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鸟与兽/大家小书译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哈德生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鸟类学家威廉·亨利·哈德生的自然主义文学作品集。哈德生生长于南美洲潘帕斯草原,他的创作多取自南美大草原的生活。哈德生的博物学作品中记述了人与鸟类、马、牧羊犬、绵羊、狐狸、松鼠等动物之间的故事,反应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密切联系。书中描写的可爱动物既有野生的也有家养的,它们在生活中都与人类发生了有趣的互动。哈德生的文本真挚而生动,具有吉尔伯特·怀特的《塞耳彭博物志》的优点——观察热心专注,叙述简明扼要,绝不为一种理论歪曲事实,是一部优美而有宝贵博物学价值的优秀读物。
作者简介
李霁野(1904-1997),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安徽霍邱人,与韦素园、曹靖华、韦丛芜、台静农等同为未名社主要成员,鲁迅的学生和研究专家。
1927年肄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天津女师学院、辅仁大学、台湾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他受鲁迅、周作人的影响,一贯主张“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是直译派的代表。代表性译作包括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吉辛的《四季随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等。著有《回忆鲁迅先生》《给少男少女》等小说散文集多部;学术著作《近代文学批评片断》等。今人汇有《李霁野文集》9册、《李霁野文集补遗》2册。
目录
马与人
知更雀巢里的布谷
牧羊人与偷猎
鸟与人
一个村庄里的猫头鹰
在威尔斯的林鹪
牧羊人的早年回忆
护羊狗的趣闻
一匹护羊狗的一生
动物的友谊
红冠雀
鸟的音乐
白鸭
在汉普郡一个村庄
邻人的鸟的故事
玛丽的小绵羊
多情善感的人论狐狸
不满意的松鼠
一匹马的故事
友好的老鼠
约翰中午睡觉
动植物译名对照表
序言
“大家小书”自2002年首
辑出版以来,已经十五年了
。袁行霈先生在“大家小书”
总序中开宗明义:“所谓‘大
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
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
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
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
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
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
截至目前,“大家小书”
品种逾百,已经积累了不错
的口碑,培养起不少忠实的
读者。好的读者,促进更多
的好书出版。我们若仔细缕
其书目,会发现这些书在内
容上基本都属于中国传统文
化的范畴。其实,符合“大
家小书”选材标准的非汉语
写作着实不少,是不是也该
裒辑起来呢?
现代的中国人早已生活
在八面来风的世界里,各种
外来文化已经浸润在我们的
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地理
解现实以及未来,非汉语写
作的作品自然应该增添进来
。读书的感觉毕竟不同。读
书让我们沉静下来思考和体
味。我们和大家一样很享受
在阅读中增加我们的新知,
体会丰富的世界。即使产生
新的疑惑,也是一种收获,
因为好奇会让我们去探索。
“大家小书”的这个新系
列冠名为“译馆”,有些拿来
主义的意思。首先作者未必
都来自美英法德诸大国,大
家也应该倾听日本、印度等
我们的近邻如何想如何说,
也应该看看拉美和非洲学者
对文明的思考。也就是说无
论东西南北,凡具有专业学
术素养的真诚的学者,努力
向我们传达富有启发性的可
靠知识都在“译馆”搜罗之列

“译馆”既然列于“大家小
书”大套系之下,当然遵守
袁先生的定义:“大家写给
大家看的小册子”,但因为
是非汉语写作,所以这里有
一个翻译的问题。诚如“大
家小书”努力给大家阅读和
研究提供一个可靠的版本,
“译馆”也努力给读者提供一
个相对周至的译本。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断
通过文字承载的知识来丰富
自己是必要的。我们不可将
知识和智慧强分古今中外,
阅读的关键是作为寻求真知
的主体理解了多少,又将多
少化之于行。所以当下的社
科前沿和已经影响了几代人
成长的经典小册子也都在“
大家小书·译馆”搜罗之列。
总之,这是一个开放的
平台,希望在车上飞机上、
在茶馆咖啡馆等待或旅行的
间隙,大家能够掏出来即时
阅读,没有压力,在轻松的
文字中增长新的识见,哪怕
聊补一种审美的情趣也好,
反正时间是在怡然欣悦中流
逝的;时间流逝之后,读者
心底还多少留下些余味。
导语
《鸟与兽》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哈德生的一部关于自然的散文集,体裁属于英国文学史上极富盛名的随笔,在当时有着大量的读者。作者作为一名博物学家,对自然与动物有着深入与细致的研究,他尤其善于观察与人类相伴的动物,因此其笔下的鸟与兽,也从其他作家所不具备的新颖的角度描绘出来。作者文笔优美精炼,文字朴实亲切,读之令人称奇。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单纯的记叙文作家
,几乎没有人能超过哈德生
;作为风格家,他的敌手假
如有,也是很少的。他的散
文单纯亲切。他有一种特殊
才能,可以没有风格的障碍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传达给
读者,这仿佛将他成就的伟
大向读者隐藏起来了。
——约翰· 高尔斯华绥
精彩页
马与人
在行进的方式上,没有什么比骑在马背上更使人愉快的了。散步,划船,骑自行车,都是各以自己的方式使人感到愉快的活动,但是肌肉动作和不断需要判断,使头脑部分排除了其他的事情;这样有时使长时间的散步只是散步而已,别无收获。骑马,我们意识不到费力,至于快速平安行路所需要的仔细观察和正确判断,我们交付给驮着我们的忠实仆人就是了。陷阱、小丘、滑坡,必须用看得准的眼睛测量地面上千百处小小的不平衡,这些都不大分我们的神。随意飞奔或缓驰,地面平或不平同样稳稳过去,过河不湿,上山不爬,这实在是不掺水分的欢乐。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接近鸟类生活的了,蒙特戈菲尔(Montgolfier)之后的气球之类并未使我们更接近鸟类。乘汽艇在云端喘息只表明科学无能,人的希望破灭罢了。对于空气中的自由居民,我们只能拿鹰一般在无边沙漠中消失的骑马的阿拉伯人相比。
骑在马上,总有使人高兴的活动;可是假如风景引人入胜,你就显然得安然坐着,风景河流似的向你流来并从你旁边流过去,永远换上新的美景。尤其美好的是心里自由自在,像懒散地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一样。说到我自己,骑马比散步时更少费脑筋;规律的活动,似飞的感觉,像一种刺激一样影响脑子。人们能躺卧着,坐着或站着,比在马背上飞驰时想得更好,我是不能理解的。这无疑是早期训练和长期运用的结果;因为我在南美大草原出生,大草原在我幼小时就教我骑马,在那里我们渐渐把人看成了寄生的生物,天然适于骑在马背上,只有居于这样的位置,他才能充分自由运用他的本领。可能南美大草原上的骑马牧人生来脑子就有这种思想;假如这样,那设想脑子的结构有相应的变化,就是合理的了。一个醉酒的骑马人骑到马上完全平安无事,是确定无疑的。他的马尽力想把身上的负担摔下;骑马人的腿(可以更适当地称为后面的胳臂)紧紧抓住马身,尽管他的脑子醉得迷迷糊糊。
草原上骑马牧人的腿多多少少是弓形的。当然,他的腿越弯,他在生存竞争中就越有好处。不骑在马上,他的动作是笨拙的,像一些在树上生活的低级哺乳动物被从树上弄下来一样。他走起路来摇摇摆摆;他的双手摸索缰绳;他的脚趾像鸭子一样向内。或者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外国旅行者从他们的观点,总指责这些人懒惰。骑在马背上,他是最活动的人。在会使别人绝望的贫困压迫下,他那种耐心忍受的情形,他的艰苦日子和骑马的本领,他既无休息又无食物的长途奔波,在单纯的地面上的居民看来,几乎像是奇迹。剥夺了他的马匹,他便什么事情也做不了,只能盘腿或压着脚后跟在地上坐下。用他形象的语言来说,你把他的腿砍掉了。
在早年,达尔文似乎没有了解人的力量,像他在研究其他较低级生物时所显出的那种神奇的智慧。在他的《博物学家航行记》中,谈到设想的草原骑马牧人的懒惰,他告诉我们,有一个地方很需要工人,看到一个穷苦牧人无精打采坐在那里,达尔文问他为什么不去干活。他的答话是,他太穷了,无法于活。这位哲学家对这个答话既感惊讶,又觉得好玩,但是他不理解。可是对于熟悉这些爱说短语的人,能有什么更容易理解的答话呢?这个可怜的人只是说,他的马匹被人偷走了(在那地方是常常发生的)或者是被当时政府的什么爪牙为国家征用抓走了。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