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机制。在实践中,这一机制在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贫困治理、疫情防控等方面创造了诸多佳绩,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但是,学界关于对口支援的研究,却滞后于其实践及绩效。本书系统梳理了对口支援的发展历程,发掘了对口支援机制的理论内涵,以中国贫困治理的对口支援为样本,总结阐述了其政策演进、成就、贡献和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作为中国特色的治理机制,对口支援无论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国家治理创新,还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治理不均衡发展带来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王禹澔,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与治理,县域治理、反贫困与乡村振兴。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学者。在《管理世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行政管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篇章结构 第六节 概念说明 第二章 中国的贫困及其治理 第一节 中国的贫困性质以及特征 第二节 中国治贫的政策变迁:缓贫、扶贫与脱贫 第三节 中国的贫困治理成就 第四节 中国贫困治理效能来源 第三章 中国贫困治理中的对口支援及其贡献 第一节 作为政策工具的“对口支援” 第二节 对口支援在贫困治理中的贡献 第三节 对口扶贫成效的再审视 第四章 对口支援扶贫机制定性分析 第一节 对口支援扶贫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对口支援扶贫的政治主体 第三节 对口支援扶贫主体间关系 第四节 对口支援扶贫机制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 对口支援扶贫机制运行分析 第一节 决策机制:形成预案与政策输出 第二节 实施机制:贫困治理中对口支援的三种形态 第三节 评价机制:效果评估与考核反馈 第六章 对口支援的实现条件与发展方向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实现条件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创新意义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问题与局限 第四节 对口支援的未来展望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第二节 对口支援治理贫困的探讨 第三节 从对口支援机制观察和理解中国治理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国贫困治理中对口支援政策文件 附录B 贫困治理中对口支援协议书 附录C 对口支援治贫成效评价指标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