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中国考古学通论”讲义的先秦部分,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李水城先生。全书分为五章,包括绪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考古、西周与东周,资料翔实,图文并茂。2010年,文物出版社已出版了该讲义的《汉唐宋元考古——中国考古学(下)》,作者是宿白先生。《先秦考古》和《汉唐宋元考古》是学习和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基础书籍。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考古学 一、考古学的概念和定义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一)文化遗存 (二)自然遗存 三、田野考古及重要意义 (一)考古调查 (二)考古发掘 (三)文化堆积与发掘程序 (四)遗物的采集与记录 四、考古学的研究方法 (一)地层学(Stratigraphy) (二)类型学(Typology) (三)年代学(Chronology) 五、考古学文化与文化命名 (一)考古学文化 (二)文化命名 六、理论建设 七、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考古学与历史学 (二)考古学与民族学 (三)考古学与人类学 (四)考古学与自然科学 第二节 考古学发展简史 一、考古学的萌芽 二、宋代以来的金石学成就 三、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兴起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三大发现 (二)20世纪20年代的三大考古发现 四、新中国的考古学 第二章 旧石器时代 第一节 概说 一、什么是旧石器时代 二、旧石器时代的分期 三、旧石器时代的五种石器制作技术模式 四、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的石器 一、石器制作 二、石器种类 三、假石器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 一、早期人类化石 二、早期的文化遗迹 三、早期的石器特征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 一、早期智人的发现 ……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 第四章 夏商考古 第五章 西周与东周 附录1 中国考古学(上)教学大纲 附录2 中国考古学(上)教学方案 序言 一般认为以田野考古为 基础的中国考古学是从 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的 发掘开始的,至今已整整一 百年了。虽然之后还不断有 新的发现,甚至有安阳殷墟 那样极其重要的发现,但不 成体系。 1952年首次在北京大学 历史系设立考古专业,虽然 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 体系,教师却几乎要全部外 请。考古学通论由当时中国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副所长 夏鼐先生担任,新石器时代 考古、商周考古、秦汉考古 也都分别由该所的安志敏、 郭宝钧和苏秉琦先生担任。 只有隋唐考古由本专业的宿 白先生担任。考古专业年年 招生,总不能年年都请外单 位的专家来讲课吧,当时负 责组织教学的教研室副主任 宿白先生就给每一位专家配 备一位年轻的助教。虽然后 来逐渐由年轻教师接棒,但 仍然是分段讲授,看不到一 个中国考古学的整体面貌。 宿先生觉得这样不行,也不 利于学科本身的发展,于是 他提议在专业教学中开设一 门“中国考古学通论”的课程 。这是没有先例的,谁也没 有能力讲这门课。他经过仔 细考虑,提议由我和他两人 抬,让我讲先秦,宿先生自 己讲汉唐宋元。只要有建设 中国考古学的心思,以后经 过努力还可以逐步完善。作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国考古 学,就是在这时才自觉地开 始建设起来的。 宿先生强调讲课要写讲 义。他在1987年2~6月就 写好了《汉唐宋元考古—— 中国考古学(下)》,后来 由文物出版社于2010年8月 正式出版。我考虑先秦时期 的田野考古发展很快,不断 有新的资料涌现,只好写了 一个提纲,讲课时可以随时 补充和发挥。后来这门课交 由李水城接棒。他很认真, 陆续写成了十分详细的讲义 ,实际上就是《先秦考古— —中国考古学(上)》的正 式著作,交由文物出版社正 式出版。这是我当年想做而 没有能力做成的。苏秉琦先 生多次提出,研究中国考古 学要有世界的眼光,现在水 城提供的文稿高屋建瓴,大 气磅礴,确实具有世界的视 野,从此,一部完整的中国 考古学终于面世了,值得好 好研读。 严文明 2022年6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