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55年9月,法国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与其终身女友,也是著名学者的波娃,应中国政府邀请,访问了正充满蓬勃生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短短的45天时间里,他们访问了中国多个城市:北京、南京、上海、沈阳、杭州、广州……对这个在西方舆论中带有特殊色彩的国度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使他们产生出许多异样的感受。波娃回国之后,收集了大量资料,并结合自己观感,写出一部厚达500余页描述中国的著作《长征》。这部书,对像是西方人士,所以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学,尤其鲁迅有周详的议论和介绍)情况,该书在西方出版后,引起了极大反响,对当时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书收录了萨特和波娃对新中国的看法文章及波娃《长征》中一些精彩篇章。 目录 “亲历中国丛书”总序 序萨特和波伏娃与中国的交集 萨特和波伏娃谈中国 我对新中国的观感(让-保罗•萨特) 萨特对新中国的看法(加罗尔) 长征(西蒙•波伏娃著秦悦译) 一前言 二文化 三文学 四十月一日国庆节 五结论 中国印象(西蒙•波伏娃) 中国人眼中的萨特和波伏娃 萨特—进步人类的朋友(张英伦) 给萨特以历史地位(节选)(柳鸣九) 西蒙•波伏娃(金德全) 萨特和波伏娃在华活动日程表 导语 存在主义大师眼中——1955年的中国。萨特和波伏娃受邀来中国,之后对中国有过较多评论,波伏娃专门出版《长征》,大量描述了当时中国各方面的细节,西方化的语言,中国的场景,读起来新鲜味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