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与对外关系史研究(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石云涛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长期分裂动荡时期,先后出现过30个政权,每一个政权都曾与域外发生交往和交流,因此这一时期对外关系史研究头绪纷繁。在北方北魏是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在南朝萧梁是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草原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宋云等西行求法、康泰和朱应出使扶南是这一时期对外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域外动物、植物、器物和香料输入是对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内容。本书重视历史实证研究、文史互证研究和外来文明与中古社会关系研究,对于认识中古时期丝绸之路和对外文化交流史的发展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石云涛,1957年2月3日生,河南太康人,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冠名讲席教授,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19ZDA261)首席专家,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从事汉唐历史与文学、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建安唐宋文学考论》《唐代幕府制度研究》《早期中西交通与交流史稿》《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中古文史探微》《安史之乱》《丝绸之路的起源》《文明的互动——汉唐间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论稿》《汉代外来文明研究》《丝绸之路与汉唐文史论集》《诗史之间》《唐诗镜像中的丝绸之路》等,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完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唐诗之中的丝绸之路文化意蕴”(12WYB019)、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代外来文明研究”(14FZS003)、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诗见证的丝绸之路变迁”(17FZS001)等。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十一届甘肃省优秀图书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奖一等奖、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对外关系史研究四十年(1978~2019)
一 文献整理与研究
二 丝绸之路交通路线及其变迁研究
三 对外交往和外交制度研究
四 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
五 有关对外关系史考古资料研究
第二章 北魏中西交通的开展
一 北魏西域政策的变化
二 北魏时西北丝路的利用
三 北魏时中西关系的发展
四 北魏时中西间贸易的开展
第三章 南朝萧梁时的对外关系
一 与梁朝交往的“海南诸国”
二 与梁朝交往的“东夷”诸国
三 与梁朝交往的“西北诸戎”
四 梁时对外交流兴盛的原因
第四章 3~6世纪草原丝绸之路的利用
一 魏晋时期草原路的复兴
二 五胡十六国和北魏时期草原路的利用
三 柔然与东魏、北齐对草原路的利用
四 突厥崛起与草原路的兴盛
五 中国北方草原路利用的考古学证据
第五章 宋云、惠生西行求法与佛传之路
一 佛都洛阳:求法之路之起点
二 佛传之路之东道
三 佛传之路之西道
四 天竺佛传之路
第六章 朱应、康泰出使扶南与海上丝路交通
一 三国两晋海上丝路的盛衰
二 南朝海上交通的盛衰
三 中西间海上交通条件的变化
四 中西间的海上航线与文化交流
第七章 域外器物的输入与中古社会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外来器物
二 中古时外来器物的使用
三 外来器物在中古社会的影响
第八章 域外植物的输入与中古社会
一 域外粮食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二 域外植物的引进与饮食文化
三 域外植物与中医药文化
四 域外植物的引进与世风
第九章 域外动物的输入与中古社会
一 友好往来中的动物献赠
二 对外贸易中的良马市易
三 战争中马、牛、羊、驴、骡、骆驼、象的掠取
四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化意义
第十章 域外香料的输入与中古社会
一 域外输入香料的种类和来源
二 域外香料与上层贵族生活的精致化
三 域外香料丰富了中国医药宝库
四 域外名香成为宗教、朝廷礼仪用香
五 域外香料丰富了中国香文化
六 文学审美中的新意象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
对外关系史上的地位,过去
有一种错觉,好像长期的分
裂与动乱造成了对外关系的
中断和对外交流的低落。张
星烺先生《中西交通史料汇
编》和方豪先生《中西交通
史》都有这样的论断。他们
认为在中西交通史上,这是
一个衰落时期。方豪先生说
“北朝曾将西域交通完全隔
断”;张星烺先生则说六朝
时“干戈云扰,全国鼎沸,
中原沦于异族,而汉族仅得
保有长江流域。陆地通西域
既绝,而海上交通至是记载
渐详”。事实上这也是许多
人的印象,向达先生《中西
交通史》关于魏晋南北朝时
期一笔带过;白寿彝先生著
《中国交通史》共分五篇,
第二篇为“秦汉时代之交通”
,第三篇则直接跳过魏晋南
北朝,讲“隋唐宋时代之交
通”,完全忽略了这一时期
对外交通的发展。这种认识
不符合历史的实际,这一时
期对外交通继续扩展,对外
交流从未停止,而且是持续
升温,不断推进。
新时期以来,这种认识
有所改变,研究对外关系史
的学者越来越重视这一领域
的研究,取得不少成果。这
里不加详述,可参看本书第
一章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对
外关系史研究四十年综述。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发展时
期,这个发展是相对于两汉
时期来说的,这种发展可以
从交通、交往和交流三个方
面来考察。
从交通方面看,魏晋南
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
发展时间段,表现为在汉代
以后传统丝路的利用之外,
新的交通路线的开辟和丝路
的延伸。魏晋人鱼豢《魏略
·西戎传》描述通往西域的
交通路线云:“西域诸国,
汉初开其道,时有三十六,
后分为五十余。从建武以来
,更相吞灭,于今有二十道
(当为‘国'之误)。从敦煌
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
今有三道。”他记载了经塔
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至大月氏
的南道,经故楼兰、龟兹至
葱岭的中道,从中道继续西
行至大宛、安息、条支、乌
弋的道路,从玉门关西北行
经车师、高昌至龟兹与中道
合的新道,又记载了至大秦
的陆海交通道路:“大秦道
既从海北陆通,又循海而南
,与交趾七郡外夷比,又有
水道通益州、永昌,故永昌
出异物。”还记载了入天山
北路的北新道,由此西行至
乌孙、康居、大秦和众多游
牧部落的草原路。鱼豢的记
载大体反映了两汉至魏晋时
期的中西交通,显然是大大
发展了。经过400年左右的
分裂动荡,中西间的交通并
不是停滞了,而是发展了。
隋代裴矩《西域图记序》记
载的西域三道就是这种情况
的反映:
发自敦煌,至于西海,
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
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
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
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其中
道从高昌、焉耆、龟兹、疏
勒,度葱岭,又经汗,苏
对沙那国,康国,曹国,何
国,大、小安国,穆国,至
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
鄯善、于阗、朱俱波、喝槃
陀,度葱岭,又经护密、吐
火罗、挹怛、忛延、漕国,
至北婆罗门,达于西海。其
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
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
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
得达。故知伊吾、高昌、鄯
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
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此序写于隋代经营西域
之前,当时炀帝委派裴矩到
张掖主持互市。裴矩博览众
书,访采胡人,获得丰富材
料,撰《西域图记》上奏炀
帝,炀帝据此开始对西域的
经营。因此,这里的情况实
际上反映的是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中西交通路线。序中的
“西海”并非指一地,而是指
地中海、红海、波斯湾和印
度洋,反映了当时中国与域
外的交通已经到达了今土耳
其伊斯坦布尔、叙利亚、伊
朗等地,而且形成了四通八
达的交通网络,这是自张骞
出使西域以后丝路交通形成
的新局面。
从交往的域外国家来看
,两汉时不过二三十个国家
和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与
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通
交和贸易关系。三国吴时朱
应、康泰出使扶南,经历“
百数十国”。在北方,北魏
是对外交通和交流的高潮时
期,与之交往的国家和地区
达90多个。北魏杨衒之《洛
阳伽蓝记》记载当时西域交
通云:“自葱岭已西,至于
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
,商胡贩客,日奔塞下,所
谓尽天地之区已。”在南方
,梁朝是对外交往的高潮时
期,梁朝更多地利用了海上
交通,与南亚、东南亚国家
和地区进行交往。《梁书·
诸夷传》云:“自梁革运,
其奉正朔,修贡职,航海岁
至,逾于前代矣。”正是有
感于大量外国使节入华,梁
元帝才绘《职贡图》以形象
化地展现对外交往的盛况。
从交流方面看,一方面
是经济贸易,一方面是文化
交流,内容都较两汉时期大
大拓展而更加丰富了。通过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源源
不断地传至域外,域外的物
产如植物、动物、器物、香
料、医药、珠宝传入中国,
以供观赏和实用。佛教虽在
两汉之际已经传入中国,此
后一百多年悄无所闻,汉末
西域僧人入华,逐渐显露头
角,但直到西晋时都城洛阳
佛寺不过40多所。佛教真正
大发展是从东晋开始的,东
晋南北朝被梁启超称为佛教
的“输入期”,佛教作为一种
异质文化逐渐融入中华文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2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