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贺麟,四川金堂人,现代新儒学中“新心学”的代表。他深研西方古典哲学,是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著名黑格尔专家,他对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也有深入研究。这些学养为“新心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学术史支持。贺麟认为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中国哲学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是哲学“正宗”;发掘中西正宗哲学的共性,将其熔冶一炉,打成一片,是他的学术理想追求。“新心学”正是贺麟追求实现学术理想的成绩。“新心学”有其学术思想体系,包括心物体用合一的世界观、逻辑直觉的辩证方法论、文化哲学思想、现代新儒学发展主张等。揭明“新心学”的学术思想体系,描述其思想方法,讲清它产生形成演变的发展过程,是本书的主要贡献。 作者简介 张茂泽,1965年3月生,四川广安人。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者,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儒学史、中国宗教思想史、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研究,开设中国儒学史、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史、中国宗教思想史专题、中国通史专题等课程。指导毕业中国儒学史、宗教学、中国哲学方向硕士生和中国思想史博士生数十名。兼任西安周易研究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陕西省哲学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蜀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出版著作《道论》《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及其修订本、《马克思恩格斯学说要义》《中国诠释思想史论》《孔孟学述》《贺麟学术思想述论》《金岳霖逻辑哲学述评》《中国现代学术思想史论集》《自强不息》《和而不同》,与人合著《中国思想史》上下、《中国思想文化史》及其修订版、《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思想学说史》先秦卷、《中国历史十五讲》及其修订本、《民国学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等2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论学术批评》、Confucius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Religious Ideas、《论马克思的思想史研究方法》等100余篇。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形成发展过程 一 萌芽时期(1902—1931) 二 形成发展时期(1931—1963) 三 成熟时期(1963—1992) 第二章 心物关系论 一 心外无物 二 心物合一 三 矛盾及调解 第三章 心理关系论 一 心理关系概论 二 心即理 三 心与理一 第四章 逻辑主体论 一 渊源和特征 二 主体和客体 三 主体唯心论 四 戴面纱的“实践” 第五章 直觉方法论 一 直觉说的形成 二 直觉经验 三 直觉方法 四 理智直觉方法 五 直觉方法和逻辑方法 第六章 逻辑方法论 一 逻辑思想 二 方法的出发点 三 辩证法 四 本体论方法 五 心观法 第七章 文化哲学思想 一 本质批评法 二 文化精神“发现”法 三 文化比较方法 第八章 人学思想 一 意志自由 二 理想主义 三 人的使命 四 理想解释法 第九章 新儒学思想 一 学养方法 二 知行合一论 三 发展新儒学的主张 (一)“正宗哲学”说 (二)“三化”说 (三)“三合”说 结语 抽象的主体 续论 贺麟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修订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