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家财政体制变革、国家财政能力变迁、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改革等宏观背景下萌生、发展与强化的高等教育项目制,已成为一个覆盖高等教育方方面面且具有强大建构性的制度体系。 本书以财政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结构化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资源凭借,深刻地刻画着研究的明、暗两条线索:以高等教育项目制内涵的发展与变迁为明线,从财政学内涵溢出至国家治理、组织学、哲学等学科内涵的诞生来解构高等教育项目制;以项目制对高等教育治理的影响为暗线,即跨学科内涵的存在便意味着项目制对高等教育治理的影响显现出跨学科意义上的总体实践效应。明、暗两条线交织共同叙述与诠释着“高等教育治理中的项目制”与“项目制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双重主体内容。 作者简介 熊进,湖南汉寿人,教育学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一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在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制:释读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的新视角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 第四节 文献述评:范式转换、学科基础与空间拓展 第五节 理论资源、分析框架与本书结构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等教育项目制的历史、类型与建构 第一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的类型学 小结:高等教育项目制体系的建构及其建构性 第三章 高等教育项目制的国家治理意涵 第一节 财政与国家治理:财政研究范式转向的启发 第二节 项目制与国家治理:项目制的财政社会学意涵 第三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的多重国家治理意涵 小结:高等教育项目制的政治学建构 第四章 项目进校、组织诠释与高等教育项目制的组织学 第一节 科研项目及其组织学 第二节 人才项目及其组织学 第三节 迈向更为普遍的“高等教育项目”:一个扩展性的案例讨论 小结:高等教育项目制的组织学生成 第五章 内涵再溢出:高等教育项目制的组织学效应 第一节 改造与重组:项目制的组织阐释与学术场域变迁 第二节 项目通行与学术的“一般等价物” 第三节 “符号的崛起”与“学术真与假的辩证法” 第四节 技术治理与“高等教育表演” 第五节 学术商品化与资本的逻辑 小结:作为尺度的高等教育项目制 第六章 高等教育项目制内涵的财政溢出效应何以可能 第一节 项目制作为国家治理的“新总体性”及其理论价值 第二节 国家财政、国家能力与高等教育治理逻辑 第三节 项目制治理的渐进性诞生与“双轨制”高等教育治理模式 第四节 结构化理论下高等教育财政项目制内涵的外溢 小结:上下建构中的高等教育项目制 第七章 高等教育项目制跨学科内涵的建构与综合分析 第一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跨学科内涵的建构 第二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内涵的建构性:一个未竟的状态 第三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跨学科内涵的可能限度 第四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跨学科内涵实践限度的超越 余论:财政社会学视域中的高等教育项目制 第一节 研究的观点:“溢出高等教育财政内涵”及其理论价值 第二节 研究的视角与范式:诠解项目制与高等教育治理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局限及其价值 第四节 高等教育项目制及相关研究的拓展 附录1 分税制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情况 附录2 分税制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情况 附录3 省级层面人才项目体系 附录4 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