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结合当前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通过更加翔实的案例,深入系统地剖析乡村柔性治理的发生情景、运作机理和应用路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在文献梳理和实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发生-运作-应用”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乡村柔性治理进行实证解读和学理阐释。 作者简介 胡卫卫,河南济源人,博士(后),副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生导师,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流域乡村振兴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陕西省社科基金在内的省部级项目近10项,作为第一执笔人撰写的资政报告获省级领导肯定性批示1次。在《公共管理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电子政务》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担任《公共管理学报》《公共行政评论》等多家CSSCI来源期刊的审稿专家。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三节 柔性治理的分析框架:发生—运作—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柔性治理的发生情景:中心工作制下刚性治理的失灵 第一节 乡村刚性治理:行政权威下的乡村治理范式 第二节 策略行动与草根失语:基层治理中的政社互动失衡 第三节 由“刚治”到“柔治”:乡村治理范式转换的时代境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柔性治理的运作机理:政社良性互动下的内生性培育 第一节 发端于结构性张力的柔性治理:基于制度主义的分析理路 第二节 乡村柔性治理的运作实践:差异化发展路径下的村庄叙事 第三节 乡村柔性治理的运作机理透视:内源发展下的软化协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柔性治理的应用落地:治理现代化境遇中的路径探索 第一节 乡村柔性治理应用的价值:助推乡村善治的层级合力 第二节 柔性治理落地的现实困境:村域扶贫实证 第三节 乡村柔性治理落地的路径指向:现代化的视角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走向善治:乡村柔性治理的本土化建构 第一节 柔性治理环境的场域逻辑:公共能量场营造 第二节 柔性治理主体的权力逻辑:政府软权力建设 第三节 柔性治理工具的技术逻辑:智慧化手段实施 第四节 柔性治理对象的话语逻辑:农户话语权回归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