与领导管理 3.4.1 领导的基本概念 3.4.2 领导者对知识管理的作用 3.4.3 领导风格对知识管理的作用 3.5 知识管理与激励管理 3.5.1 激励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3.5.2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系统 3.5.3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 3.6 学习型组织理论 3.6.1 自我超越 3.6.2 改善心智模式 3.6.3 建立共同愿景 3.6.4 团队学习 3.6.5 系统思考 第4章 知识管理的知识资本视角 4.1 解释不通的商业现象 4.2 知识产品 4.2.1 知识产品的概念 4.2.2 知识产品的类型 4.2.3 知识产品的价值 4.2.4 知识产品的经营 4.3 知识资源、知识资产与知识资本 4.3.1 知识资源 4.3.2 知识资产 4.3.3 知识资本 4.4 知识资产到知识资本的转化因素 4.5 知识资本的评估 4.5.1 传统的资产评估方法 4.5.2 知识资本的度量方法 4.6 组织知识资本的管理和运行 4.6.1 组织知识的价值链 4.6.2 知识资本的运作 4.6.3 知识资本的运营 第5章 知识管理的管理流程视角 5.1 主要的流程管理理论 5.2 知识定义 5.2.1 知识定义的概念 5.2.2 组织内部知识定义 5.2.3 组织外部知识定义 5.3 知识的生产 5.3.1 知识生产的分类 5.3.2 知识生产的主要理论 5.3.3 知识生产的主要方法 5.4 知识加工与存储 5.4.1 知识存储的价值 5.4.2 知识存储的概念 5.4.3 知识存储的原因 5.4.4 知识加工与存储的步骤 5.4.5 主要知识存储方法 5.5 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 5.5.1 知识共享 5.5.2 知识转移 5.6 知识利用 5.6.1 知识利用的重要性 5.6.2 知识利用的目的 5.6.3 知识利用的方法 第6章 知识管理的知识创新视角 6.1 创新和知识创新 6.1.1 创新 6.1.2 创造力经济 6.1.3 知识创新 6.1.4 知识创新的阶段 6.2 知识创造的SECI理论 6.2.1 知识创造的4种模式 6.2.2 知识转移的场所 6.2.3 知识创造的螺旋上升 6.3 达克效应 6.3.1 达克效应的由来 6.3.2 达克效应的表现 6.3.3 达克效应的4个阶段 6.3.4 如何避免达克效应 6.4 创新思维 6.4.1 知识分工下的创新 6.4.2 创新思维的特点 6.4.3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 6.5 创新机制 6.5.1 当前创新的特点 6.5.2 创新的5种机制 6.5.3 六顶思考帽 6.6 TRIZ的创新原理 6.6.1 TRIZ简介 6.6.2 TRIZ的理论体系 6.6.3 TRIZ的基本内容 技术篇 第7章 信息抽取技术 7.1 信息抽取概述 7.1.1 为什么需要信息抽取 7.1.2 信息抽取的概念 7.1.3 信息抽取的发展历史 7.1.4 信息抽取的任务 7.1.5 信息抽取的一般过程 7.1.6 信息抽取方法分类 7.2 命名实体识别 7.2.1 什么是命名实体 7.2.2 命名实体识别的方法 7.3 实体关系抽取 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