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老对于《内经》的研究
秦伯未于1918年就读于江南孟河学派的大名医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成为第二届毕业生的佼佼者,也是丁甘仁先生的得意门生。名师门下出高徒,与秦老同学者有程门雪、章次公、黄文东等,日后都成为中医学的栋梁。民国时期,人称秦伯未、程门雪、章次公为上海医界三杰。程老精伤寒之学,又推崇叶桂;章老善于本草,自有独到之处;秦老精于《内经》,有“秦内经”之美誉。
秦老于1928年又与王一仁、章次公、严苍山共同创办了中国医学院。秦老负责该校教务,并主讲《内经》《中医基础理论》。其间在《内经》方面著有《读内经记》《内经类证》《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秦氏内经学》《内经十二官命名之义》《内经之温病观》等多部著作。正如民国名医程门雪的弟子江南世代中医名家何时希先生曾颂曰:“秦老写稿最捷,十日一书,五日一册,书局(指上海中医书局)一时名誉大起……秦乃独任编写之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除了再版了以上的部分著作,还先后出版了《内经知要浅解》,并与关门弟子中医医学史大家余瀛鳌先生重订了《内经类证》,由以上简介不难看出,秦老无愧于“秦内经”之美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中医事业,成立了重量的中医药大学和研究院。秦老奉调来京,任中央卫生部首届中医顾问并任教于北京中医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1962年,秦老与任应秋、于道济、陈慎吾、李重人等五位中医前辈,上书中央,建议中医教育要加强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这便是近代中医历史上有名的“五老上书”,当时得到了中央及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和采纳,但在中却因此事件受到残酷的批判与迫害。当1976年国家给“五老上书”事件平反时,秦老已去世6年。
秦老生前,曾告诫我们,学习中医要打好基本功,要学习中医经典著作,要多临床实践,反复学习,反复运用,要提高自己的悟性才行。
本丛书我们只根据秦老生前所嘱选择了《读内经记》《秦氏内经学》《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内经类证》及《内经知要浅解》,以供同道学习参考。
二、关于秦老几部《内经》著作的简介
1.《读内经记》
本书于1928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此书是秦老钻研《内经》奥义、积十年学习《内经》的读书札记。旁征博引,依理剖析其中,对有关文字讨论者78条,有关训诂研究者57条,有关句读商榷者3条。剖解很多,使《内经》中一些舛错难解或疏漏脱简之处,得以厘正说明,对于理解《内经》原文、学会研究《内经》的方法,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内经类证》
秦老于1929年,为了教学方便将《内经》中有关病症的条文,摘录出来编辑成册名为《内经类证》。全书共搜集了50病、357症、1268条。1961年,秦老的入室弟子余瀛鳌先生正在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内经类证》是西医学习中医的良好参考资料,为了更好地适用于现代教学,在征得秦老的同意下,进行了补充删订,依照原来体例,分为44种病,310种病候,每条文后附上原《内经》篇名,并将其中生僻病名的音义加上简释,加上整理后平时的学习心得作为按语。在整理的过程中,又得到了路志正路老及其他同学的帮助。
此次重编整理,我们认为1961年由秦老原编、余瀛鳌重订本的《内经类证》既符合秦老原意,也适合现在学习,故选择了这一版本。为了反映原著风貌,特把秦老1929年出版的《内经类证》的“自序”兹附于下。
3.《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
本书于1932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内经》中的病机十九条,是为病因辨证和脏腑辨证打下基础,后世注释者甚众。秦老撷取各家的论注,参以个人见解,编写而成。分为两大纲,一为“分析研究”,是将病机十九条之原文逐条分析阐述;一为“合并研究”,是将病机十九条中有关之文,综合类比,对理解和运用病机十九条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4.《秦氏内经学》
本书于1934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本书是秦老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和中国医学院,教授《内经》时编写的讲义,为了初学中医的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内经》,他吸取了西医的教学课程的特点,将《内经》有关条文分列为:生理学、解剖学、诊断学、方剂学、治疗学、杂病学等六篇。择必要的条文,作详尽之发明,将中医《内经》之学按现代医学教育的特点编写成有条理而系统的教材,可谓是对《内经》教学的创举,对于至今的中医院校的《内经》教学问题都值得参考研究。
5.《内经知要浅解》
本书于1956年由《中医杂志》连载,后经秦老修订,于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内经知要》是明代李中梓对《内经》的节注本,内容少而精。秦老说,该书曾作为课徒学习《内经》之书。后秦老因袭其纲目及条文,增加了语译、词解、体会、补充、备注、应用等内容,成书《内经知要浅解》,篇幅虽然不多,但此书是秦老研究《内经》之心血所著。书中有许多对《内经》的体会和应用的精辟而独到之见解,是研究秦老学术的重要参考书之一。
总之,《读内经记》《内经类证》《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研究》《秦氏内经学》等是秦老学习研究《内经》的早期著作,主要以钻研微义为主,对《内经》原著作了全面、深入、系统、条理的分析归纳,对《内经》中深奥、难解之词句作了认真、细致的考证和注释,下了一番苦功。
《内经知要浅解》是秦老中晚期的著作。此时秦老在几十年中结合自己的丰富而有创见性的实践经验,印证《内经》,使《内经》大义得以扩展、发扬,使经文中一些比较原则、抽象、笼统、概括的条文,演绎为生动、具体的临床指导理论。这是“秦内经”美喻之真谛。
1968年3月,秦老曾与我们说“我并不菲薄自己,对于中医我曾多多少少地下过一些苦功。”
吴大真 王凤岐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