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归纳总结国内外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措施,依据实际案例和理论分析,揭示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服务中已经存在和可能存在的隐私安全风险,并通过对信息服务组织和用户的调查分析,分别从信息服务行业层面、信息服务组织层面及信息用户个人层面提出了用户隐私安全管理策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改进提出建议。 本书可作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各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信息服务和隐私安全管理研究和工作的科研人员与从业人员的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宛玲,现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服务管理机制,在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管理、数字资源引进管理、信息服务隐私保护管理等研究方向有较多建树。自任现职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数字资源贸易权益分享理论与实证》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管理机制》。两部专著分别获得河北省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 目录 引言 第1章 隐私保护法律法规扫描及信息服务隐私安全风险识别与揭示 1.1 国内外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1.2 基于各种公开报道的隐私安全风险类型梳理 1.3 基于信息服务活动特征的隐私安全风险识别与揭示 1.4 小结 第2章 信息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影响因素及演化博弈分析 2.1 信息用户隐私披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2.2 信息用户隐私披露的演化博弈 2.3 小结 第3章 信息服务隐私保护的行业自律与组织管理措施 3.1 信息服务隐私保护行业自律措施 3.2 信息服务隐私保护的组织管理措施:隐私保护官责任体系 3.3 小结 第4章 面向用户的信息服务组织自律措施:隐私政策 4.1 隐私政策作用分析 4.2 信息服务平台隐私政策合规分析框架的构建 4.3 我国信息服务平台隐私政策发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4 我国信息服务平台隐私政策合规现状考察与分析 4.5 我国信息服务平台隐私政策发布特点、问题及改进建议 4.6 小结 第5章 隐私素养发展机制研究 5.1 相关概念及发展的社会背景 5.2 隐私素养内容分析 5.3 我国信息服务领域隐私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5.4 我国信息服务领域隐私素养提升策略案例分析及改进建议 5.5 小结 第6章 进一步优化信息用户隐私安全管理策略的建议 6.1 信息服务视角下完善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议 6.2 完善信息服务组织用户隐私安全管理措施的建议 6.3 隐私保护风气形成的强制性措施和社会舆论支持 6.4 小结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