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白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梅寒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李白是置身于大唐由盛转衰时代下的伟大诗人。这部文学传记展示了诗人大气如虹、绚烂似霞、狂逸如仙的风采。书中重点记述了李白的传奇经历,呈现了诗人得意与失意、大喜与大悲的人生历程,以及丰富多彩的诗歌内容、复杂多变的思想活动、衷心报国的远大理想,将一位飘逸洒脱、狂狷不羁、才华横溢的天才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者简介 梅寒,懒散随性的七十年代女子,有时爱热闹,有时喜独处。油盐酱醋烹调生活,音乐文字风花雪月。多写爱情、婚姻、亲情、心灵感悟类文字,在期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近百万字,已出版《最好不相忘:张爱玲传》《知行合一:王阳明传》等。 目录 第一章 蜀中岁月 家世之谜 少长江汉 匡山深处 十五作赋凌相如 拜师学艺,蜀中游历 “书剑许明时” 第二章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辞亲远游 漫游江南 吴越览胜 泊居安陆 第三章 从安陆到长安 入赘相门 弹剑悲歌 西入长安 寂寞终南山 行路难 第四章 诗剑飘零 “欲济苍生未应晚” 却从洛阳下襄阳 “别来几春未还家” “与尔同销万古愁”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第五章 移居东鲁 移居东鲁 东鲁风情 竹溪六逸 “我辈岂是蓬蒿人” 第六章 翰林待诏 再人长安 侍从宴游 醉卧长安 挥泪别长安 第七章 诗酒天涯 诗坛巨人的相遇 人教与离别 跟随梦境出发 再下江南 “长安不见使人愁”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第八章 乱世飘零 梁园再娶 心随长风去 幽州之行 南下宣城 一人一城,一山一楼 再游江南 第九章 暮年悲歌 缘愁似个长 北上行 奔亡道中 人永王幕 永王磷案 身陷囹圄 流放夜郎 最后的飘零 暮年悲歌 大鹏远去 序言 谜一样的李白 那是一个极好的时代 ,国家统一、政治开明、 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天 下百姓仓廪充实,男耕女 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人们过的是富足安康而 又怡然自乐的生活。 诗圣杜甫曾在晚年的 诗里缅怀过那段岁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 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 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 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 耕女桑不相失。 ——《忆昔》(其二 ) 《新唐书·食货志》亦 载:“道路列肆,具酒食 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 千里不持尺兵。” 因社会秩序安定,出 行根本不必考虑会不会饿 肚子、人身安全是否有问 题。当时的水陆交通很发 达,驿传制度的建立,不 仅满足了政令传达、官员 往来和漕运的需要,就是 常人旅行,也十分方便。 那时文人士子漫游成 风。从南到北的驿道上, 常年有且行且吟的漫游人 。他们骑马或者骑驴,挎 剑或者背着诗袋,一路走 ,一路把祖国的大好河山 壮丽景色收入诗囊。走累 了就停下来,拜谒,或者 喝酒。没有哪一个朝代的 文人可以如他们那般自在 潇洒。 八世纪中叶的长安, 已发展成为一流的国际大 都市,它拥有世界上最壮 丽恢宏的宫殿建筑群,全 城110个方形建筑群—— 坊,被命名为不同的名称 。坊与坊之间,有纵横交 叉且宽阔笔直的街道。东 西两市是繁华的商业区, 终日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城北是威严富丽的皇宫 所在地,也是长安达官贵 人们的聚居地。 大街上摩肩接踵行走 着的是胡人、新罗人、日 本人、天竺人、大食人, 他们满怀崇拜向往,从陆 上、海上汇聚到长安来。 长安,不但是中国的心脏 ,也是中国政治、经济、 文化的中心,以其开放包 容的英姿,接纳着来自世 界各国的文化使者与客商 。 朱雀大街是长安城的 中轴线,纵贯南北,那条 宽约150米的大街道,不 仅在当时,就是在当今世 界,也让人叹为观止。它 可供十辆四马高车并驾齐 驱。大街上繁华热闹,人 来人往,和尚、道士、游 侠、艺人,还有驾着香车 宝马的富家子,打扮得艳 丽动人的烟花女…… 那样的大唐,是年轻 帝王李隆基的大唐。这位 穿越宫廷斗争的血雨腥风 走到权力中心的年轻帝王 ,目光如炬,嘴角微扬。 他身披战袍,手挥长剑, 在点将台上,举重若轻, 就平息了韦后母女和姑姑 太平公主的政治阴谋,走 向了大唐权力的巅峰。有 贤臣良将相辅,又能广开 言路,虚心纳谏,开元盛 世的号角响彻大唐,如浩 荡的春风吹开了盛世繁花 。 那样的大唐,是诗人 们的大唐。贺知章亦文亦 官,在长安街头的酒肆里 大口吃肉,大杯喝酒,喝 醉了,掉落到井底还不醒 。王维、孟浩然,仕途不 顺诗途顺,他们在诗里开 辟出自己的山水田园。高 适、王昌龄、岑参,在边 塞的无边风沙中建功立业 ,把壮丽的边塞风光冶炼 成诗行。还有李白,他直 接醉倒在唐玄宗的眼皮子 底下,让高力士为他脱靴 ,让美人杨贵妃为他研墨 ,醉眼迷离中,汩汩诗句 如烟霞飘然落于纸上:云 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 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酒人豪肠,七分酿成 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 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 唐。”千余年后,诗人余 光中把目光掠过从洛阳到 长安的满途冠盖车骑,掠 过皇辇侍从的銮舆铃声叮 当,他的耳中,只有李白 的傲然长笑,他看到水晶 一样的诗句从李白的额头 往下淌。 大唐盛世的景象,当 然不仅仅体现于此。有诗 ,有剑,还有书。那个世 称“张长史”的大书法家张 旭,同李白一样爱喝酒, 每每酩酊大醉之后,号呼 狂走,援笔铺纸,纵情挥 洒。那些龙蛇飞动,奇妙 无比的狂草书法作品多诞 生于此。李白歌诗,裴曼 剑舞,张旭草书,后世的 唐文宗皇帝向全国下发诏 书,封此为“唐代三绝”。 大唐还有繁华得让人 瞠目的东西两都。西京长 安,曲江池,芙蓉苑,在 一片春光明媚中醒转。岸 畔柳依依,春水绿如蓝, 雁塔临水而照,与蓝天白 云在水底相偎缠绵。那个 时节是长安丽人们的节日 ,她们彩裙飘飘,如一片 五彩的祥云飘然降落在曲 江边,曲水流觞,举箭射 雁,银铃似的笑声,把曲 江的春天都染得桃花一样 粉艳。 大唐的帝王妃子们沉 浸在曲江苑的无边春色里 ,骊山脚下的华清池里, 贵妃娇喘吁吁,在西域广 漠漫长的丝绸之路上,一 队队的驼队正载着各国的 使者、商旅络绎不绝的涌 向大唐的心脏。他们来朝 拜,给大唐带来了珍珠宝 贝,带来了胡椒葡萄,带 来了羌笛和胡琴,亦带来 了异域火辣辣的胡旋舞、 剑器舞。在略显低沉苍凉 的胡琴伴奏下,金发碧眼 的胡姬女在长安街头的酒 肆里跳起粗犷奔放的胡旋 舞。她们热情妩媚、俏丽 敏捷,那一道亮丽的异域 风景,成了诗人们最好的 下酒菜。 李白就出生在那样一 个时代。他与那个时代的 很多年轻士子一样,渴望 在那个最好的舞台上振翅 高飞,以安四海。他不屑 去挤那座千万士子文人都 在争抢通过的独木桥,在 科举取士为潮流的时代, 他身 导语 再现李白得意与失意的传奇人生,感受一代文豪的平凡与伟大。 李白经历了百味人生,却依旧有着耀眼的光芒,如流星划破天际,让后人为之仰望、钦佩、赞叹。 重温李白的经典诗文,领略潇洒不羁的浪漫豪情。 纵览李白的沉浮一生,感受大唐盛世的风雨变幻。 精彩页 家世之谜 李白是一个谜,看不到开始,也猜不透结局。他留给世间的,只有那个狂放飘逸的背影,还有他的千余首诗。说他是天上谪仙,是因为他那些惊为天人的诗作。李白,终究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肉胎凡身,有来处,有去处。 面对连李白自己一生都讳莫如深的身世之谜,后世多少研究者皓首穷经,在茫茫史海中努力打捞,捞一点,再捞一点,希望能清晰地勾勒出李白家族的影子。就像大唐诗坛另外那些响亮的名字一样,杜甫的远祖是东晋名将杜预,祖父杜审言曾在武则天殿前手舞足蹈作《欢喜诗》;王维是太原祁县人,父亲王处廉为汾州司马;李贺为唐王室宗孙,有实实在在的谱牒可寻…… 可李白没有这样详尽的履历,就连获得了他的授权书,受他本人嘱托为他写自传的同代人,提起笔来,也是语焉不详。因为李白在给他们讲述的时候就含一半,吐一半,闪烁其词。或许,其中的细节他自己也不知道。也或许,那些或远或近的家族往事,他自己不愿意提。 关于李白的身世,有种种不同的版本。从可信度较高的说起,他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所记,也许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版本,至少是李白最认可的版本。 那是大唐宝应元年(762),在安徽当涂,62岁的李白于病榻前回首自己的生命历程,他觉得应该对自己的人生作一个交代。他把这个重任交给了当时的当涂县令——他的族叔李阳冰。 “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李阳冰其实也并非专门为李白作传,他是受托为李白那还未来得及面世的诗歌草稿写一个序言。序中提到李白的来处: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硅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之三十一,第1229页 这是李白生前亲自口授,由李阳冰捉笔记录的家族历史,如果这份材料也不够确切可靠,那李白的身世就只能是一个永久的谜了。事实上,从李白一生的行事风格和他那些想落天外的诗句来看,也实在难保证这就是他们家族的真实历史。 李白病逝大约半个世纪之后,与李白家有着通家之好的唐人范传正,又会同当涂县令诸葛纵,将李白在当涂县南十里之龙山东麓的墓迁到了青山,并亲自撰写了《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言写道: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卷之三十一,第1246页 与李阳冰病榻前受托不一样,范传正的第一手资料是从李白孙女手上获得的,是李白亡子伯禽生前手疏,又由其女藏于箱筐之中。那张皱巴巴的纸,因年代久远,纸上好多字都已模糊不清,有些甚至残缺不全。范传正的这篇碑文并序,来得如此不易。让人欣慰的是,它正好可以与李阳冰的那篇序互相印证。 两篇有关李白身世的序,第一手资料应该都出自李白,他讲给儿子伯禽,也讲给了族叔李阳冰。这两篇序,也就成了研究李白身世可信度最高的史料。 李白在自己的诗文《上安州裴长史书》中云:“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在《与韩荆州书》中云:“白陇西布衣。”《赠张相镐》其二言:“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本家金陵,陇西布衣,实际指向一处。据郭沫若等人考证,李白所指金陵,并非今日南京,而是指西凉“建康郡”,如今的甘肃兰州一带,应是陇西的另一种说法。用李白自己的叙述,他的先祖曾生活在陇西成纪郡,是飞将军李广之后,凉昭王李暠九世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