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过程与身份”在版画历史发展和制作流程中的动态变换与演化作为提纲挈领的命题展开全方位思考、阐释。既具有材料、论据的微观支撑,又具备从版画本体论的角度予以宏观照映。线性的历史发展与具体的创作实践共同构成版画艺术过程性的两个维度,也成为当前认知版画艺术内涵与外延的重要途径,同时表现出艺术学科中层理论建设发凡起例的征候。 作者简介 刘丽娟,艺术学博士,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二级美术师。江西省“四个一批”人才,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 目录 导论 历史演进——版画或是艺术 学术之争——版画的多维性存在 未尽之路——探索的可能 第一章 “过程性”——理解版画的方式 第一节 “过程性”释义 一 理解“过程性” 二 艺术范畴中的“过程性” 第二节 版画的概念 一 概念的意涵 二 概念的延展 第三节 版画艺术“过程性”的维度 一 线性时间中的版画过程 二 制作程序中的版画过程 第二章 “身份”的演化与多重性 第一节 一种制图媒介的社会身份 一 作为“传播工具”的版画 二 作为“创作媒介”的版画 第二节 身份嬗变的创作者 一 作为匠人的版画制作者 二 作为艺术家的版画创作者 第三节 技术推进下的形态拓展 一 从木刻出发 二 铜版、石版的发展 三 丝网版画及新型版种的诞生 第三章 物我同在的创作过程 第一节 创作之于技术 一 技术的性质 二 技术与艺术 三 身份与技术 四 作为媒介的技术 第二节 过程蕴含博弈 一 偶然性与可能性 二 主体与客体 三 技术与理念 第三节 质料潜能的绽放 一 创造痕迹 二 复现痕迹 三 呈现可能 第四章 身份与过程 第一节 “灵韵”的消散与持存 一 消失的“灵韵” 二 蕴舍的“灵韵” 第二节 “结构”的建立与消解 一 历史的建构 二 观念的消解 第三节 可能的路径 一 科技的介入 二 回归手工劳作 三 走向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