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套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作者以全球化的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从地球的形成一直讲到近代中国,全面展示了历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注重科技与文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行文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地理、气候等一些小细节来书写中国大历史;书中重要的遗址、文物均有配图,旨在引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思考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建立对“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本书为第三册,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建立和衰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黑色帝国(少年中国史我们的故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聂作平 |
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面向青少年读者的中国历史普及读物,作者以全球化的视角,用讲故事的方式,从地球的形成一直讲到近代中国,全面展示了历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注重科技与文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行文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从地理、气候等一些小细节来书写中国大历史;书中重要的遗址、文物均有配图,旨在引领读者“回到历史现场”,思考背后的原因和规律,建立对“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本书为第三册,主要讲述了秦朝的建立和衰亡。 作者简介 聂作平,1969年生于四川富顺,现居成都。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作品30余部,部分作品译为外文,另有影视剧本及纪录片多种。他与春风文艺出版社联袂打造的“聂作平讲神话”品牌读物,致力提供最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神话故事和智慧,其中部分作品已经被中宣部、团中央和教育部列入向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名单,以及“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等。 目录 第一章 世间已无周天子 第二章 四大战役 第三章 邯郸之围 第四章 秦王亲政 第五章 反间计 第六章 易水悲歌 第七章 六王毕,四海一 第八章 秦始皇和他的国 第九章 宫殿,陵墓,以及那些伟大工程 第十章 始皇之死 第十一章 大泽乡的呐喊 第十二章 李斯与赵高 第十三章 秦失其鹿 第十四章 项羽与刘邦 第十五章 西楚霸王 第十六章 楚汉战争(上) 第十七章 楚汉战争(中) 第十八章 楚汉战争(下) 第十九章 异姓王 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序言:中国何以成为中 国 自中学时代发表处女作 至今,我的写作生涯已经超 过三十年。最初,我主要写 诗;后来,扩展到散文、小 说和影视剧本。诸种文学体 裁以外,历史写作和地理写 作一直是我非常看重的两大 重点。2001年,我出版了 第一部历史随笔集《历史的 B面》,以后多次重版,引 发了不错的反响;2003年 ,出版了第二部历史随笔集 《历史的耻部》,该书入选 新浪、当当评选的最有价值 图书社科榜。所以,坦率地 说,近十几年来历史写作大 热,我算是投入其中较早的 。大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 ,我萌生了写一部中国史的 念头。但是,正如民间所言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 何说起”,作为世界上唯一 一个不曾中断的文明,中华 文明源远流长,灿若星河, 要为它写一部通史,其对作 者功力的考验,显然不是寻 常历史随笔能够相提并论的 。作者需要大量准备——史 料的准备、知识的准备、阅 读的准备、田野考察的准备 。将近二十年后,我终于觉 得准备得差不多了,可以动 手了。 我把这套通史,命名为“ 少年中国史”,原因有两个 :其一,中华文明是一个古 老文明,但就像古人说的“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样 ,中华文明也是鲜活的文明 、生长的文明。因此,我非 常赞同梁启超的说法:“吾 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其二,我把这部通史的主要 读者定位为青少年,以及具 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历史爱好 者。 写作过程中,我努力想 做到如下几点——或者说, 我希望这套中国史,具有这 几个特点。 其一,注重技术对历史 的影响。传统的历史书写, 大体是政治史加军事史,至 少是以政治事件、军事事件 为主线来叙述。不是说政治 和军事不重要,而是我想突 破这种写法,更加关注引发 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背后的 技术进步,也就是技术对历 史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技术 ,既包括生产生活的技术, 也包括管理和制度的技术。 其二,注重环境对历史 的影响。环境通过影响人的 生产生活,进而影响人类历 史。其极致,便是地理决定 论。地理决定论虽因过于绝 对而有失偏颇,但地理环境 作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要 素之一,它对人类历史的影 响也显而易见。 其三,注重考察不同时 代的人置身于不同的历史时 代有着怎样的生活。通史写 作,容易因跨度大而呈现出 粗线条的勾勒,但我希望读 者能从这套书里看到历史的 细节、历史的局部和历史中 的个体命运。 其四,将中国史置于全 球背景下,不断加以相应的 对照和比较。 其五,重视考古发现的 新成果。 其六,讲究语言的优美 可读。 2021年夏天,我和一直 心仪的出版方三联书店达成 合作协议,并在与责任编辑 王海燕女士反复商讨后,将 这套书的规模定为十五册, 每三册为一辑,分为五辑出 版。 法国思想家雷蒙· 阿隆说 过:“历史是由活着的人为 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 生活。”这句话,与意大利 史学家克罗齐的著名论断“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具有 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旨在 说明,在时光过去了几百年 几千年后,再追述先人的历 史,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书写 者的烙印。哪怕书写者尽量 客观、不带感情色彩地去叙 述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但 由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也 先天地具备了迥异的立场。 对此,我希望避免对历 史人物进行脸谱化的非此即 彼的二元评论,多叙述现象 ,少归纳结论;多描绘细节 ,少概说纲要;多洞幽烛微 ,少凌空蹈虚。我努力做到 这些。 此外,众所周知,中国 是一个重史的国度,先人为 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五花 八门的史料,而不同史料对 同一史事的描述,常常各执 一端,甚至相互矛盾。作为 一个后世写作者,我只能从 这些矛盾的史料中,找出我 认为比较合理的一种,并加 以采用。 我希望这套十五册的中 国史是一扇窗户,每一个打 开它的人,都能通过它,不 仅看到五千年中华文明之河 的曲折奔流,而且进一步体 悟到:中国何以成为中国。 这是中国人的故事,这 是中国大地的故事。当我们 站在21世纪的阳光下回望来 时路,每一个面目模糊的祖 先,都是筚路蓝缕的英雄; 而我们,也因这种回望而厚 重——我们,都是历史链条 上平凡而又无法割舍的一环 。 聂作平 导语 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大语文”概念的兴起,大量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历史类普及读物涌入市场。与市面上火爆一时的“极简中国史”“漫画历史”不同,这套书是作者聂作平基于二十年的史料准备、知识准备、阅读准备、田野考察准备后,为读者准备的历史阅读盛宴,其内容的质量、知识的准确性可确保读者放心“享用”,值得一读再读和收藏。 作者以优美可读的文字,将历史娓娓道来,读来令人手不释卷。其中充满丰富而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重回历史现场,去感受历代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从技术、环境和全球背景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结合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试图为读者呈现历史的全貌。在一口气读完之后,读者不仅可以捋清历史脉络,跟随作者思考历史背后的成因和规律,更会以一种温情和敬意回望我们民族的厚重历史和我们祖先筚路蓝缕的每一步脚印。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也因这种回望而厚重——我们,都是历史链条上平凡而又无法割舍的一环。 精彩页 第一章 世间已无周天子 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萧绎 1 前256年,位于今天河南洛阳的洛河与涧河交汇处附近的一座宫殿里,一个老人带着无尽的悲愤与屈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尽管天下人——上自诸侯卿大夫,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他,却没有人对他的死予以特别关注。他就像一支灯油已尽的灯盏,在风中扑闪了一下,便熄灭了,永久地熄灭了。 那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比他的死更重要的事件多的是: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建成都江堰;秦军入侵赵国邯郸,旋又攻取韩国阳城、负黍,斩首四万。 如果把目光放远一些,置诸全球背景,我们则会发现,与东方正陷于战乱中一样,万里之遥的西方,也长年弥漫着烽火。 就在这一年,西西里岛南海岸的埃克诺穆斯角发生了一场大海战。参战双方分别为罗马和与罗马隔着地中海遥遥相望的迦太基。罗马与迦太基之间持续超过一个世纪的征战,史称布匿战争,其目的是为了争夺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权。 尽管罗马在埃克诺穆斯角海战中击败迦太基,但三次布匿之战尚处于初期,到底鹿死谁手,尚无法判断。与此相比,在东方中国,多年来诸侯混战,虽各有胜负,但随着前3世纪中后叶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秦国,很可能将要成为最后的赢家。 秦国的统一战争,在秦昭襄王时代拉开了序幕。 前256年,是为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这意味着,秦昭襄王在位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秦国的统一战争,也进行差不多半个世纪了。 不过,彼时的君主中,秦昭襄王并非在位时间最长者。 比他在位时间更长的,就是那个在洛河之滨刚刚去世的老人,他在位已经五十九年。 这一年,是为周赧王五十九年。 这个老人,就是周赧王。 周赧王,姓姬,名延,系周显王的孙子、周慎靓王的儿子。赧,作为君主谥号,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赧的意思,乃是“因差愧而脸红”。考察周赧王毕生作为,应该说,赧这个字,总结得十分到位,十分传神。——在后人看来,周赧王要羞愧、要脸红的,不仅是享国达八百余年的周朝在他手里画上了句号,还因为他为了延迟周王朝的终结而遭遇的种种屈辱。 周朝的基本国策是封建宗法制,即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式的等级关系。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宗族层面来说,周天子都居于金字塔顶端。天子之下是诸侯,诸侯之下是卿大夫,卿大夫之下是士。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天下是周天子的天下,周天子因臣子有功或有血缘上的特殊关系,因而裂土分封,让他们建立起一个个诸侯国。 这种制度,在西周时期,当周天子处于强势地位,手里有大片的土地可以拿出来分封,同时还掌握了天下最强大的军队时,大家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西周也在封建宗法制度体系下,比较稳定地度过了三百多年,相当于十几代人的漫长光阴。 前771年,昏庸的周幽王为犬戎所杀,西周灭亡;周幽王之子姬宜白继位,是为周平王。周平王于前770年将首都从镐京迁往洛邑。因洛邑在镐京之东,故史称东周。东周伊始,周天子掌握的土地和军队,与西周相比,已经大大缩水,大概还拥有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实力。《史记》称:“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分封制度下,要维护自身的权威,要维持名义上天下共主的地位,周天子在可以直接处置的土地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还得不断赏赐和分封。比如周平王为了奖赏护送他东迁有功的郑伯,就把虎牢以东的土地赐给了郑伯。 土地不会凭空增多,如此代复一代地一次次分封和赏赐后,到了战国中期,周天子进行了最后一次分封。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