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大学校园作为知识传承创新的场所与社会文化进步的象征,在城市的横向生长与人类文明的纵向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广泛而长久的实践中彰显出的一种针对校园建筑更新设计的哲学:基于平衡建筑设计原则,逐步实现大学校园建筑与多要素的动态平衡与和合共生。本书知行合一,以期为大学校园更新提供普适、具体、深入的方法理论和优化策略,适用于建筑及相关专业有意于专注大学校园更新设计领域的设计者、决策者、使用者及建设者,以及作为建筑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本书由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资助。 作者简介 董丹申,毕业于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浙江省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浙江大学建筑规划学科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从业三十年来,始终坚持创作研究第一线,作为项目负责人或设计主创带领团队获得省、部及以上优秀设计一等奖30余项。近十年来一直从事基于浙大设计院传统“平衡建筑”理论的体系构建与实践。 目录 序 第一章 知 1.1 和合共生 1.2 学科共建 1.3 校城共生 1.4 教研共融 1.5 形器共筑 1.6 技艺共通 第二章 行 2.1 校园与生活——玉泉食堂更新改造 2.1.1 留旧与建新 2.1.2 构筑与材料 2.1.3 温度与归属 2.2 校园与建构——华家池第一食堂更新改造 2.2.1 修旧与革新 2.2.2 文化与融合 2.2.3 构造与匠心 2.3 校园与场所——紫金港学生街更新改造 2.3.1 单一与复合 2.3.2 稳定与动态 2.3.3 构建与场景 2.4 校园与城市——西溪校区整体更新改造 2.4.1 传承与变革 2.4.2 技术与艺术 2.4.3 承载与通融 2.5 校园与自然——玉泉校区整体更新改造 2.5.1 山水与人文 2.5.2 格局与交通 2.5.3 独立与交融 2.6 校园与地域——紫金港核心区功能提升 2.6.1 自然与布局 2.6.2 成规与变革 2.6.3 交叉与融合 2.7 校园与人文——绍兴文理学院扩建改造 2.7.1 传承与创新 2.7.2 礼乐与水乡 2.7.3 编织与修补 结语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