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欧洲文明进程(农民地权卷)(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侯建新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农民与土地关系,是人类文明史上亘古不变的重大课题。土地私有制并非古已有之,产权边界模糊、农民权利缺失,人身依附于土地的产权制度,曾在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欧洲亦如此。只是欧洲率先终结了它。本卷阐释了欧洲农民土地产权的变迁。人身自由和私人财产权利生根、成长,是一体两面的历史过程。继英国之后,西北欧等地区涌现越来越多的自由农民;实行现代土地产权变革,逐渐抖掉地权外衣上政治关系碎片,土地获得纯粹经济的形式,奠定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基础。为什么欧洲最先胜出?制度安排的高光时刻在现代,根源却在前现代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欧洲中世纪解读变得重要起来。这种解读具有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 侯建新,男,1951年出生于天津市。历史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天津师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师大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等。曾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和剑桥大学从事研究。代表性著作有:《现代化第一基石》、《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等。学术建树主要集中于英国及西欧经济一社会史、中西现代化比较与史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庄园-村庄共同体时代(9-16世纪) 第一章 财产权利观嬗变 一、欧洲产权观来源 二、欧洲产权观形成 三、欧洲产权观延伸 第二章 王权与地权 一、何谓欧洲封建主义 二、天下并非皆王土 三、王权直接掌控的土地和劳力 第三章 庄园-村庄混合共同体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田制:两种要素的组合 三、公共事务管理 四、村社与领主关系 第四章 佃农与地权 一、佃农土地保有权 二、佃农地权的安全性 三、保有地继承与流通 第五章 农民自由程度及经济状况 一、依附农群体形成 二、农民自由程度分析 三、领主权力受限:农奴制瓦解 四、生产效率与消费水准提升 五、农民形象改观 第六章 大垦荒 一、农民是垦荒运动先锋 二、新垦区 三、农民土地权利深化 第二编 地权转型时代(16-18世纪) 第七章 封建保有地蜕变(上) 一、土地分类及自由保有地 二、迈向市场的公簿保有地 三、商业性契约租地兴起 第八章 封建保有地蜕变(下) 一、习惯地租的历史沉浮 二、大农经济崛起:决定性催化作用 三、跨越习惯地租堤坝 四、习惯地租“革命性”弱化与圈地 第九章 圈地运动 一、何谓圈地运动 二、农民圈地 三、大农-乡绅阶层是圈地主力 四、领主凭据什么圈地? 第十章 地权变革中的社会问题及对策 一、圈地规模以及多少佃户被驱逐 二、佃农抵抗及各类社会冲突 三、流民问题与政府立法 第三编 现代土地产权确立(18-20世纪) 第十一章 英国现代土地产权率先确立 一、现代土地产权立法 二、“议会圈地” 三、圈地补偿原则及其他 第十二章 革命与变革:法国土地确权 一、法国没有形成大农阶层 二、农民土地权利缺失 三、大革命与私人土地产权确立 第十三章 自上而下变革:德国土地确权 一、普鲁士兴起 二、东西部农村异同 三、德意志私人土地产权确立 尾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序言 本卷《农民地权卷》阐 释了欧洲农民土地产权的历 史变迁,此乃欧洲文明进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与土 地,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无 可替代的地位,在前近代世 界尤其如此。从中世纪到近 代资本主义产生的漫长岁月 中,土地产权的演化极其复 杂,涉及一系列政治、经济 、社会和观念的变量参数; 一条明显的发展轨迹是:封 土制度下的模糊产权被越来 越明晰的私人产权替代,并 成为普遍的制度安排。经过 中世纪长期积淀,最先在英 格兰,继而在西欧、北欧、 南欧和中欧的大部分国家, 先后实现了现代土地产权变 革目标。农民土地模糊产权 制度曾在不同文明、不同地 区广泛存在,为什么欧洲最 先终结了它?制度性变化出 现在近代,根源却在前近代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欧 洲中世纪的解读变得重要起 来。这正是本卷书致力于回 答的问题。 多年以来,我们总是以 欧洲历史为参照。实际上, 与其他域外文明相比,欧洲 文明即西方文明大概是距离 中华文明最远的文明,不论 地理和传统上,还是观念和 历史过程,莫不如此。西方 人将中国文史等方面的学问 视为特殊、有相当难度的研 究领域,称为“汉学”,我们 解读欧洲文明又谈何容易? 即便对于一件简单、具体事 情的判断和描述,也可能似 是而非,甚至张冠李戴。倘 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更是 贻害无穷。要紧的是,潜下 心来,进入他们的历史语境 ,把握历史真相,再跳出来 ,然后才能谈及判断、比较 和互鉴,为我所用。认识、 直面欧洲文明,存在着主客 观种种障碍,时至今日,中 西文明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仍是一项伟大的文化使命。 关于欧洲文明框架性问 题,本部书“总序”已有系统 阐释,此不赘述;在此,仅 介绍若干专业性概念——与 本部书最密切的,也是国人 通常比较生疏的概念。概念 已经不是历史现象,而是现 象之间的内部联系,反映了 客观事物根本属性的思维形 式。读起来也许枯燥些,但 是阅读本书不能不知,做些 铺垫,实属必要。 农民地权问题牵一发而 动全身。欲了解农民地权, 须先知悉农民的社会环境, 他与领主的关系、与王权的 关系等,总之要对欧洲社会 关系全景有个基本概念。鉴 于此,就从严复的一句话说 起吧。 “民往往知有主而不必知 有王” 严复是20世纪初中国著 名启蒙思想家,他说,欧洲 中世纪社会,“民往往知有 主而不必知有王””,“主”即 指领主。这句话颇有见地, 表达了严复对欧洲社会的全 景观察。随着蛮族王国建立 ,自8、9世纪,西欧社会形 成以领地权力为中心的社会 格局。公共权力极度衰弱, 领主庄园有行政管理权、租 役征收权、司法审判权等, 俨然大大小小的王国。 面对域外文明,应竭力 避免认知上以已度人的投射 效应陷阱,以及只见树木不 见森林的片面性。而是持有 开放式心态,从当地实际生 活出发,透过纷乱的历史现 象,抓住其时社会制度框架 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将 历史表象与欧洲封建制联系 起来思考,才能切中肯祭, 深切体察一般的社会规则, 诸如农民土地产权问题。 欧洲封建制的核心特征 是领主与附庸关系,它是整 个社会运行的纽带,也孕育 着中世纪最深刻的内在矛盾 :一方面,领主与附庸是不 平等的,是人身依附关系; 另一方面,它包含契约因素 ,“而且是双向契约。如果 领主不履行诺言,他便丧失 其享有的权利”,因此,附 庸一方有条件坚持自己的权 利,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法 律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 欧洲封建制不同于中国西周 “褒亲亲,序骨肉,尊先祖” 的分封制,更不同于秦汉以 后的郡县制。 由于贵族领主具有一定 独立性,只要他满足了规定 的军役,王权就很难染指贵 族采邑。随着时间的推移, 采邑产权有固化的倾向,未 经允许,国王甚至不能踏进 附庸的庄园。很明显,国王 不能实际控制全国所有土地 ,当然也没有全国统一的地 租征收权,也就是说,王权 与一般农民没有直接的人身 统治和赋役关系。农民向庄 园领主服役纳租,与领主打 交道,所以民“不必知有王” 。研究欧洲封建社会的重量 级学者布洛赫说:“在领主 与其直接的臣民之间,人们 绝不能容许,甚至设想插入 一个外来者,哪怕他是国王 。” …… 比之领主的权利,佃农 的权利是弱势、低等的,却 是不可剥夺的。欧洲封建制 是压迫穷人的制度,不过, 即使在农奴制最残酷的时期 佃户也没有完全丧失权利, 领主很难恣意妄为,生杀予 夺。这样的封建制不完全属 于意志和权力范畴,而是在 对立双方间保持了一定张力 。难怪著名法学家梅特兰如 此重视“保有权”概念,以英 国为例,他说:“再没有任 何其他比法定保有概念更为 重要的了……它是如此重要 ,以至于几乎可以说,英格 兰整个土地法就是关于土地 的保有及其结果的法律。” 农民土地权利是农民个 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 村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中世 纪晚期,西欧小农经济普遍 繁荣,成为市场经济最早策 源地,莫说它与土地产权变 革没有干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