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墨池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阿占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墨池记》收录四部中篇小说,分别包括《墨池记》《满载的故事》《来去兮》《后海》,故事的发生地均为青岛地区,内含青岛地理、人文、历史、民俗等元素,以文学的形式宣传青岛,凸显“青岛印记”和“海洋写作”,描摹人性之光,传播海洋文化,为城市画像,同时探讨海洋命运,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度思考。
作者简介
阿占,本名王占筠,毕业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供职于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已出版《乱房间》、《青岛蓝调》三部曲、《一打风花雪月》、《私聊》、《海货》等十余部散文集。近几年以小说创作为主,小说发表、转载于《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好小说》《芒种》《山东文学》等,入选“2019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排行榜”、《2019中国年度短篇小说》《小说月报2020年精品集》等多个重要年选与排行榜,获得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第四届泰山文学奖等。多次推出个人画展,并为多本畅销书插画。
目录
来去兮
满载的故事
墨池记
后海
导语
《墨池记》是由四部中篇小说组成的中篇小说集,四部中篇小说在国家级期刊《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原创版》等发表过,并被国家级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转载,汇聚作者阿占近两年的精品力作。
唱尽人间幽咽恨意,满场的浑厚与铺张,仿如,天池泼墨。
后记
蓝色的小说
上苍俯瞰地球,看见的
一定是蓝色。蓝,太真实,
又太不真实。有通往黑夜的
墨蓝,有乌托邦的克莱因蓝
,有宝石蓝和孔雀蓝,有安
徒生的矢车菊蓝……熔炼一
海好词吧,什么静冷、阔远
、孤独、勇敢、宽容,什么
爱恨离愁,什么雪满弓刀,
都在蓝里面。
海边出生长大,蓝是我
最早结识的颜色。学画画以
后,蓝成了我的习惯用色,
延续至今未改。现在,我想
让这篇小说也是蓝色的,如
果做不到,那么,我希望下
一篇以及未来的无数篇,能
够是蓝色的。
真的别无选择了。身为
青岛人,爱海,是基因里的
爱。潮起潮落之间,我很早
便明白了静止与流动的相对
存在,就像寂静与喧嚣互为
参照。海教习自由,教习远
眺与回望,海塑造了这一方
的哲学体系和美学标准。海
的坏脾气也会随时发作,离
岸流、天文大潮甚至能带来
死亡,悲痛弥散,而这是人
间的真实部分。《来去兮》
里,我让生命的顿悟、自省
、提问都发生在海边,是本
能,也是直觉——海边不需
要搭建阐释生命诗学的现场
,却会产生现场。
少女时代,我经常站在
岬角角端,去想象海底的样
子。当时我想,如果可以把
海水全部抽干,便能欣赏到
海床的美丽景色,海底地形
与陆上应该非常相似,有高
山、深谷,也有缓坡、平原
以及丘脊与沟壑。因为没有
浪涌,生存在海底的动物不
需要坚硬骨骼,它们很多是
盲眼,移动缓慢。还有,迷
途的水手也会躺在温柔的海
床上……此类独特经历似乎
可以形成潜意识,以至于,
现在,对于凸出向海的地理
环境我总是充满迷恋,时常
探访周边渔村,每年都要选
择一座孤岛小住,最终确信
向海而生死,是生命样式最
好的一种。写《来去兮》时
,我的搭建里总是出现“温
柔沉湎海底”的暗示,这似
乎利于从俗常的生活深处打
捞起那些真与善、悲和喜。
另外,我一直在放大“老
城”的概念,自写作以来,
已经持续了二十五年。不是
每座城市都有一个“老城”,
也不是每个“老城”都能面向
一片“老海”;不是每个人都
会在两者之间拥有一间“老
房子”,也不是每间“老房子
”都流转着值得记取的人间
故事。
《来去兮》发表后,有
评论家认为小说展示了温特
森式的内向审视与灵魂自剖
,通篇有静力,甚至接近卡
尔维诺的轻逸——说实话,
整个写作过程,我并没有想
到这两位伟大的、也是我热
爱的作家。从构思到完成,
在我眼前浮现的是几张老脸
,老城的、老海的、老房子
的、祖母的,以及属于我一
个人的自由飞翔的童年。整
个写作过程,我都在为这些
轻轻哭泣。
活态海上样本
老城连着老海,向东向
西,曾有无数的渔村沿岸散
落。渔村的码头旁泊满了船
只,桅杆与桅杆,船舷跟船
舷,彩旗和风,彼此无意识
的碰撞之声总是不绝于耳,
有金戈铁马之铿锵,有环佩
叮当之清丽。
十岁那年我第一次登上
了舢板。骤然而起的惊讶,
许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应
该叫作对于人工造物与生存
智慧的致敬。收拢的船帆上
摞着补丁,一旦张帆直上,
它就会借助气流和风力,像
神话中那些生出羽翼的狮子
,强悍勇猛,穿越海洋。
现在,渔村已经离城市
越来越远。我还是喜欢去那
里写生,打听渔家传奇。渔
把式们满脸粗暴美学,褶皱
深刻如航道密集,海蚀风蚀
让他们呈现出雕塑才有的金
石之气。这些活态的海上样
本,与自然相爱相杀,究竟
穿戴过怎样的风浪,逃命于
怎样的激流,在寻找答案的
过程中,我结识了无数个“
满载”,便也就有了《满载
的故事》。
……
至今我都认为这是为数
不多的令人着迷的时刻。坐
在那里聊《后海》,周遭很
欢动,我们没有回头,更没
有停下,因为我们好像正漂
泊在大海上,漫无目地前进
,不知道去往何方,任由文
学摆渡,一脸的神圣与俗常
。这种感觉太好了。以至于
,究竟与伊聊了些什么,已
经变得不重要。
当然,我必是犹疑且坚
定地说出了《后海》脉络。
我应该说过——20世纪六七
十年代,后海滩涂极浩,沃
沃野野,故事就是从这里开
始的。工人阶级冯家,共有
五子,与大哥、二哥一样,
老三谷子在滩涂上疯长,眼
前波涛堆叠,身后则是灰色
的工业剪影。谷子在厂区之
间度过了游走的少年时代,
后顶替母亲在纺织厂就业。
20世纪90年代,传统工业
势颓,铁饭碗不保了,谷子
停薪留职去闯荡,与人合伙
在前海经营快艇生意,救下
因失恋跳海自杀的文青叶简
兮,去杭州与叶的负心男友
赵既白“决斗”,直至做了叶
家上门女婿,又引出一番生
死离别……谷子的故事延续
一甲子,另有数条副线,多
重人物穿插,企图构建一部
后海当代风情录。多年后谷
子回到了出生地,后海面目
全非,曾经的纺织厂已变博
物馆,曾经的滩涂上建起了
动车火车站。谷子一边赞叹
时代进程,一边感喟回不去
的城愁。这座城的回忆、当
下和未来,都浸在海水味道
里,咸涩或鲜亮。
我应该还说过——不,不
仅仅是这样的,“后海”的“
后”,“前海”的“前”,暗合
着被界定
精彩页
坏女人
老房子是有毛孔的。毛孔大小不均,散布于墙壁和天花板,还有那条又黑又长的走廊。毛孔吞噬声音,吞噬温度和表情;吞噬男人的勃发、女人的柔软;吞噬老人眼里的最后一道精光。对于孩子也毫不留情。
王小鱼那年六岁,仍然觉得走廊骇人。她未必看得见毛孔,但是,巨大的密结的蛛网压下来,触角在里面扭动,并且露出了尖牙,这些她都能看见。大人们继续丢出杂物——原本是扫地出门的,丢到走廊却成了宝,再也舍不得往外丢,任其沿墙壁堆砌,生出幢幢鬼影,有时耸立,有时蛰伏。王小鱼屏住呼吸走过去,始终走不到尽头。
常有异响和莫名的气流在走廊穿来穿去。以王小鱼的年纪,自然不会知道那是锅铲在互怼、墙皮在脱落、老门窗在吱呀哀叹,它们一起构成了人间的疲惫。王小鱼问过祖母,那是什么声音?可能是离海太近的缘故,祖母说,其实我们生活在海里的礁石上,你听见的是潮水声。
王小鱼信以为真。这里的确离海很近,只隔着一条马路,垂直距离不过百米。海雾扑上来,笼罩在斜坡的屋顶,与此同时,老城里回荡起哞哞的叫声。不出意外地,祖母又会扯到海牛那里,她说叫声是从海底发出的,有一只巨大的坏脾气的海牛,动辄起雾,让船只迷航、触礁。王小鱼听后愤愤不平,与雾团打斗起来,直到万物模糊不清。
走廊里的潮气始终不散,夏天越发泛滥,地面上汪汪的水渍,立秋以后才能干燥。立秋的早晨,祖母站在走廊里,忽然说,转北风了,满脸节日气氛。只一瞬间,还没等王小鱼反应过来,院子里已经斑斑驳驳晒成一片。祖母极矮,又是小脚,将被子抱成了山,一路着急,都是要摔倒的样子。
院子篮球场大小,每一寸空间都要紧,大人们不惜因此撕破了脸。女人为晾衣绳,男人为煤池子,抢夺的场面一度在王小鱼心里投下阴影。祖母把王小鱼往家里拽,不许她看,嘴里说着大人的事情,小孩儿少掺和。
冬至过后,太阳光冷了,晾衣绳才能空闲下来,只晒几趟咸菜,偶尔也晒几条咸鱼、几根香肠。后面这两样,人畜都得提防。周遭一向野猫成灾。有时候,院子里响起谩骂声,似乎是猫惹的祸,再听,就又回到了人的身上。
走廊尽头是什么?六岁之前,王小鱼没什么印象。六岁那年,事态急转,王小鱼发现大人们都在冲走廊尽头甩脸色吐唾沫,悻悻地谈论着:坏女人回来了。
起初,人们只是竖起耳朵,蛮有把握的样子——坏女人家里定会发生海啸。她应该被自己的丈夫打残,吊起来打。再不济,她应该每天悲鸣哀号,深表忏悔。人们将耳朵竖了整整三天,却连一只碗碎的声音都没听见。太安静了,比之前更安静。
坏女人的家在走廊尽头。要想到达院子,汇入街道,消失于人群,淹没在市声里,又长又黑的走廊是必经之路。总要上班上学的,除了丈夫,她还有两个儿子。人们将门虚掩着,故意留出缝隙,一门心思地要看这家人的落魄之相,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疲惫。 结果仍是失望。坏女人一家素来沉默,不抢晾衣绳,不争地方垒煤池子,事情一出,就更无声无息了。她的丈夫天不亮出门,黑透了才回来。儿子们也是。想与他们打上照面,难上加难。
事发之前,坏女人是橡胶厂的厂医,人们喊她云织。云织在遥远的城市北部上班,整日里早出晚归,走路极快,带着淡淡的来苏水味道。她夏天穿浅色衫、藏青裙子,露出的半截小腿过于白净,甚至有些刺眼。冬天穿军用棉大衣,厚围巾裹得只露一双细眼,细长并且眼梢上扬,这也是她五宫中最独特的部分。
20世纪70年代末期,那个橡胶厂是行业老大,职工多达三千人,工种辛苦,三班倒,可福利待遇也远超一般水平。厂医配备了十几个。医务室干净明亮,还有一种知识带来的压迫感,再粗野的工人,进得里面都会噤声。云织穿白大褂,脖子上挂着医疗听筒,伏案写方开单,长发用手绢束起。
下班回到家,云织就不再出门了。晒衣物、买白菜、搬蜂窝煤、倒垃圾之类的家务,都是丈夫做。丈夫高大,五官周正,一副好脾气的样子,院子里的女人都夸过他——真能干呀,老廖。
云织少了烟火气,就多出一种神秘感。1979年,大部分女人还没能漂亮起来,衣衫偏中性,无筋骨无廓形,亦无腰身。家务活儿做不完,在公共水龙头前洗涮,床单下水死沉,女人们伏腰撅腚,两手红肿。在院子里生炉子,在违章搭建的屋里做饭,眉头也是解不开的。孩子多,住房小,生活之维艰,命运之叵测,细腻和丰美很快消失了,悍妇、泼妇和刁妇被盘剥而出。唯独这个云织,竟然逃离了生活之重,绝无烟熏火燎的痕迹,且始终垂着眼帘,不肯与人对接眼神。女人们堵着气,被妒忌和自卑咬痛的时候,云织就出事了。
人们观察了三天,等待了三天。三天后,耐心全无,齐齐地恼火起来——
听说是跟一个小年轻技术员搞破鞋。
听说跑出去大半年呢,竟然一点风声也没漏,老廖真能忍。
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5: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