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牧场经营者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必须要学会拥抱互联科技和大数据技术,积极培育用“互联网”思维武装的人才队伍,培养具备现代信息理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养牛人,践行用数据说话、让数字产生经济效益的牧场管理新模式。本书从牧场生产实践维度入手,以一牧云当前服务的分布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5家奶牛场1162923头奶牛的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对成母牛关键繁育性能、关键健康生产性能、产奶关键生产性能,后备牛关键繁育性能、犊牛关键生产性能等40多个生产性能关键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用5个专题抛砖引玉,力求以最真实的数据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数字农业是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经之路 第二节 数字化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数字化是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牛群概况 第一节 群体规模概况 第二节 成母牛怀孕牛比例 第三节 泌乳牛平均泌乳天数 第四节 平均泌乳天数(成母牛) 第三章 成母牛关键繁育性能现状 第一节 21天怀孕率 第二节 21天配种率 第三节 成母牛受胎率 第四节 成母牛不同配次受胎率 第五节 成母牛不同胎次受胎率 第六节 成母牛150天未孕比例 第七节 平均首配泌乳天数 第八节 平均空怀天数 第九节 平均产犊间隔 第十节 孕检怀孕率 第四章 健康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第一节 成母牛死淘率 第二节 产后30天与60天死淘率 第三节 年度乳房炎发病率 第四节 产后繁殖、代谢病发病率 第五节 平均干奶天数及围产天数 第六节 流产率 第五章 后备牛关键繁育性能现状 第一节 后备牛21天怀孕率 第二节 青年牛配种率 第三节 青年牛受胎率 第四节 青年牛平均首配日龄 第五节 青年牛平均受孕日龄 第六节 17月龄未孕比例 第六章 后备牛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第一节 60日龄死淘率 第二节 60~179日龄死淘率 第三节 育成牛死淘率 第四节 青年牛死淘率 第五节 死胎率 第六节 肺炎发病率 第七节 腹泻发病率 第八节 初生重与日增重 第七章 产奶关键生产性能现状 第一节 平均单产 第二节 高峰泌乳天数 第三节 高峰产量 第四节 305天成年当量 第八章 关键饲喂指标现状 第一节 拌料误差率 第二节 投料误差率 第三节 成母牛干物质采食量 第四节 泌乳牛干物质采食量 第五节 干奶牛干物质采食量 第九章 牧场相关生产性能专论 专题一:中小型规模奶牛场间主要繁育指标差异分析 专题二:基于生产记录中成母牛乳房炎发病记录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专题三:牛群增长率和繁殖、死淘指标间的关系 专题四:系谱追溯情况简要分析 专题五:受胎率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