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表演者手记,也是一位“演员”的内心独白,更是一部描绘当代社会生活的风情画卷。 作品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位演员的从业经历以及一系列人生故事、爱情故事甚至绯闻风波。在日记中,他对自己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思考,不论是帝王、灾民和饥民、知识分子、乡绅地主,还是士兵、企业家、下岗工人、小偷、杀人凶手、黑社会成员……把他扮演的角色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别样的中国社会史。他深入且专注于自己的角色,也能在生活中妥善的抽离。他坚持把自己称作“扮演者”,直到生命结束。 导语 这是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原著作者、著名作家鲍十先生全新长篇力作。作品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位演员的从业经历以及一系列人生故事、爱情故事甚至绯闻风波。 《我是扮演者(精)》的文本具有探索性,叙述富有张力,内容与结构均有一定的创新性,阅读时会给人带来强烈的新奇感。 精彩页 某日午睡,突然做起梦来。梦中有一个人死了。我断定我不认识这个人,然其面貌却又似曾相识。这是一个男人,年龄在50岁至60岁之间,身材中等略高,稍胖。胖主要体现在脸上。下巴,两腮,都显得比较厚实,掩盖了原来的棱角。他穿戴整齐,一身深蓝色正装(颈上还打了一条藏蓝色带白斜纹的领带),足着黑皮鞋、白袜子,仰面躺在一张大床上,脸色暗黄,泛着幽光,双眼微闭,似在睡觉。接着便见床头柜上有一个塑料药瓶,瓶口开着,瓶盖放于一边。 我在梦里惊讶了一下,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 接着又自己告诉自己:哦,这个人服药自杀了。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我仍然在自问…… 在梦里,我似乎思考了好久,后来才突然想起来,这是一个演员,我看过他演的电影和电视剧(可能还有话剧)。你瞧,难怪会似曾相识!我对自己说,他不是很牛×的吗?很有名气,也很有钱,名字和照片经常出现在全国大小报纸的娱乐及文化版,前一阵儿还报道他最近又买了一套豪宅,有几百平方米。而且,他一直被称为演员中的思想者,说他善于发掘人物的内心及精神世界,塑造的角色都很成功,被业界和媒体冠以演技派演员的称号,所演的角色都生动、独特、鲜明。尽管我平时较少看电影,电视剧看得也不多,但对他演过的几个人物还是有很深的印象。 后来我醒了,方知这是一个梦。当时,并没太往心里去,也就是说,根本就没在意。无精打采地吸了一支烟,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想:我怎么会梦见这样一个素无交集的人呢?奇怪哦!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打来电话,说晚上要请弟兄姐妹们喝酒,在广州酒家,参加者谁谁。接完这个电话,我就基本上把梦里的事情忘掉了。 不过,令人震惊的是,就在第二天,一上班,我就在刚刚送到的本地报纸的娱乐版上看到了一则消息,标题赫然写着: 影视演员孟千夫昨日在寓所服安眠药自杀 我吓得浑身一激灵,即刻觉得一股冷气直冲头顶。 我感到奇怪,并且恐怖,这会儿,全身上下都冷飕飕的。我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百思不得其解。这确实非常奇怪,不是吗?当然,做梦本身倒没什么,人人都会做梦。可是这个梦居然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尤其要指出的是,这还是一个跟我完全彻底、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的人,不仅没有见过面,连电话都没有打过,连信件(包括邮件)都没有通过。我实在想不出梦与现实之间,以及我跟孟千夫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对,它们之间没有联系!我这样安慰自己。 然而,过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又发生了另一件蹊跷的事:我居然收到了这个人(即孟千夫)寄给我的一个挂号邮件。那是一个大号的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一个书本样的东西。 这就不仅让人感到奇怪,而且让人感到震惊了。 挂号信寄到了我当年工作的单位。按我平时的习惯,我没有直接拆开信封,而是首先瞄了瞄信封上的信息(看了一下寄信人的地址、邮编等)。我立刻就发现,这个邮件没写寄信地址。在寄信人地址的位置上,写着“地址内详”四个字,以及一个邮政编码——从前两个数字看,这个邮件来自京城。 我一时有点儿犯嘀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