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数字金融涉及数字货币、支付、证券、借贷等金融领域,数字金融的核心问题是平台经营者的规范运作。数字金融所出现的新商业模式、数字产品、流程、风险管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数字金融的现场与非现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需要出台新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其健康发展。书中就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的一般理论、数字金融平台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数字金融平台的责任义务、数字金融平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数字金融的监管等问题做了专题研究。 作者简介 李有星,浙江缙云人,浙江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商法研究会、银行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首席专家、AFR金融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第二届浙江省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特邀执法督查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个、省社科规划优势学科重大项目等60多个,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著作16部。国内融资类地方法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条例》(草案)立法研究课题负责人和条文起草人,参与《公司法》《证券法》等立法论证。从事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及金融犯罪的研究。曾荣获浙江大学宝钢优秀教师、黄乾亨杰出教授、浙江省优秀青年法学专家、浙江省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等称号。 目录 第一单元 数字货币与支付规范治理体系 数字边疆视域下的数字货币嬗变与规制路径 数字货币类民商事纠纷的仲裁难点及其解决思路 我国数字人民币体系构建研究 全球视野下央行数字货币的法律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所有权的转移规则 数字人民币的法律性质及立法构想 制作虚拟钱包“钓鱼App”的行为定性与应对措施——以郑某盗窃案为例 央行数字货币异质性构造与货币法律制度供给转向 数字代币规范治理的矛盾与反思 虚拟货币的刑事扣押路径塑造 虚拟货币反洗钱的FATF建议与中国思考 新型支付结算方式对数字安防产业链的法律风险研究 虚拟货币的法律性质与监管规范 第二单元 数字证券与场外配资规范治理体系 公募基金个人推介行为的法律分析 金融衍生品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以邮币卡诈骗犯罪为视角 民间场外配资合同法律问题研究 场外配资案件中“金主”和中介的行政、刑事责任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代持相关问题的探究 反思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的适当性义务——盛某与钜派公司侵权责任纠纷案的评议与引申 区块链技术下应收账款电子权利凭证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我国企业“借壳上市”监管探析 第三单元 数字借贷和资产管理规范治理体系 公司融资视角下“明股实债”裁判路径研究——兼论《九民纪要》中的“穿透式审判思维” 论银行代销资管产品适当性管理的最新司法规则——以王翔诉建行案为例 数据控制人义务之重塑——基于信托视角的数据保护路径转向 网络大病互助平台之风险与治理 家族信托的监管困境及解决路径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下的风险控制体系构建——以某银行“区块链+保理E贷”项目为研究对象 农村银行数字贷款法律风险防控问题研究——以数字驱动型网贷产品法律分析切人 浅析信托新机制下的数据产权保护 商业银行破产处置:法律制度层面的问题与应对 数字金融背景下地方金融发展的法治进路 数字金融发展背景下民间借贷刑民交叉问题研究 论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的法律调整 大数据监管下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 第四单元 数字金融发展与规范治理体系其他议题 论数据权益归属——以司法裁判为例 浅析金融“监管沙盒”的机制与发展 个人金融数据风险监管问题研究 数字金融体系下检察机关办理涉企刑事案件及合规制度探索 金融数据安全治理制度研究 数字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研究 大数据视角下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数据互联与协同办理机制研究 电子证据推定性标准司法适用实证分析 金融信息出境安全评估问题研究 金融行业监管规定应如何影响合同效力 数字检察视角下移动检务实践现况及路径优化研究——以浙江省检察机关实践为样本 算法权力之规制:算法影响评估制度的生成及展开 新型网络诈骗行为的法律定性与综合治理 数字经济背景下个人信息处理风险及治理路径 区块链应用中的个人信息删除权与更正权问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