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你定会驻足仰望头顶那片辽阔无垠的星空,心中生出许多好奇来,并想花点工夫探究一番。然而,面对满天繁星,该从哪里入手呢?虽然今天我们不难找到指导观星的通俗读物,甚至还可以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往往发现难以产生持久的兴趣,常常不得其门而入,无功而返。 这本书也许能够满足你的愿望,引导你在一个秋夜将全天星星认识个大概。更重要的是,它会让你保持兴趣。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西方的神话、中国的传说和科学的观星方法巧妙地融为一体,用50篇优美的短文将全天八十八个星座悉数呈现在你的面前。在这里,你会发现每颗星星都生动起来,它们都有一段迷人的故事,更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等待你去发现。为了便于现代读者阅读,我们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进展对全书内容进行了审定和完善,并精选了上百幅插图,进一步增强了其实用性。 星空从来不缺少精彩的故事,但愿你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 作者简介 赵辜怀(1903—1965),江苏镇江人,本名赵宋庆,博学之土,曾用笔名赵宋、颂罄、丛辛、辜怀等。毕业于复旦大学,曾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开设中国历代诗选、中国韵文选等课程。精词曲,晓天文地理,曾用一周时间以绝句形式翻译了《鲁拜集》五百余首诗,也给数学系开过数学课。发表天文学论文《辨安息日并非日曜》《试论超辰和三建》,出版天文学通俗读物《秋之星》《天堂巡礼》,以及译作《屠格涅夫短篇小说集》。 目录 一 秋夜 二 星空的魅力 三 天上人间 四 一夜周天 五 织女 六 天龙 七 北斗 八 后发 九 牧夫 十 北冕 十一 角宿 十二 天秤 十三 房心尾 十四 巨蛇与蛇夫 十五 武仙 十六 北极(小熊) 十七 天鹅 十八 牵牛 十九 箕斗 二十 海豚 二十一 山羊(摩羯) 二十二 北落师门 二十三 水夫(水瓶) 二十四 双鱼 二十五 仙王 二十六 仙后 二十七 飞马 二十八 鲸鱼 二十九 仙女 三十 英仙 三十一 白羊 三十二 凤凰 三十三 玉夫 三十四 波江 三十五 昴毕 三十六 五车 三十七 东井 三十八 鬼与积尸 三十九 参宿 四十 南河 四十一 弧矢与天狼 四十二 天兔 四十三 南船 四十四 狮子 四十五 长蛇 四十六 半人马 四十七 二十星区 四十八 略话五行星 四十九 银河 五十 银河以外 附录 星座名称 序言 小时的儿歌,现在还记 得:“青石板,板石青,青 石板上钉铜钉。铜钉钉了千 千个,弟弟数也数不清。” 无论是四川的乐山、江安, 还是上海浦东的高桥,夜空 的星星总吸引着我童年的思 绪。那些星星上面真的有神 仙居住?那些星星真会化为 人形来到世间?满天的星斗 ,浸透了神秘。有时父亲有 暇,在院中乘凉时也会稍作 指点:那像烟斗的七颗星是 北斗,西洋称大熊座,若在 斗头外侧的两颗星间连一直 线,向前延伸大约五倍的距 离,就可以找到北极星,这 是夜间行路的指向明星。北 极星的另一边,五颗呈W形 的星星是仙后座。从它边上 的两颗星连线延伸,也一样 可以找到那指示方向的北极 星。除此之外,我所得到的 星象知识也就只有天河两边 的织女、牛郎和关于挑石头 、挑灯草星的故事了。我很 希望多知道些星星的故事, 但父亲总是那么忙碌,而我 还读不懂那些绘有新旧星图 的书籍。 待到我能够读那些书的 时候,已经住在大城市里了 。虽说满街的路灯把夜间照 耀得如同白昼,但它们也遮 蔽了天空星斗,加上日甚一 日的大气污染,蓝天渐已不 再。仰望夜空,只见尘霾闭 锁,除了最亮的少数星星, 几乎都是蒙蒙一片。因此, 一直提不起兴致去找关于星 星的图书。我注意到流行的 歌曲中星星已经退位,偶尔 说到天空,也只剩下白昼的 太阳和夜晚的月亮了。北京 市近年来有“蓝天工程”启动 ,据说每年已经达到多少个 蓝天,那可能别有衡量的标 准。若以我辈常人的视觉感 受,只有大风大雨过后的很 少一些日子的很短一段时间 ,才可以看到些许蓝天。没 有蓝天,当然也就没有了满 天星斗的夜空。 但在大城市以外的地区 ,仍旧可以享受那“青石板 上钉铜钉”的美景。一晃也 已十来年了,因友人之邀, 曾有黄山之游。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那晚宿于黄山脚 下,入夜到户外闲步,竟重 温了儿时的记忆。星汉灿烂 ,只能以辉煌形容。大熊座 、仙后座、北极星和那几颗 我认识的星星,都很容易找 到了。但是,除此之外,我 没有任何长进。空对着数十 年未见的灿烂星空,不免感 喟于自己的无知。回到北京 ,同大学时的老师、博学的 鲍正鹄先生谈及“维南有箕” “维北有斗”,我只识得“斗” ,“箕”在何处,无从寻觅;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两者 我都不能确定准确的位置; 至于苍龙、白虎、朱雀、玄 武、角宿、亢宿、心宿、房 宿、天狼、老人,更是只知 其名,无处对号。历代的观 星诗,读之都如“天书”,只 能以虞世南的诗句解嘲:“ 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鲍先生听了哈哈大笑,但 笑过之后,又严肃地说:“ 确实没有一部能够通俗介绍 星象的图书。”我抱怨中国 对星座的划分太乱,叙述也 不清晰,《史记·天官书》 《汉书·天文志》难读,又 无星图对照,西洋的又不见 有好的译本,满街热卖的尽 是一些乱扯占星术的洋迷信 垃圾。先生说道,赵宋庆先 生倒是有一部书,是开明书 店印的,书名叫《秋之星》 。虽然此书是写给青少年看 的,但把中外关于星座的知 识熔于一炉,穿插了不少关 于星座的神话故事,文字也 流畅,作为入门书是很好的 ,至今也还没见可以替代的 书籍。可惜已是六七十年前 的书了,要找,不容易。 赵宋庆先生是我在复旦 大学读书时的老师,虽然他 没有给我们讲过课,我和他 却有一面之缘。那是在我得 到录取通知,但尚未开学报 到的时候。一位朋友,因赵 先生是她父执辈,便热情地 为我引见,希望我入学后能 得到一些关照。赵先生住在 复旦大学第四宿舍,先前好 像叫“嘉陵村”,就像第六宿 舍叫“淞庄”、第七宿舍叫“ 渝庄”一样。不曾料到的是 ,这位赵教授竟如此不修边 中幅。他穿的是那时已经很 少有人穿的长衫,头发、胡 须都很长。住房很小,就是 一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间 ,外带一个很小的厨房。屋 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一 张棕绷架在四堆书上,算是 一张床。床的四角有四张杌 凳,每张上都有一个玻璃烟 灰缸。我曾问过他为什么放 许多烟灰缸,得到的回答是 :“躺在床上看书,滚到这 边可以弹烟灰,滚到那边也 可以弹烟灰,很方便。”初 次见面,我不敢笑出声来, 但心中觉得这位先生真是滑 稽。入学之后,因为没有赵 先生的课,所以也就不曾再 去拜望,但关于赵先生的传 闻就真的“如雷贯耳”了。滑 稽的事情不少,如他趿着鞋 走在路上,后面会跟着一群 孩子,而赵先生也会如孔乙 己般从口袋里掏出糖(不是 茴香豆)来分给他们;他深 夜独自到复旦大学附近的五 角场镇游逛,因为衣衫不整 、边幅不修,被派出所当作 盲流收容。及至问清并核实 为复旦大学教授,他又被礼 送回家。学问的事情则更是 神奇,他是中文系的教授, 却给数学系开过数学课,又 写过天文学的论文。为了寻 找苏轼受过波斯诗人奥马尔 ·哈亚姆影响的证据,他用 一周时间以绝句形式翻译了 《鲁拜集》全部五百余首诗 。 传闻归传闻,我也未曾 核实,但这次听鲍正鹄先生 说起,才知道赵先生确有这 份才情,因为鲍先生同赵先 生交往有数十 导语 作者赵辜怀博学多才,文采斐然,天文学造诣更是出众。他将自己对天文和诗歌的深厚造诣结合起来,为读者呈现了独具特色的星空世界。 精选上百幅插图,进一步增强了其实用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每个星座的形态和位置,并能够更好地跟踪原文中提到的所有天体。 天文学和文学的巧妙结合:本书不仅仅是天文学指南,更是一份充满文学感的阅读体验。作者的诗歌和散文风格将星空之美充分展现。 书评(媒体评论) 虽然此书是写给青少年 看的,但把中外关于星座的 知识熔于一炉,穿插了不少 关于星座的神话故事,文字 也流畅,作为入门书是很好 的,至今也还没见可以替代 的书籍。 ——鲍正鹄,教授、《辞 海》现代文学分科主编、原 北京图书馆副馆长 只要一个秋夜,就能把 满天星斗认个十之八九,单 单这一点就会勾起读者阅读 的欲望,更何况其中还有无 数迷人的神话传说呢。 ——陈四益,原新华社副 总编辑、高级编辑 一位天文学造诣深厚的 中文系教授向你讲述星空的 故事,让七彩琉璃般的星空 成为你唇齿间跳动的音符, 那就是这本你一口气非要读 完的图书。 ——李旻,中国天文学会 会员、江苏省天文学会前秘 书长 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金 克木先生曾回忆,他年轻时 看过这本名为《秋之星》的 书,认为是当时Z好的星座 图书。这让他对天文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启了不 一样的人生。我想这本书的 魅力自然离不开一位不同凡 俗的作者(赵宋庆,笔名赵 辜怀),一位博学多才、精 通诗词、能在数学系授课的 中文系老师。只有这样的人 才能创作出如此深刻、生动 、富有诗意的经典之作。 ——李亮,博士、中国科 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 员 精彩页 一 秋夜 我时常等待秋天。 并不是单在炎热的夏季等着秋天的凉爽。在冬天,回忆着秋天就同时等待着秋天。到春天,仿佛秋天而不及秋天清爽的气候,更加切了对秋天的期待。秋天的风,秋天的露,秋天的云,秋天的月,秋天的山水,秋天的花木虫鸟,都时时在人的记忆里。这一切,不知经过多少文人的渲染了,然而并不是它们勾起人对于秋的怀想,各人的心头各自有他所领略过的秋的意味在浮动。 秋天到了,初到时白天还是和夏季一样的炎热,但当暮色展开后,就再不是夏季的夜,而秋的一切最先从夜色里传过来。人的身体感到柔和的凉意,然而不是因为风,而是来自四周沉静的空气。这空气似乎改变了它的机能,恢复了它的灵敏,它能把极复杂的音响一一分析开来,使人能显然地辨别而选择他所要听的。便是你选择了一种极细微的声息,它也能永在你的耳际回绕。这时候,你可以感到一切的存在都是真实的存在。别的时候,常有一些事物为别的占优势的情境所淹没,而秋天则把一切的存在尽量呈现。 真是所谓清夜无尘,一切的障碍分子都被排除,剩下的都是极敏锐的媒介。纵然你不觉得声音的特别清楚,天色的特别皎明,另一不容否认的实证却呈现在你眼前。最便当的是试数引向远处的街灯,一定可以比平时多数出几盏,这就真确告诉人增加了多远的目力。赅括地,天空的明月,缩减了视面积,增加了亮度,其程度虽不容易量度,而总印象却可显然感到。最好是能认识星,譬如就说北极座吧,一到秋夜,人会忽然觉到北极星已明如前几日的牵牛,卫极星已明如前几日的北极星,而中间的三星也清晰浮现,使小勺的形状一看可得。星,真是秋夜最好的标识。 “夜”的意义似乎谁都知道,然而字典也不过告诉我们夜是两个白天之间的一个时期,这回答并不很够。白天的意义,是从日出到日没之间的时期,因之夜也可以解作从日没到日出之间的时期。换句话说,白天我们受日光的照耀,夜间则没有日光照耀,夜成为白天的对待,附属的名词。我们该为夜叫屈。时间产生于光的移动,可用作标准的光绝不止日光。月光因为有时和太阳并现,我们不便采用,星光则是永夜照耀的,天然是夜最好的说明。如此,白天应解作日光遮却星光的时期,这么说与事实更近。 星光不给人以工作的便利,因之它的地位,在生活复杂的社会,日形失坠。然而夜是给人休息的,过去与未来,人知道并能获得正当休息的时候,都会了解星光对于人的亲切。一天的疲劳,不仅是睡眠所可以恢复的,若能在工作完毕之后,在门外静观几小时的星空,至少睡眠时可以少做几场噩梦。夏天所给予人的恩惠,是使人在夜晚自然地多领略一点门外生活。这生活到秋天更可留恋,秋夜的户外生活已不再是为了追求凉爽,而是单纯地沉浸在生活的趣味里。也许不是诗人轻易不会达到“露重风寒不忍归”的境界,但那境界我们多少也能了解。 P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