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社会排斥和社会结构化两个解释机制,分别讨论了中国的教育婚姻匹配对于宏观的收入差距与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的影响。就收入差距而言,本研究首先在市场转型和高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探究了教育婚姻匹配中的教育资源排斥和婚姻市场排斥如何在各受教育层级之间建立起不同强度的婚姻壁垒,进而决定了教育同类婚在整体受教育层级上的分布结构;其次,本研究分析了教育婚姻匹配与收入婚姻匹配的同构性程度,继而考察了上述教育同类婚的分布结构如何影响了社会总体的收入差距。就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而言,本研究首先讨论了教育婚姻匹配机制与代际再生产机制的关系,揭示了教育婚姻匹配与代际再生产之间的联合型结构化效果;其次,本研究通过研究职业流动中的配偶效应与父母教育婚姻匹配对文化再生产的影响,分别讨论了教育婚姻匹配在代内和代际中的自源型结构化效果。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缘由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概念说明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教育婚姻匹配与收入差距 一 宏观研究范式 二 微观研究范式 第二节 教育婚姻匹配与社会分层结构开放性 一 情感控制理论 二 社会认同理论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 一 社会排斥机制 二 结构化机制 三 章节安排及简介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数据介绍 一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