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南方有高楼》是一部反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出台后缈城经济建设及城市建设快速崛起的长篇小说。全书从缈城旧城区改造入手,通过对受旧城改造影响的老百姓生存状态的描写,及对旧城中心拆建重起的昊天城项目里工人生活的记录,细致入微地还原了旧城换新的过程,又从旧城改造延伸到新城的规划建设…… 小说塑造了以胡贱生、铁耙手、王五哥、陈建设、陈家兴、辛雄伟等为代表的建筑从业者形象,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这些城市建设从业人员背后的复杂原因以及工作属性,追溯他们日常生活的轨迹,深刻展现城市化进程中建设从业群体真实的、鲜活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不断创新提升的建筑精神,从而在生命游走里体验不一样的坚硬人生。 作者简介 彤子,本名蔡玉燕,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花城》、《作品》、《江南》等刊物,有作品被《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小说选刊》等刊物转载,著有小说集《高不过一棵庄稼》,长篇小说《南洋红头巾》。现居三水。 目录 旧城改造 老街的街坊们 吴天城的女工们 安全生产事故 新城建设 建设规划 海湖新城工地上的工人们 建设管理人员 导语 彤子小说的细节生动传神,语言细腻富有感染力,既有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真实、亲切、感人,也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伤害与支离破碎,作者以真诚的书写给予了小说文本的旨趣意义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品格,以朴素的情怀和结实可信的细节塑造了一群独特而又灵魂丰满的中国人的形象,这是属于我们当下的“平凡的世界”,是改革开放前沿的“人世间”,是俯下身子,敬重生活,悲悯卑微生命的良心之作。欢迎各界朋友关注收藏。 书评(媒体评论) 彤子关注了一个被文学 忽视的群体,建筑工和他们 生存所依托的行业。作为建 筑业的从业者,她深请内情 ,理解其中的复杂与纠缠, 见证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多 方利益的博弈,她关注到冰 山之下沉默的大多数。 ——《十月》执行主编 季亚娅 彤子是被严重低估的实 力作家,她的小说和非虚构 专注于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 的人与事,变与常;直面底 层农人与建筑工人(特别是 建筑女工)的生存;尖锐、 疼痛、慈悲,以小人物的命 运反观大时代的巨变,以一 系列作品为苍生的苦难作证 ,同时也见证着一个作家的 良知。 ——鲁迅文学奖得主 王 十月 精彩页 老街的街坊们 “添丁财”婚庆用品店在中山路一○三号,横在店面上面的招牌红彤彤的,跟店里满堆的婚庆用品相映成趣。像这样的婚庆店,中山路便有四五家,但数添丁财婚庆用品店地理位置最好,门面最大最红亮。店面位于中山路与东风路的交接路口旁,右边是“大C柠檬茶室”。 大C眼光独到,旧街全面改造规划还没出来,他便租了在中山路和东风路交界处的一座大型旧宅,搞了个“大C柠檬茶室”生意做得火红。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怀旧,往老城寻新店,要的不就是“情怀”这味儿么?年轻人过来喝柠檬茶,都得经过添丁财婚庆用品店,只要经过,就得被这一通的红火映入眼帘,想不记得都难。能来旧街这边寻找情怀的,多数都奔了结婚过日子的,加之名字也起得响亮,添丁财,满足了所有人对婚姻的期待。因此,自大C柠檬茶室开张后,添丁财婚庆用品店的生意就好起来了。 店是夫妻店,早些年生意蛮好的,老板罗丁曾请过几年工人,帮忙打理店里的生意,后来儿子罗旺读了高中,妻子陈琴可以腾手出来帮忙。恰好这个时间段,网店兴起,像添丁财婚庆用品店这样的传统门店开始没落,罗丁将原来的工人辞退后,便没再请人,店里的事务,都是他和陈琴打理。空闲时,罗丁还会丢陈琴一个人看店,他到前面新华路那边找修钟表的钟三醒和配锁匙的刘定斗三公(牌类的一种),顺便也看看剩下一条腿的翠姐,看她如何支着拐杖,带着她的“四朵金花”,与附近街上的“老朋友”们打情骂俏。 陈琴当了那么多年老板娘,罗丁的门儿道儿都心里清明,她盘算着两个干椰子一个簸箕一担箩筐多少钱,眼角也往新华路那边的大路瞟去,挂墙上的挂钟已指着下午四点的方向了。 钟还是从钟三醒那里淘回来的,听说是来路货(外国货),不知是东风路那边七十二号的李家人,还是中山路五十号的黄家人送去修的,反正这家人送了挂钟过去修后,再也没回来找钟三醒要钟。钟三醒抱着挂钟,从添丁财婚庆用品店走过,跟罗丁说,他都跑了三年了,敲了无数次东风路七十二号和中山路五十号的门,都没有人开门,他说他的跑腿费都值得上这修钟的价钱了。 罗丁将钟接过来端详端详,很西洋的设计风格,厚重,古色古香的,一摇一摇的钟摆,像极了跛脚的翠姐。 罗丁缠着钟三醒要这挂钟,钟三醒有些不情愿,他怕钟的主人回来跟他要,罗丁说无事的,钟的主人回来要时,你尽管过来跟我要。钟三醒还是犹豫,罗丁干脆掏出一百元飞速塞进对方怀里。钟三醒惊慌失措地捂着口袋看向陈琴,陈琴正低头理着一批上头用的梳子绳子,没往这边看来。钟三醒才舒了口气,一再强调,钟可以先挂着,但钟的主人要是回来拿了,就得必须摘下来的。然后急匆匆地走了。 钟三醒走后,陈琴便扔下手中的梳子,走上来扯罗丁的耳朵。这个时候的陈琴才当妈不久,火气重得很,一百元对于她和罗丁来说,是一个月的开销,这个月娃儿的奶粉钱还要不要给?罗丁龇着牙齿求饶,姑奶奶,好老婆,这古董挂钟绝对是来路货,值钱得很! 陈琴嫁过来也有几年了,也听说过东风路七十二号和中山路五十号曾经是大户人家,现在人都出国去了,极少回来,这也是钟三醒找不到挂钟主人的原因。罗丁安慰陈琴说,这段时间吉日多,上门生意定不少,儿子的奶粉钱不用过于紧张,倒是这挂钟,多挂十把二十年成老古董了,拿到新风路的古董街一放,得卖上万元。 那时陈琴还是挺相信罗丁说的话,譬如他还说未来几年要在渺城开好几间添丁财婚庆用品分店,要占领渺城的婚庆市场。但结婚七年后,陈琴逐渐便醒悟了,罗丁讲的全是骗人的鬼话,能把东风路这间婚庆店勉强盘活下去已经不错了,开分店,做梦吧!那挂钟挂在婚庆店中央,从儿子出生挂到儿子的儿子出生了,还是没有兑现它一万元的价值。 现在陈琴不会再追究那一百元了,毕竟在墙上摇摆了二十多年,贡献早超出一百元。时间久了,闹钟还成了陈琴的依赖,罗丁去找钟三醒和“锁匙定”,超了四点还不回来,肯定是没有好事情的,她必须要放下手中的活儿,临时关上店门,或叫隔壁的大C帮忙照看一下,然后从门角抄起一把崭新的椰叶扫把,怒气冲冲地往新华路那边走去。 大C捧着加了冰粒的柠檬茶走出来,对着陈琴的背影叫道:“琴姐,消消气,来杯柠茶降降火。”陈琴头也不回:“放着!”大C耸耸肩,乖乖地将柠檬茶放婚庆店的收银台上,琴姐挥舞起椰叶扫把的灵活劲,附近所有老街原居民都是知晓的,能不招惹就不招惹。 陈琴来到新华路,钟三醒钟表维修店大门敞开着,却没有人,翠姐支着一条腿,靠着钟表维修店的玻璃柜,与她的“四朵金花”嗑着瓜子,眼睛四处瞟着,寻找着各个街口可能出现的“老朋友”。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