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写给妈妈的魔法书,也是一本唤醒孩子内驱力的亲子指导手册。 我养育了两个孩子,同时还是教育创业者。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能让我遇到有趣的灵魂;我爱我的孩子,他们能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我总是把热爱、擅长和机会融入生活的每一天,用心做个好妈妈,同时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采访过100位智慧父母,他们把孩子送到牛津、剑桥、斯坦福等一流学府,这些把孩子培养得很优秀的父母很看重孩子身心健康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好的引导,去观察、发现、思考、推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在孩子漫长的童年,提供适合他们成长的空间,一个包容差异、不轻易评判的环境,会帮助孩子减少不安和自卑;给孩子情绪上的安全很重要,当妈妈情绪稳定,充分相信和支持孩子时,孩子才会真正有内驱力。 我坚信,教育的本质是上行下效,你我怎样成长,才是向孩子展示什么是成长的最有说服力的身教。我希望自己和孩子把“内有智慧,外有方法,成为富足的人”作为一生的功课。我发现能成为孩子榜样的妈妈,都特别自律和积极,妈妈成长,孩子才能成长,愿你也能成长为孩子的榜样妈妈。 作者简介 尹洋,知名亲子作家,青少年成长影响力专家,加学盟国际教育集团CEO,国际催眠师协会认证疗愈师,“DG成长圈”创始人,从事情绪疗愈领域十余年。尹洋提出了用自我催眠激发潜能的核心理念,提升创造力和幸福感,帮助上万家庭得到良好的亲子关系。 目录 PART 1 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智慧地激发孩子改变动机 如何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 安全、有效、恰到好处的妙用 用你的小矮人看世界 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PART 2 如何高质量的陪伴 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高质量的陪伴是心在 被认可、被欣赏的重要 一对一的特别时光 用问题回答问题1 用问题回答问题2 用问题回答问题3 PART 3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 情绪教养最大,也最重要 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管理 妈妈的焦虑会影响孩子 好妈妈一定要拥抱积极心理学 妈妈的平和与喜悦 一个青春期孩子的蜕变计划 PART4 孩子成长中的挫折与阻碍 孩子有网瘾了怎么办 智慧地干预孩子的网络行为 发现孩子自残怎么办 建立“新权威”轻松应对挑战 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外貌焦虑 如何应对青春期孩子的情绪化 PART 5 共创美好 世界无限,除非你自我设限 心向阳光,喜悦绽放 漂亮妈妈要拥有活出自我的能力 优秀不是生活的本质,美好才是 成长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最喜欢的状态 PART 6 我的那些朋友们 和青春期的女儿和解 好的教育是上行下效 你变了,世界就变了 正言、正行、正念的二姐 PART 7 养育问答 序言 写给智慧美妈的魔法书 《妈妈的魔法书》的作 者尹洋是著名的智慧美妈! 在亲子教育方面,她已是该 领域的闪亮之星,我一直认 为,她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 。果然,继畅销书《和孩子 一起优秀》之后,她又一本 新作横空出世,阅读之后, 更令我深信不疑她的光明前 景。正如莱蒙托夫的《帆》 中的诗句所描绘的: 下面的流水比蓝天还清 澈, 上面的阳光灿烂如金色 …… 说回这本《妈妈的魔法 书》,我的评价是:这不是 一本简单的书,而是饱蘸爱 的笔墨书写的美丽的十四行 诗句! 看到书名时,首先想到 的是梁实秋先生写的一篇文 章——《想我的母亲》,说 到自己母亲的魔法,其实是 世上的所有母亲都有同一种 魔法一掖被子。 这个魔法让孩提时代的 梁先生心安,睡觉变得无比 踏实,也特别暖和。 是啊,一个简单的动作 ,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温暖和 美好的回忆。它不需要刻意 学习,自然而然是妈妈们都 会的魔法。 这种魔法是神奇的,同 样是伟大的,它不仅仅是一 种爱,更是一种无言的传承 。 看洋洋的书,一个一个 灵魂之问:如何唤醒孩子的 内驱力?如何高质量陪伴? 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 …一个一个问题的智慧解锁 ,感觉都是充满爱的“掖被 子”的画面! 洋洋也喜欢称自己是智 慧美妈,这是名符其实的。 这首先是妈妈,是润物细无 声,一笑如春温的母亲的爱 ,这才是打开亲子教育宝藏 的密码,也是这本书最大的 特色。 她不是以站在局外的一 个作家来写作,而是以一个 妈妈爱的共情心、责任心、 风度和美丽写就的。 这风度和美丽也是智慧 美妈的标配。美妈也不能没 有美,就像作者一样,阳光 、风度和美丽。这风度和美 丽也包括她书里美轮美奂的 图片,特别是和天使般一双 儿女的温情生活学习照,以 及她从心底流出的美的文字 。 我相信,一枚又一枚尹 洋这样的智慧美妈,一本又 一本美妈们倾心写成的妈妈 的魔法的智慧之书的畅销, 智慧美妈定会成为这个时代 最美的称谓。心向阳光,活 出自我的美妈们是一个个发 光体,就像一棵树要摇动另 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 云,一盏智慧的灯,点亮万 千盏灯,亮成一片海洋。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独行快,众行远。感谢写 这本书的智慧美妈,感谢读 这本书的智慧读者! 韩鹏杰 2023年10月 导语 知名亲子作家、青少年成长影响力专家、阳光闺蜜荟创始人尹洋写给妈妈的魔法书,本书旨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用恰到好处的方法,帮孩子找到阳关、自信、美好! 周游50多个国家,移民加拿大,研习日本里千家的茶道、池坊花道,国际催眠师协会认证疗愈师,成功的女性创业者,养育了两个孩子,事业和养娃都很成功,尹洋到底做对了什么? 智慧妈妈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如何做好孩子的情绪教养?面对孩子成长中的挫折和阻碍,如何一一化解?尹洋用简单又实用的操作方法,帮你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尹洋采访了100位智慧父母,这些把孩子送到牛津、剑桥、斯坦福等一流学府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他们给孩子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不是一本简单的书, 而是饱蘸爱的笔墨书写的美 丽的十四行诗句!尹洋是著 名的智慧美妈,在亲子教育 方面,她已是该领域的闪亮 之星,这本以一个妈妈爱的 共情心、责任心、风度和美 丽写就的书送给万千读者, 愿大家心向阳光,喜悦绽放 。 ——韩鹏杰 西安交通大 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如何培养积极阳光、自 信美好、幸福快乐的孩子, 几乎是每个父母的灵魂追问 。尹洋在这本书里解答了如 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如何 高质量陪伴,如何做好孩子 的情绪教养,一个个问题的 智慧解答,充满了爱的画面 。相信读完这本书,对您唤 醒孩子的内驱力,会很有帮 助! ——丁晓辉 亮心私塾创 始人 尹洋是一个有使命感, 对教育有着赤诚的爱的智慧 美妈,她在用灵魂走进灵魂 。书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 故事都是在用心书写。无论 您的孩子多大,静下心来阅 读尹洋的文字,都能看到自 己养育孩子的初心,找到养 育孩子的智慧路径。 ——张恒 深美国际学校 理事长兼首席学术导师 尹洋的书给了我一个很 好的启示,妈妈要成为孩子 的榜样,妈妈成长,孩子才 能成长,我想这应该说出了 现代美妈们的内心声音。一 个母亲最大的价值是用生命 影响生命,尹洋的这本书让 我看到了生命的灵动与鲜活 。 ——刘桓铭 美国伯克利 大学博士 尹洋的使命和生命是一 个完美的结合,她说的,就 是她做的,所以此书中每一 句话,都是她真实的演绎, 同时,她也是专业的催眠师 ,她把她的真实与她的专业 完美结合,对我们无论是父 母、老师或者教练都是非常 好的学习和借鉴 ——杨鹏 清华继教院首 席教练、少年目标教练 精彩页 智慧地激发孩子改变动机 我们知道,身心问题开始进入家长的视野,都是因为孩子在行为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异常。比如进食障碍的孩子开始不吃饭和催吐,抑郁的孩子不能起床,网瘾的孩子成宿不睡觉等。这些问题都让家长如芒在背、如鲠在喉,恨不得能让孩子一夜之间就变好。但现实是你什么办法都想了,却很少有孩子愿意主动配合。 以至于很多家长来找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用什么样的办法让孩子来见你比较好?虽然孩子不愿意配合是最大的障碍,但是改变也是在这个障碍常态化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把不愿意改变比作天平的一端的话,那么愿意改变的动机它一直就存放在天平的另一端,它们是共生的一对力量,只不过我们现在看不清另一端的样貌而已。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看清孩子的改变动机,然后放大它,让天平向另一端倾斜。 孩子天然有改变的动机。 我想先要厘清的一个误区:改变的动机不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而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天平的另一端就放着改变的动机,这是孩子天生就有的,只不过这一刻,它的力量比较弱而已。我们都有一个朴素的直觉,没有人真的愿意通过饿死自己来避免变胖,也没有人真的愿意躲在家里一辈子来避免紧张。孩子之所以宁愿停留在问题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受到这些所谓的“缓解方法”,正在演变成毁了他生活的危害。这造成了他们改变的动机不足。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改变? 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身心问题确实会给孩子带来痛苦,但改变可能让他苦上加苦。比如,孩子抑郁的时候,躺在床上根本起不来,虽然心里想着,要好的伙伴都在学校里学习,这很让人沮丧,但是一想到起床去上学这件事,就更让人难受了,课堂上“度秒如年”,想想就头皮发麻。 第二,孩子的行为异常在你的眼里是问题,但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恰恰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比如,厌食症的孩子会特别恐惧发胖,这种病理性恐惧,常人理解不了。而不吃饭恰恰就能立竿见影地缓解这种恐惧,于是,就算人人都知道长期不吃饭会饿死,但那不是孩子眼前的痛苦,就顾不上了。其他身心问题也是大体如此。 第三,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会给他们带来额外的“红利”。比如因为生病而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可以阶段性地不用去学校,可以得到期待已久的礼物等。这些都被称为“继发性获益”,意思就是周围人对孩子患病的解读带来了相应的反应,而这些反应正好是孩子想要的,就好像从心理上间接鼓励了身心问题的存在。 怎样激发孩子改变动机? 心理学上会用“改变的准备度”来评估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它包含有两个指标,分别是:“改变的重要性”和“改变的信心”。就像我们评估一个人的生命体征会看他的心率、血压一样,这两个指标可以用来评估动机的“生命体征”。 “改变的重要性”,是指一个人觉得问题对自己的影响大小以及改变是不是必要。比如一个社交焦虑的孩子可能选择独来独往,你要真问他的时候,他会表示也希望有很多朋友,也希望受欢迎,但是这么多年没朋友的日子也习惯了,所以社交看上去并不那么重要。 “改变的信心”,是指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做出改变。比如一个网瘾的孩子,他确实承认疯狂上网已经把自己的生活都毁了,但是他多次尝试戒网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再多一次也不觉得会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把这两个指标用0~10分的测量标准,让青春期孩子来打分。你可以让孩子就某一项具体的改变来给自己打分,分值越高,动机就越强。还拿上面两个例子来说,社交焦虑的孩子可能会给“改变的重要性”打2分,网瘾的孩子可能会给“改变的信心”打1分。 遇到孩子打低分的情况,你可千万不要急于催着孩子改变。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想法是可以被看见、被尊重、被接纳的,他是拥有选择自主权的,这样他才能认真思考改变的可能性。 具体怎么做呢?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青春期个案总是不爱上学,经常让她的妈妈帮她请假。有一次给她做心理辅导时,我就让这个孩子关于“按时上学”这件事来打个分。关键点来了,当孩子给出评分之后,我们需要继续保持好奇心,去探寻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你可以问:“在重要性上你为什么打了6分呢?”然后,你可以仔细聆听一下孩子的想法,接着反馈:“哦,原来是这样,你觉得自律确实很重要,但是上课总睡觉,担心同学和老师的看法,反正妈妈可以帮忙跟老师请假。” P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