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千家诗》所选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包括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等,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生活,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 虽然号称“千家”,《千家诗》实际只录有诗人一百二十二家。按朝代分的话,唐代有六十五家,宋代有五十二家。此外,还有五代一家,明代两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两家。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二十五首,其次是李白,共八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的两首七绝。 《千家诗》,就是在民国时期广益书局刊行的《白话注解千家诗》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编者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增加了注释,对译文也重新进行了润色,个别错误的地方则进行了修改。 目录 卷一 五绝 春晓 访袁拾遗不遇 送郭司仓 洛阳道 独坐敬亭山 登鹳鹊楼 观永乐公主入蕃 伊州歌 左掖梨花 思君恩 题袁氏别业 夜送赵纵 竹里馆 送朱大入秦 长干行 咏史 罢相作 逢侠者 江行望匡庐 答李澣 秋风引 秋夜寄丘员外 秋日 秋日湖上 宫中题 汾上惊秋 寻隐者不遇 蜀道后期 静夜思 秋浦歌 赠乔侍郎 …… 卷二 五律 卷三 七绝 卷四 七律 序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诗的民 族。 《毛诗序》里面说:“在 心为志,发言为诗。”在中 国的古典文学当中,诗歌发 源最早。早在尧帝时期,就 流传有《击壤歌》:“日出 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 哉!”春秋时期,孔子删选 上古时期诗歌而编订成《诗 经》,被列入“六经”之一。 到了唐朝时期,诗歌艺术达 到了一个巅峰。清朝时期编 撰的《全唐诗》就收录了四 万多首诗歌。 在各种儿童启蒙读物中 ,有一些是古典诗歌的选读 本。这其中以《千家诗》和 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 首》流传最广,影响也最大 ,受益者多如恒河沙数,堪 称诗苑“双璧”。 《千家诗》所选诗歌大 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 易学好懂,题材包括山水田 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 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 应制等,较为广泛地反映了 唐宋时代的社会生活,所以 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 深远。 虽然号称“千家”,《千 家诗》实际只录有诗人一百 二十二家。按朝代分的话, 唐代有六十五家,宋代有五 十二家。此外,还有五代一 家,明代两家,无从查考年 代的无名氏作者两家。其中 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二十 五首,其次是李白,共八首 。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 的两首七绝。 《千家诗》的编选经历 了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最 早的选本,一般认为是南宋 刘克庄所编,全名为《分门 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 选了唐宋诗人五百六十五家 的近体诗一千二百八十一首 ,其中大部分是宋诗。今天 通行本《千家诗》则定型于 清代,由两部分组成,即《 七言千家诗》和《五言千家 诗》。前者成书年代虽然无 法确定,但在明代已经非常 盛行,后者则是出于明末清 初一位醉心于启蒙教育的学 者王相之手。后人将两部分 合刊,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 的通行本《千家诗》。 由于《千家诗》两部分 的成书时间和编者的不同, 因此差异也比较大:前者偏 重于启蒙,诗以通俗为主, 基本按春夏秋冬四季分类, 体现了农耕社会四季生活的 方方面面,似一部微型的古 代文人生活百科全书,所收 既有唐诗,又有宋诗,且宋 诗中,收录了有代表性的理 学家如邵雍、程颢、朱熹、 张栻的数首诗,这显然和当 时社会以理学为尊的风潮有 关;后者所选以名篇为主, 风格淡雅,分类的时序不严 格,并且都是唐诗。 《千家诗》收录的写春 之作,几乎充满全书。从新 春、早春到暮春、晚春,从 惜春、赞春到伤春、送春, 从晓春、夜春到雨春、晴春 ,各色咏春怀春之作琳琅满 目,美不胜收。孟浩然的《 春晓》、杜牧的《江南春》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苏轼的《春宵》、王安石的 《春夜》、朱熹的《春日》 、韩愈的《初春小雨》,都 是诗歌爱好者脱口而出的咏 春传世杰作。“千里莺啼绿 映红”、“春宵一刻值千金”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 到人间草木知”、“春色满园 关不住”……等脍炙人口的 名句,皆出于这些名家名作 之中。 写秋之作,书中所选也 不少,数量仅次于咏春之作 。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歌咏者颇多。颂秋之诗,在 唐宋诗里数量巨大、佳作迭 出。《千家诗》所选的主要 有杜甫、陆游、李白等人的 作品,其中李白《秋登宣城 谢眺北楼》为上品。陆游《 秋思》中的名句“砧杵敲残 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是写秋的佳诗。而张继的 《枫桥夜泊》,写深秋的寺 庙,十分精当,表现了诗人 高超的艺术技巧,一直受到 推崇。 写冬之作,书里也不少 。苏轼的《冬景》、王淇的 《梅》、卢梅坡的《雪梅》 、林逋的《梅花》、韩愈的 《自咏》,为上乘之作。冬 季万物萧疏,独梅花傲雪绽 放,故以冬梅比拟傲骨之诗 极众。本书中也收入多首。 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 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流 传很广。卢梅坡的“梅须逊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两句,也长期得到好评 。 《千家诗》的盛行与其 内容和选编方式有关。不论 是七言部分还是五言部分, 编者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即为初学者服务。因此,它 就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为了方便记诵, 所选诗都是篇幅短小、易读 易诵的五言和七言近体诗。 其二,从俗、从浅着眼 ,所选诗一般很少用典故, 大都是清通浅显的作品,甚 至有无名氏作者的打油诗, 便于诵读理解。 其三,偏重于写景与抒 情,而不注重诗深层的内涵 。如开篇第二首诗《春日》 ,原题《观书有感》,诗人 表面上是写春游的观感,主 旨则是为了揭示读圣贤书而 领悟到的深刻的哲理,选诗 者则将其归入春季诗内,显 然是因为诗表面写的是春景 。 其四,所选诗的格调一 般都以欢快清朗为主,风格 温柔敦厚,很少有讽刺现实 的作品。 由于《千家诗》具备了 以上一些特点,所以成为旧 时最受欢迎的启蒙读物之一 。 今天时代已经变了,《 千家诗》已不再是单纯的启 蒙读物,转而拥有更广大的 读者群,读者可通过本书, 由浅入深,步入更为璀璨的 古典诗歌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