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娘娘琐话(妈祖文化在天津)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由国庆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古时天津是中国漕运的重要枢纽,千帆云集,南方船只将货物运到津沽,也把妈祖民俗信仰带到了这里,逐渐衍生出诸多生活故事。同源于妈祖信俗,拴娃娃是老天津乃至南北各地重要的祈子祈福民俗活动,影响或作用于民生的多个层面,且在文学、绘画、演艺、口述中皆有表现,犹如市井长卷,为百姓喜闻乐见。作者由国庆以文化学者的视角长期关注这一民风民情,站在社会风俗史的高度,以诸多一手资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解析。
作者简介
由国庆,天津人。专栏作家、民俗专家、传统广告文化研究与收藏家。近代天津历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天津理工大学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曾任《天津日报》美术编辑,曾任第三十九届世界广告大会学术顾问。出版有《再见老广告》《与古人一起读广告》等作品。
目录
序 从平民到神演变的活化石
上编 信俗往事
一、乐善好施热心肠
二、女子穿衣爱红装
三、王灵官护驾先行
四、千里眼与顺风耳
五、众娘娘各有司职
六、保孩童健康平安
七、众宝像因需而设
八、王三奶奶的传说
九、车夫遇到三奶奶
十、运河文化传俗信
十一、动物俗信与神话
十二、妈祖美食滋味浓
十三、诚意献上奉纳船
十四、皇帝赏赐黄马褂
十五、万人空巷瞧皇会
十六、老会出行讲规矩
十七、文武高跷沿街闹
十八、百看不厌是法鼓
十九、各会巧艺放异彩
二十、葛沽宝辇有魅力
二十一、古镇仪仗与銮驾
二十二、墨稼斋彩绘圣像
二十三、不断修缮记沧桑
二十四、见证史事“千秋带
二十五、幡杆戏台老故事
二十六、海眼传说与泉井
二十七、庙里办学传薪火
二十八、熙攘庙会数第
二十九、满头花插颤绫绒
三十、热闹娘娘宫畔路
三十一、庙市经济买卖旺
三十二、百货耍货亦琳琅
三十三、庙里有家照相馆
三十四、茶叶贸易大码头
三十五、银钱买卖听东街
三十六、曾为金融核心区
三十七、庙里曾现“一色红”
三十八、男子不得入此门
三十九、活灵活现有报道
四十、游记随笔多细节
四十一、妈祖文化与邮票
四十二、异彩纷呈邮品多
四十三、五光十色说门票
四十四、票面越出越好看
四十五、红学大师桑梓情
四十六、文学作品如是说
四十七、绘声绘色在笔端
四十八、诙谐风趣俏皮话
四十九、习俗传南北东西
五十、四海妈祖同一人
下编 拴娃娃
一、人与泥土亲缘“吃子山”
二、娘娘送子奉若真人
三、乞我子孙万万年
四、富妈穷娘拴娃各不同
五、还愿需要十倍回
六、奉若真人“洗澡”长辈分
七、娃娃形神兼备招人爱
八、求子生娃祈福一条龙
九、娃弟娃妹莫登山
十、曹银锟得子重修奶奶庙
十一、石打的狮狮搁炕头
十二、多彩的吉娃化生的狮
十三、黑娃娃白小子跟妈吃饺子
十四、娃娃还能趴在桌子下
十五、高矮胖俊黑白都不拴
十六、《拴娃娃》晋京汇报演出
十七、刘二姐摩登打扮去求子
十八、妈妈给儿买个“四轮电”
十九、宝贝疙瘩跟妈快回家
二十、咱家有地六十六顷六亩六
二十一、刘二姐被改姓迁居
二十二、卖茶汤人把开水浇手上
二十三、赵钱孙李都爱泥小子
二十四、别像佘太君那样拴娃娃
二十五、那是你哥哥,不能乱动他
二十六、老舍在重庆写《新拴娃娃》
二十七、那泥汤留着套炉子用
后记
序言
源于妈祖(天后、天妃
)的民俗文化现象内涵丰富
,同时也是从平民到民俗神
演化的代表作,同时还是从
平民到民俗神演化的活化石
,溯源与剖析这一独特的现
象,我们会看到从元代到明
代,一直到清代,这位被尊
为中国海神的女性,她头上
的光环是怎样一步步五彩缤
纷起来的。随着她光环的光
芒四射,华夏子孙的活动领
域从内河到沿海的陆海活动
,延伸为沿海到外海的洲际
活动。其实对妈祖的崇信是
中国人向海洋进军的一部化
石史书。
先说从陆地活动转向海
洋活动的契机,是海神出现
的原生力。
人们对水并不陌生,人
类的聚居群落皆与水有不解
之缘,为此,桥与船是水的
产物,同时也是人们脚步的
延伸。同时,妈祖崇拜现象
是人类向大海进军的必然产
物,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向海
洋的一个延伸。毋庸置疑,
土地神、河神、山神的崇拜
现象都比海神(妈祖)早得
多,这说明,宋代以后,从
元代的漕运,无论是运河漕
粮,还是沿内海漕粮,海运
水路的日益兴盛,奠定了妈
祖神化地位。
从世界航海史看,英国
的航海较早,16世纪中叶英
国的航海在世界上处于较为
领先的地位。此时正值我国
的清代前期顺治年间。妈祖
林默早于公元960年,即我
国的北宋建隆元年就出生了
,可以这样说,林默的出现
,就是我国航海业已具雏形
,随着林默的地位被神化,
我国航海业开始了从元至明
的迅速发展。城从记载上看
,林默从南宋绍光二十六年
(1156年)第一次敕封,
到最后一次清嘉庆七年
(1802年)的册封,共加
封29次,封号逐步升级,最
终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
慈天后”。从这里可以看到
这么一个规律,说明中国的
国计民生与大海的缘分越来
越深了。
唐宋以前,中国的航海
尚不具备远海航行的条件,
从元代开始,漕运的水路运
输增加了人对大海的亲和力
,元代漕运的发达必然要祈
祷航行的安全,林默的神话
地位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加
强且确立了。元明以来,我
国的航海业空前发达,在世
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被誉为
15世纪航海家、外交家的郑
和前后七次奉使下西洋,访
问三十余国,在世界航海史
上,郑和的远航比哥伦布早
87年,比麦哲伦早116年。
航海业的发展是人们向
大海攫取利润的又一领地。
随着清代末期列强的入侵,
海上的轮船航运业在中国兴
起,清朝洋务派经营着轮船
招商局,这个招商局可以说
是当时中国江海帆船航运业
的附庸。
大海的神秘莫测,大海
的凶残诡谲,让人望而生畏
,由此而产生神灵福佑观念
是必然的,林默以一个平民
女子而一跃成为妈祖、天后
的神仙化身,这是航海业发
展的一个需要,一个重要的
标志。林默从一普通的平民
女子,经过历代皇帝的册封
,完成了一个“造神过程”。
作为一个有史可查的人物形
象,妈祖崇拜并且成为一个
独立出来的道教文化支脉,
不能不说其产生与强化都与
航海的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
关系。
再说沿海漕运与洲际交
流是天后神化向外延伸的动
力。骚妈祖崇拜是由两条路
线延伸开来的,一是由南向
北的中国大陆沿海线,另一
条是由中国南海至东南亚、
日本以及美国、法国的华侨
“华工”线。两宋之时,属于
妈祖崇拜的最初阶段,妈祖
的祖庙在林默升天的地方—
—福建湄洲岛湄屿峰上建立
,后又有商人捐资扩建了祖
庙。妈祖地位的确立应该是
在元代,是元代漕运将妈祖
崇拜沿海顺河带到了北方。
元代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且为了漕粮开凿了运河,
京杭大运河开航,沿途的济
宁、临清、长芦、直沽等市
镇出现。元至元十九年
(1282年)运河粮食北上
因京杭运河淤塞不畅,又成
功地开辟了海运漕粮通道,
至此从江苏刘家港入海,绕
过山东半岛,直抵天津杨村
码头。
水运空前繁荣与元代南
北物资交流畅通有关,南北
商货运输交流繁忙。此外,
元代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
其贸易范围通达世界各地。
福建泉州是当时进行海外贸
易的国际都市。综上所述,
元代加封林默为“天妃”就不
足为奇了。
在妈祖崇拜中,以福建
莆田为先,泉州继之,这与
泉州当年的国际都市地位是
相称的,尔后其影响辐射到
我国港澳台等地,随之水路
路线而北上,最后在天津达
到极致。从建庙时间分析,
天津的两座天后官皆建在元
代,甚至有“先有天后宫,
后有天津卫”的说法。
水路运输越繁荣,越需
要神明庇佑,此中系着国运
系着民生,所以“护国庇民”
的封号十分贴切,它是从皇
帝到平民一个共同的期望。
所以,妈祖崇拜不断向外延
伸,使之成为沿河沿海城市
的保护神,水路运输是其重
要的动力源。如此,妈祖庙
遍布中国沿海及世界各地,
民俗文化影响广泛。
以上说明了什么呢?中
国的“华工”一词是一个屈辱
的名词。从17世纪起到20
世纪初,西方殖民者的罪恶
之手伸向中国,这些殖民者
来到中国的东南各省,利用
诱骗和掳掠的手段,将一些
青壮年运到东南亚和美洲各
地。这些人被囚禁在海船中
,受尽疾病及海难的折磨。
活下来的人大都来自我国东
南各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