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比较视野下中日梦记研究/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赵季玉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梦记”即日记体梦境记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性,是中日两国古代梦文学共有的叙事形式。日本“梦记”记主常将梦作为出家或信仰转向的启示,判断是否成功受戒的标志,确认修行阶段或者判断修行是否成就的征兆。“梦记”成为其表达宗教信仰的重要场域,具备了“佛教求道录”的性质。中国“梦记”至宋代到达高峰期,涌现出德珍、张载、龙泉等记录“梦记”的人士和长期坚持记梦的苏轼。日本“梦记”高峰紧随中国之后、中日“梦记”的内容在宋代之后都显示出日常生活化气息渐强的倾向、苏轼作品在日本的广泛传播等,昭示了日本“梦记”受到了中国影响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赵季玉,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日本古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流研究。出版译著一部,编著教材一部,在《外国文学评论》《日语学习与研究》《国际日本文学研究集会会议录》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语委科研基地项目、中国博土后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项目等多项,参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项目五项。
目录
绪论
上篇 中日“梦记”探讨
第一章 梦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
第一节 与神佛等相会的“桥梁”
第二节 梦的预兆作用
第三节 梦中修行
第四节 道教与佛教中的特色梦
小结
第二章 中国“梦记”
第一节 中国“梦记”源流
第二节 道教中的“梦记”
第三节 佛教中的“梦记”
小结
第三章 日本“梦记”
第一节 “梦信仰”与“梦记”
第二节 “回心”与“梦记”
第三节 “玉女梦”
小结
中篇 明惠《梦记》专题研究
第四章 明惠《梦记》概述
第一节 明惠其人
第二节 《梦记》其书
第三节 《梦记》研究的问题点
第五章 “修行梦”
第一节 《梦记》的执笔契机
第二节 “修行成就”与“梦记”
第三节 作为确认修行阶段的“梦记”
第四节 作为求梦方式的修行
小结
第六章 “见佛梦”
第一节 第一梦:文殊菩萨梦
第二节 “生身”佛菩萨梦与“生身信仰”
第三节 “生身佛”与往生
小结
第七章 “舍利梦”
第一节 镰仓初期的“舍利信仰”
第二节 “舍利梦”与减罪消灾
小结
第八章 “明神梦”
第一节 《梦记》中春日明神的作用
第二节 《梦记》中的童子与鹿
第三节 “明神梦”与“释迦信仰”
小结
第九章 “女性梦”
第一节 “镇魂”与“女性梦”
第二节 修行与“女性梦”
第三节 救赎与“女性梦”
小结
下篇 中日“梦记”关系探讨
第十章 中国“梦记”影响日本的可能性
第一节 道教“梦记”影响日本的可能性
第二节 宋朝文人“梦记”影响日本的可能性
小结
第十一章 中国鲜见僧人“梦记”之原因辨析
第一节 中日“梦记”僧人身份考
第二节 密教影响之下的“梦记”
小结
结语
附论一 日本“梦记”在后世的发展
附论二 中国典籍对明惠《梦记》的影响
附录三 明惠上人年表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序言
一 “梦记”概念释义
顾名思义,“梦记”即梦
境记录。在日本学界,“梦
记”为专有名词,特指采用
日记形式记录的梦境集合。
松园齐将“梦记”定义为:记
主本人梦到的、对自己或身
边人有意义的、随同日期一
起记载下来的梦境记录。上
野胜之将其定义为“梦主本
人所记载的、有明确日期的
梦境记录”。本书中的“梦记
”一词,沿用日本学界的定
义。“梦记”主要以两种形式
存在。第一,直接以“梦记”
或“梦想记”命名的作品,如
明惠的《梦记》、慈圆的《
慈镇和尚梦想记》等。第二
,出现在以“记”命名的作品
中,如《日本灵异记》下卷
第三十八篇中撰者景戒的两
条梦境。
通常,梦境被记录下来
的形式有三种。其一,文学
作品的作者将梦作为一种文
学素材,为增加故事的神秘
性而记述的梦。这种最为常
见。“高僧传”系列作品中的
大量梦境即属此列。其二,
史官等记述的他人之梦。这
种梦或者是撰者亲耳所听,
或是来自别人的转述。史书
中的梦记录、白行简的《三
梦记》等为代表性例子。与
作为文学素材的第一类梦相
比,这种梦的纪实性更强。
但是,由于史官的政治使命
,其中不乏渲染帝王神圣性
、为统治合法性证言的虚构
梦。其三,本书所论述的“
梦记”形式。三类之中,第
三类比较特殊。首先,“梦
记”是记主记录的一己之梦
。其次,从体裁上来看,“
梦记”属于“记”文体范畴。“
记”文体的基本特征是纪实
。《文章辨体序说》曰:“
记者,纪事之文也”。《隋
书》经籍志中以“记”命名的
作品多属于史部。到唐朝时
,“记”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
文体。《文体明辨序说》曰
:“其盛自唐始也,其文以
叙事为主。”在前代志怪小
说的基础上成立的传奇小说
也开始以“记”命名。“记”文
体也传播到日本。平安时代
(794-1192),日本出现了
很多以“记”命名的作品,其
内容以神事、帝记、政要为
中心,涉及地志、杂抄、怪
异故事、寺社缘起、灵验记
等。都良香的《富士山记》
、庆滋保胤的《池亭记》、
菅原道真的《左相扑司标所
记》等都是“记”体裁的代表
作。《本朝文萃》卷十二和
《本朝续文萃》卷十一专门
设“记”一项,收录以“记”命
名的名篇。大曾根章介指出
:“如果说‘记’文体的本质是
纪实的话,那么,‘记’文学
的特色则是不以华丽的辞藻
修饰,以细致的观察和简明
浅易的描写为主。”以“梦记
”命名的作品或从属于“记”
文体作品中的“梦记”自然也
带有上述特征。它不是第三
者杜撰的多数人的梦境集合
或同一主题的梦的单纯叠加
,而是记主记载的本人的梦
境。
关于记主,永井义宪指
出以僧人群体居多@。奈良
末平安初的景戒、平安时代
的成寻、镰仓时代的亲鸾以
及战国时期的多闻院英俊(
以下简称“英俊”)等人为代
表性案例。特别是明惠,一
生都在记梦,创造了日本文
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梦记”比较完整的记述
形式为“日期+记事+梦境+
解梦”。其中,“日期”部分
,记载做梦的年月日等具体
信息。通常“梦记”的日期都
是完整的。但是,像明惠的
《梦记》这种连续记梦的情
况,年份和月份常常被省略
。“记事”部分,记载的是做
梦前或做梦当天发生的事件
,交代梦境的背景。“梦境”
部分是“梦记”的主体,内容
多种多样。它一般以“梦”或
“梦云”开头,以“觉”或“觉
了”结尾。“解梦”部分,是
对梦境的解说,是了解记主
记梦缘由的重要线索。大多
数情况下,“梦记”的记述形
式为“日期+梦境”或“日期+
记事+梦境”,并不具备上
述完整的结构。
“梦记”是了解记主的精
神世界的重要资料。众所周
知,梦很容易遗忘。醒后回
忆起来的梦往往很不完整。
我们可能不确定梦中到底出
现了几个人,记不清楚梦境
的色彩等等。或者早上起来
还记得栩栩如生的梦境到了
晚上或经过数日便只剩下片
段甚至消失殆尽。关于梦被
遗忘的原因,斯顿培尔论述
得最详细。以“清醒生活中
导致遗忘的所有原因对梦也
同样有效”为首,他共列举
了五个方面的原因。其中,
第五点内容如下:“大多数
人对梦不感兴趣也导致了梦
的遗忘。如果一个科学研究
者在某个时期对梦感到兴趣
,他就会比平时做更多的梦
——这显然意味着他更容易
而频繁地记住自己的梦。”
从中可知,兴趣是记住梦的
原因之一。宗教徒记录“梦
记”的原因大抵在此。对信
徒来说,对梦感兴趣最大的
原因恐怕是因为它蕴含着深
刻的宗教意义。特别是像明
惠那样一生记梦的情况,若
脱离了佛教意义,恐怕他很
难长期坚持。“梦记”所呈现
出来的梦,或与现实异常接
近,或与现实相去甚远,都
将记主的人生的色彩和线条
勾勒得更加鲜明。透过梦境
,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探求
记主的精神世界,进而了解
他们个人乃至一个时代的宗
教信仰。在这个意义上,“
梦记”的价值不容忽视。
……
下篇由两章构成。第十
章采用史料考证与文本分析
相结合的方法,从“道教‘梦
记’影响日本的可能性”“宋朝
文人‘梦记’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