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细说元朝(黎东方讲史)(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黎东方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成吉思汗统一全国至元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灭金国,忽必烈灭南宋、建立元朝等历史事件,以及窝阔台、蒙哥、阿合马、耶律楚材、马可·波罗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只的评点。本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作者简介
黎东方(1907-1998年),早年接受私塾教育,曾受业于国学大师梁启超,又曾师从法国史学权威马第埃教授,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44年在重庆中一路黄家垭口实验剧场,卖票“品三国”,盛况空前,被誉为“现代讲史人”。1954年与林语堂在新加坡共创南洋大学。自中国文化大学教席退休后,定居在加利福利亚州的圣地亚哥市,专注写作。著有《细说三国》、《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以及《细说民国》等作品。
目录
出版说明
编者说明
序一 “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序言
序二 黎东方先生讲史之学
原出版《自序》
《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中国大陆版自序
一 源远流长
二 寡妇孤儿
三 失妻,夺回
四 盟兄分手
五 义父信谗
六 吞并南部乃蛮
七 吞并北部乃蛮
八 受推为“成吉思可汗”
九 组织雏形的帝国政府
一○ 讨伐西夏
一一 受畏吾儿之降
一二 受斡亦刺惕等部之降
一三 囊括西辽旧壤
一四 消灭花剌子模
一五 击溃钦察人与俄罗斯人
一六 伐金
一七 灭金
一八 金宋之间
一九 宋与蒙古之间
二○ 蒙古汉军
二一 成吉思可汗的遗产
二二 窝阔台、贵由、蒙哥三个可汗得位的经过
二三 与忽必烈争夺可汗大位的四个人
二四 海都对铁穆耳可汗也不承认
二五 硕德八刺以后八个可汗的继位纠纷
二六 蒙古可汗与元朝皇帝的名单
二七 耶律楚材
二八 耶律铸、察罕、孛鲁合
二九 王文统
三○ 姚枢
三一 阿合马
三二 卢世荣
三三 桑哥
三四 完泽
三五 脱虎脱
三六 六部
三七 中央的其他机构
三八 行省
三九 达鲁花赤
四○ 路、府、州、县
四一 其他的地方机构
四二 四大汗国
四三 马可·波罗
四四 南方民众的反抗
四五 宋末诸儒
四六 经学
四七 史学
四八 文学
四九 成宗铁穆耳
五○ 武宗海山
五一 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五二 英宗硕德八刺
五三 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五四 文宗图帖睦尔
五五 惠宗(顺帝)妥帖睦尔
序言
20世纪90年代后期,旅
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教
授的“细说体”历史著作《细
说三国》《细说元朝》《
细说明朝》《细说清朝》
《细说民国创立》简体字
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此,在中国大陆浩如
烟海的史学著作中又增添
了一种新的叙史体裁——“
细说体”。
“细说体”源起于抗战期
间黎东方教授在重庆的“讲
史”盛举。当年黎教授以历
史学家的睿智与妙趣横生
的词锋,讲三国、讲武则
天,倾倒四座,轰动山城
,听众争相买票入场。黎
先生“讲史”完全不同于一般
说书人,他既不虚构任何
一个人物,也不虚构任何
一件事情,而是广泛地从
各种史书中搜集和贯串史
料,按需而取,以生动活
泼、引人入胜的语言吸引
了无数听众。“细说体”历史
著作即以“讲史”的形式,将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中
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
以及职官、制度、文化、
学术等等,分列为若干题
目,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分
别加以“细说”,分则为独立
的历史故事,合则为一朝
断代信史,文字挥洒优美
,史事详实可信,它使读
者“以读《三国演义》的轻
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
《三国志》的历史知识”(
原台北大学历史系主任马
先醒教授语)。无怪乎胡
适博士读了《细说清朝》
后,就曾力劝黎先生将历
朝历代都“细说”一遍。而林
语堂则将他自己的“幽默大
师”名衔拱手礼让给黎东方
先生。
“细说体”历史著作是用
口讲说在先,以笔成文在
后,因此,其文其质都别
具特色。著名历史学家邓
广铭先生盛赞黎东方以深
厚学养和探索精神撰写“细
说中国历史丛书”,独辟历
史通俗化的蹊径:“他用干
净利落、明白晓畅的文字
加以表述,使得具有初中
以上文化水平的人都能读
懂,而且都能读得饶有兴
趣。”“细说中国历史丛书”
还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方法解答了一些民间传说
和历史之谜,如秦始皇的
神秘身世、孝庄太后有没
有下嫁多尔衮、雍正是否
吕四娘所杀、乾隆是否汉
人之子……等等,既具珍贵
的史料价值,又有极强的
可读性,这是一般史书所
难以做到的。
“细说体”另一个特点是
作者在叙述历史的同时,
随时加以点评,鲜明地表
达自己的好恶和观点,虽
持一家之说,但冲破了某
些正统的陈腐思想,颇具
真知灼见,引导读者以现
代的眼光看历史,很有新
意。例如,作者认为刘备
不仅不是圣人,而且不是
贤人,因为他每逢军事失
利,就把老婆儿子一起丢
掉,只顾自己逃命。又如
,作者认为曹氏篡汉,只
是个“篡”字,因为天下是曹
操自己打出来的;而司马
氏篡魏,不仅是“篡”,还要
加个“窃”字,因为天下是司
马懿靠“骗”和“媚”偷来的。
再如,作者认为雍正为人
虽狠,但政绩卓著,在位
十三年胜过康熙六十一年
的治绩。凡此种种,书中
都有详细事例加以印证。
旅美著名学者、教育家
顾毓琇先生,北京大学教
授、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
先生,著名历史学家唐振
常先生都热情洋溢地为以
上五种《细说》的简体字
横排本作序,介绍了黎东
方当年的“讲史”盛事以及“
细说体”的由来和特色,使
这位离开故乡五十年的资
深史学家重新得到祖国大
陆史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关
注。黎先生的五种《细说
》曾于20世纪60年代在台
湾出版,受到读者的热烈
欢迎;90年代在上海出版
后,同样受到读者的追捧
,出版社多次加印。这使
黎东方先生受到很大鼓舞
,也进一步加强了写齐从
秦汉到民国全部历史的决
心。当时,黎先生已年近
九秩,他以老骥伏枥的精
神开始了撰写《细说秦汉
》《细说两晋南北朝》《
细说隋唐》和《细说宋朝
》的艰巨工作。孰料执笔
至1998年12月底,黎先生
竞夜睡不起,猝然仙逝,
以致大愿未竞,良可哀痛

为竟黎先生遗愿,亦为
众多爱读“细说体”史书的读
者计,出版社受黎夫人黄
鸿书女士的委托,约请对
丛书所缺的各朝历史素有
研究,且熟悉“细说体”笔法
的学者,分担撰写任务。
黎先生高足、台湾彰化师
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副教
授陈文豪承担起整理黎先
生《细说秦汉》部分遗稿
的工作。因其内容不全,
大陆学者、著名秦汉史专
家王子今又慨然受托,补
写完成了书稿所缺的章节
。与此同时,《细说两晋
南北朝》《细说隋唐》和
《细说宋朝》也分别由上
海三位学者沈起炜、赵剑
敏和虞云国完成,并由历
史学家沈渭滨教授为新撰
的四种《细说》作序。至
此,“细说中国历史丛书”集
海峡两岸两代史学家之心
智和功力,终于大功告成

“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出
版后,好评如潮,虽然未
经大力宣传,更无电视媒
体的依托,却是一印再印
,长盛不衰,不仅得到广
大读者的喜爱,而且获得
史学界的高度赞扬。不少
学者建议,在当今许多名
为讲史,实为讲故事的书
籍热销之际,何不把中国
卖票讲史第一人黎东方教
授的“细说”系列重新修订出
版,让更多喜欢历史的读
者从生动精彩的故事中了
解真正的历史?于是,就
有了这套“黎东方讲史”。其
中虽然有三本书不是黎先
生原著,还有一本系在黎
先生原稿基础上由他人补
编,
导语
这本历史著作以“讲史”的形式,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职官、制度、文化、学术等等,分列为若干题目,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分别加以“细说”,分则为独立的历史故事,合则为一朝断代信史,文字挥洒优美,史事详实可信,它使读者“以读《三国演义》的轻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三国志》的历史知识”。
书评(媒体评论)
黎东方教授受业于梁任
公先生。任公先生在清华
讲《历史研究法》,东方
教授得其真传,留学巴黎
。讲学美邦,著作丰富,
发扬文化。
——顾毓琇
黎东方先生本讲史之体
而成讲史之书,其体无固
定的形式,作者可自如运
用其文通俗易懂,凡识字
者皆能读,则此书之出版
,当有益于世道人心,非
只历史之普及也。
——唐振常
他既不虚构任何一个人
物,也不虚构任何一桩事
件,以增其传奇性质,藉
以吸引听众;他只是广泛
地从各种体裁的史册当中
,取精用宏地加以搜集、
加以贯串,然后做出他的
讲词。这几本《细说》确
实都是深入浅出的,切合
于大众阅读的通俗性历史
读物。
——邓广铭
“细说体”最大的特色,
尤在于其可读性高。倘若
一般史书是山石,是玉璞
,则“细说体”无疑是玲珑剔
透的翠玉白菜,这中间的
鬼斧神工就是“细说体”著者
的心血及能耐。
——马先醒
不仅独辟历史通俗化的
蹊径,而且开创了不同于
古代之纪传体及现代之讲
义体通史、断代史一类著
作的新体裁。……“细说体”
史书的撰写自有其要领可
循。一是融会贯通;二是
取精用宏;三是深入浅出

——沈渭滨
精彩页
“蒙古”这一个名词,蒙文的字义,并不是彭大任所说的“银”(《黑鞑事略》),也不是萧特所说的“勇士”(《大英百科全书》Mongols条),而是“永恒的河”。首先作如此解释的,是札齐斯钦教授(姚译《蒙古秘史》第五十二节附注)。
我以为这“永恒的河”不仅仅是预祝幸运的部落之名。它确有所指,而所指的是“蒙兀室韦”之北的“望建河”。望字的古音从m,不从w。今天的上海话,仍把“望”读成“芒”,去声。建字的古音,从k或出气的g,不从jh。今天的台湾话,仍把“建”读成“给因”,去声。
望建河与蒙兀室韦,见于《旧唐书·室韦传》。看《室韦传》的口气,很像是把整个的黑龙江都称为望建河。“永恒的河”四字,黑龙江自然是当之无愧。即使我们追步津田左右吉与王静安(国维)先生的后尘,用严格的标准检讨室韦传,说它的作者误于传闻,事实上望建河并非整个黑龙江,而是黑龙江上游的一支:源出俱轮泊(呼伦泊)的额尔古讷河。然而,这额尔古讷河从呼伦泊流到与石勒喀河汇合而成黑龙江之处,也够宽够长,够得上称为“永恒的河”。
蒙兀室韦,只是室韦的若干部落之一。与蒙兀室韦夹望建河而对峙的,有“落俎室韦”。在他们的西边,有“大室韦”。“大室韦”的西边,有“东室韦”。东室韦的西边,有西室韦。西室韦的西南边,是呼伦泊。呼伦泊的西南,有葛塞支部落、移塞没部落、乌素固部落。乌素固部落与当时的回纥相邻接。此外,在柳城(辽宁省朝阳市)的东北,直至大兴安岭的山麓,也都有若干室韦部落。
这些室韦部落,在汉朝不曾有人说过,很像是到了北魏之时,才突如其来、出现于今日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和辽宁省东部。事实上,他们的祖先,早就生活繁衍于这个区域了。室韦二字,依照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的看法,与鲜卑二字同音同义,是一个名词的两种译法。
鲜卑这一个名称,常被汉朝以后的史家滥用,因此而兼指了很多的部族与部落。真正的鲜卑,只是东胡的西支。他们的领袖檀石槐,于东汉桓帝之时成为“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的霸主。檀石槐死于灵帝光和年间(公元178年至183年),传位给儿子和连。和连死后,和连的侄儿魁头继位。其后,和连的儿子骞曼与魁头争位,鲜卑因而中衰。魁头死后,魁头的弟弟步度根,与鲜卑的另一新兴领袖轲比能分据东西,而轲比能的势力较大。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乞伏氏、秃发氏,皆被称为鲜卑。慕容氏之为鲜卑,没有什么问题。拓跋氏,伯希和以为是在语言上属于突厥语系,然而他所据以判断的拓跋氏词汇极少,因此而他的说法迄今仍未成为学术界的定论。我们姑且仍依《魏书》,把拓跋氏认作鲜卑。宇文氏呢,曾经被称为“乌丸鲜卑”,显然就是乌桓,属于东胡的东支,与女真满洲相近。乞伏氏起家陇右,秃发氏发迹河西,这两氏是否鲜卑,亦成问题。秃发氏又似乎与拓跋氏本为一家,如果拓跋氏是鲜卑,秃发氏便可能也是鲜卑了。
室韦的名称,最初见于魏收的《魏书》,写作“失韦”。魏收说,失韦人的语言,和库莫、奚、契丹、豆莫娄等国的人相同。唐朝李延寿编《北史》,把失韦改写为室韦,补充了一些部落的名称,并且说,“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五代后晋的刘晌编《旧唐书》,把部落的名称增加了很多,其中的一个便是望建河之南的蒙兀室韦。
薛居正的《旧五代史》,说契丹在唐僖宗之时出了一位国王,名叫沁丹。此人“乘中原多故,北边无备,遂残食诸郡,达靼、奚、室韦之属,咸被驱役。”这一位沁丹,是辽太祖以前的契丹领袖。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对室韦各部落颇用了几次兵。就大体来说,室韦各部落对契丹的帝室相当服从。
脱脱所主修的《辽史》,成于元朝末年。当时的史臣很讳言元朝祖先对辽的关系,他们只在道宗本纪留下了两条“萌古国遣使来聘”。一条在道宗太康十年二月,一条在宋神宗元丰六年三月(1083年)。道宗的继位者天祚皇帝受女真打击,常得“谟葛失”援助。这谟葛失三字很像是人名,其实,“谟葛”是“蒙兀”与“萌古”的异写,“失”与《旧唐书·突厥传》的“设”相同,意思是君长。
谟葛失一面援助辽朝的天祚皇帝,一面也和新兴的女真建立友好关系。《金史·太祖本纪》说,“天辅六年五月,谟葛失遣其子殖尼格贡方物。”天辅六年相当于辽朝天祚皇帝的保大二年,宋朝的徽宗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3: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