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过去的2022年中,国内外局势风云变幻,纷扰情势带来了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人们在对外研判、对内建设的过程中,比以往都更加期待有专业深度的决策参考。 本书汇集了来自经济、科学、文化等各领域的12位权威专家学者,围绕新格局、新经济、新文化三大主题展开论述,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经济新动能在哪里、“卡脖子”技术如何突围、量子科学的突破给创新带来了什么启示、企业如何靠独门绝技活出精彩……内容直指当下关切,不限于一时的时效,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为人们指出了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新方向。 身处全球发展的关键时代,能否把握时代脉搏,以更冷静、理性和独立的思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取决于我们对时代变化的认知度,本书的专业解读将会给读者启发,整理思路,重新认识和把握未来。 作者简介 经济观察报,创刊于2001年4月16日,因其内容质高、大胆、丰富、充满生机和设计精美,创刊不久便被列为中国三大经济类新闻出版物之一。 它以中国社会拥有财富、拥有权力、拥有思想、拥有未来的实力阶层为读者对象,追求成为全球商业分析、资讯领域第一的华文媒体集团。 目录 总序 不是时效的,而是时代的 第一部分 新格局:在不确定的大变局中寻找确定性 第1问 全球能源博奕,中国这盘棋怎么下 第2问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哪里 第3问 如何用中国式现代化解决世界现代化的问题 第4问 为什么构建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一定要读经典 第二部分 新科技:用突破性创新引领中国未来 第5问 中国大飞机如何抓住历史窗口期 第6问 量子科学的突破给创新带来了什么启示 第7问 中国的“卡脖子”技术如何突破 第8问 企业如何靠独门绝技活出精彩 第9问 如何应对下一场“大流行” 第三部分 新人文:融汇传统与现代的中国叙事正缓缓展开 第10问 宋代绘画中的“士人人格共同体”是如何形成的 第11问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在乎建筑的美感 第12问 学会欣赏音乐对人的建设意味着什么 致谢 序言 不是时效的,而是时代 的 刘坚 《经济观察报》社社长 、总编辑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 年末年初的时候翻看《经济 观察报》(以下简称《经观 》)过去一年的合订本,一 边看我们自己的报道,一边 回顾这一年自己印象比较深 刻的事情。我会比较自己的 记忆和我们当时重点报道的 那些事情之间的差别。如果 对得上,大体上我会认为, 《经观》的报道反映了过去 这一年的经济和社会现实; 如果对不上,我就会想,是 我的记忆出了问题,还是我 们的报道有偏差。比如说, 有的事情在当初发生的时候 ,各方面都很关注,我们也 觉得它重要,于是调集人力 重点报道。但是时过境迁, 似乎这件事并没有给我们留 下什么印记,反倒是当时被 我们忽视的一些事情,在经 济和社会生活中产生着越来 越不可忽视的作用力。 坦白说,这样的情况几 乎每一年都会有。这也让我 思考,媒体在经济和社会生 活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 色。《经观》对自己的报道 有很高的要求,这种要求可 以用“四度”来概括,那就是 深度、广度、锐度和悦度。 这几个“度”从字面上比较好 理解,但是每次看完合订本 ,我都会有一个更强烈的感 觉,就是更多时候,我们是 从时效的角度去把握这“四 度”的,如果放在更长的时 间尺度里观察,一些当初看 起来很多人关注,持续上热 搜,因此显得“重要”以至于 值得我们深度挖掘的新闻, 马上就变得黯然失色甚至无 人问津了。时效很容易让我 们变得短视、近视,以至于 常常忘记了“媒体是时代的 瞭望者”这句话。 媒体是时代的瞭望者, 新闻报道却有着明确的时效 要求。这句话看似矛盾,其 实也容易理解。我们当然会 要求每一篇具体的新闻报道 具备时效性,但更希望报道 所及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所 以,我常常会问编辑记者一 个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 选题,或者说,时代需要我 们做什么样的选题?归根结 底,一个媒体要面对的终极 问题是,我们是否真实地记 录了一个时代? 这对媒体工作者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坦白地说,这 里面肯定会有偏离的时候( 以我翻看合订本的经验来看 ,《经观》每一年都有这样 的情况)。因此对我们来说 ,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 减少和避免这种偏离。我们 认为,提高认知水平是一项 基础性的工作。媒体的责任 就是以可信赖的新闻报道、 分析和评论,准确地把握政 治、经济和社会脉搏,回应 时代命题, 但是在真实世界中,哪 些事件更值得去报道和评论 ,哪些事情值得我们付出更 多甚至不顾风险地去追问, 探寻事实的全部,在一个媒 体作出选择与判断的时候, 却分明打着时代的烙印。所 以,针对具有时代性、趋势 性的重大热点课题,《经观 》要求记者编辑们“家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由此形成更前沿的理念、 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完备的认 知体系,从而 更好地着眼大事、把握 大势。 知易行难。过去的一年 中,国内外局势风云变幻, 从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到俄乌冲 突爆发,从新冠疫情到芯片 竞争,从经济稳大盘到房地 产与平台经济深度调整…… 纷扰情势带来了相当程度的 不确定性,令人们在对外研 判、对内建设的过程中,比 以往都更加期待有专业深度 的决策参考。作为媒体,我 们也身处这样的时代进程中 ,也有种种的困惑,也希望 能够拨开云雾看个清楚。与 此同时,我们理应成为提供 高品质内容的公共平台,这 些内容可以帮到我们的读者 和用户,它们应该忠实而准 确地记录时代脉搏。同时在 市场上,它们也是稀缺品。 我们希望先给自己补课 。好在媒体自身就是一个“ 连接器”。我们能够和各个 领域的资深学者、专家和实 践者更加高效地建立联系,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向他 们求教讨论,然后设计面向 采编同事的培训讲题,这就 是“经观讲堂”。2022年,除 了自身业务的探讨之外,我 们还邀请了来自经济、传媒 、科学、文化、法律、商业 等各领域的共计29位外部讲 师,其阵容可谓星光璀璨: 既有像周放生、张聚恩这样 非常资深的专业及行业管理 者,也有知名经济学家和科 学家如刘守英、张坚地等, 同时不乏像李冬君、周世斌 等涵养深厚的文化学者,还 有像丁胜、陆铭这样极富创 造力的青年学人。 我们要感谢所有讲师。 尽管一开始的设计是针对内 部授课,他们也都为此做了 非常认真充分的准备。由于 题目直指当下关切,内容精 彩纷呈,讲师们妙语连珠, 课堂交流热烈。这些思想和 思维的碰撞显然有利于一个 媒体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正 在发生的一切,探寻和追踪 新闻和新闻背后的故事,以 更冷静、理性和独立的思考 记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 们受益于这样的开放式讲堂 。与此同时,讲师课件和授 课文本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一些《经观》的读者、用户 和合作伙伴,以及年轻大学 生们都慕名而来,希望旁听 课程或者线上参与。 这原本在我们计划之外 ,不过仔细想来,这恐怕正 是媒体价值的一部分。受此 启发,我们决定在岁末年初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百 年变局对个体、企业和国家 的影响。这些变化来自经济 、政治、科技以及人文社会 等诸多领域,每个人都需要 学习如何适应和应对,关键 是学会管理極端不确定性。 本书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也 带我们回答这些问题并寻找 各种可能的路径,并促使我 们更加深入地观察和思考这 个时代及其未来。 ——管清友 经济学家、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 前沿和纵深,新角度和 吸引力,文笔的雅致和可读 性,都呈现在《经观十二问 》之中。 ——李义平 中国人民大 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特色 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 员会委员 跟随经观提问,抓住时 代风流。十二个问题,一个 都不能少,每一个都是中国 发展风向标。 ——刘刚 历史学者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体入 微的,和每一个中国人的生 活息息相关。《经观十二问 》呈现的中国式现代化为我 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视角 。本书讨论的主题不仅涵盖 了当今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 机遇,而且引领我们思考未 来的发展方向。 ——刘守英 中国人民大 学经济学院院长 不确定性是剧变时代的 根本特征,绿色能源转型则 是未来三十年全球博弈竞合 的关键场域;大飞机是中国 制造升级的标杆,反制“卡 脖子”则是当下科技创新的 焦点;隐形蒄军是中国企业 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宋朝 “士人人格共同体”则是现代 人文精神的投射。《经观十 二问》选题精当,有跨度, 有深度,体现了《经济观察 报》的问题意识和宽阔视角 。 ——吴晨 《经济学人·商 论》执行总编辑 记者和学者,都需要把 握社会的脉搏。让学者给记 者讲研究,让记者给学者提 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经观十二问》留下的, 是时代的印迹。 ——朱恒源 清华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教授 精彩页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哪里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从2022年两份重要的文件讲起。这两份文件分别是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与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这两份文件的标题,可能会引发一些人的误解,比如是不是要搞计划经济,是不是要回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上了。要把这两个误解解释清楚,需要从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讲起。 在讲述之前,我想先分享两个基本的共识:第一,中国经济需要继续增长;第二,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来讲,经济增长有两个动能,分别是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合理配置“人、地、钱”三大生产要素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两个动能的表现。 关于生产要素的积累,上述文件里讲了五大要素,我们在此主要讲其中的三个,在经济增长理论上可以将这三大要素简化为“人、地、钱”,另两个要素数据和技术与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关联不太大。 我们先看人。目前,中国出现人口结构老龄化、少子化趋势,人口红利总量开始消退,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再来看地,近年来,中国土地的城市化远远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在短期内扩张的城市土地可以用来投资、发债、搞建设,但如果最后城市里没有企业和人,那这样的投资能有回报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最后来看钱,也就是投资,中国经济长期以来都存在着投资过度的问题,经济过度依赖投资,居民消费率偏低。也许很多人会说,今天的投资是为了明天的生产。虽然这句话在理论上是对的,但是我们还应考虑投资的效率。如果现在的投资能为未来带来生产和消费支撑的话,那就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我国如今的情况是,很多投资没有回报,政府债务较为严重,这种情况在一些人口流出城市尤甚。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生产要素的积累这个动能已经减弱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按照我前面分享的共识,中国经济的增长就只能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个方法。 经济理论里说,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来自研发、科技和教育。但这些变量的发展速度很慢,我们在此主要讨论生产要素(人、地、钱)的配置,这个受政策的影响很大,同时也是开启后面内容的前提。 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中国是一个大国,讲到人、地、钱,就会涉及这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如何配置,在大城市小城市之间如何配置,在城市群的中心和外围地区如何配置等问题。前文中提到的文件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这实际上都是指,应该按照国家的不同地区间的回报来配置生产要素,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配置效率的一个条件是,生产要素可以在一个国家的内部自由流动,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里,一些地方的工资比较高,另一些地方的工资比较低,那么人们就会从工资低的地方流动到工资高的地方。如果这个国家对人们说“不好意思,你不能这样做”,那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整个国家就没有办法实现共同富裕了;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劳动力的利用效率无法实现最大化;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地方的投资回报率高,却没有投资,而另一个地方的投资回报率低,却有大量投资,那肯定不行;从土地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地方的房价高,却不盖房子,而另一个地方的房价低,却还大量建房子,那肯定有问题。 接下来谈一谈在经济理论和政策上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我国要畅通生产要素大循环和实现国内市场一体化,会不会导致全国各个地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后,人们最大的疑问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发达城市对欠发达城市、大城市对小城市的虹吸效应变得更强了? 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人口的空间布局会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经济时代的逻辑是,经济和人口跟着土地走,哪里有土地,哪里就有人和生产。如果一个地方的人多了,一部分人就会往人少的地方走,因为那里有土地。而到了现代经济时代,经济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人是往人多的地方走的。因为现代经济发展有着强大的规模效应,所以人口、经济都会朝着少数地区集聚。而这种集聚要怎么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呢?这就是核心问题了。 如果大家把区域经济在城乡间、区域间的布局理解为均匀分布,那就跟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了。我们应在集聚中走向平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平衡”指的是人均意义上的“平衡”,而不是总量意义上的“平衡”(我把它称为“均匀”)。 什么叫人均意义上的平衡呢?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国家分为两个地区,它们的GDP分别占这个国家GDP的80%和20%。乍一看,这个国家的区域经济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