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新颖而强大的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和知识获取范式。为了充分利用用户生成内容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创建和使用基于互联网的用户生成内容平台,即开放式创新社区,这些社区逐渐成为企业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本书探索企业开放式创新平台的知识发现和创新贡献的机理和路径,建构数字化和互联网情景下企业开放式创新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理论价值,同时为提升互联网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对策与建议。 作者简介 王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变革与产业创新、社会网络分析与创新经济学。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致公党浙江省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管理科学与工程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招标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一般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完成专著4部。论文20余篇。 目录 0 引言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2 研究范围和目标 0.3 主要研究方法 1 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社区介绍 1.1 小米社区 1.2 华为花粉俱乐部 2 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社区知识创新研究——基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视角 2.1 理论背景 2.2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2.3 用户知识超网络模型构建 2.4 案例分析过程 2.5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知识网络分析 2.6 研究总结 3 开放式社区知识创新能力的量化与评价——以小米社区产品圈子为例 3.1 开放式创新社区的知识创新逻辑 3.2 社区知识创新能力的结构与量化模型 3.3 社区知识创新能力的测评路径 3.4 社区知识创新能力的评测分析实例 3.5 研究总结 4 开放式创新社区用户画像构建及用户创新需求识别 4.1 相关研究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分析 4.4 研究总结 5 企业互联网开放式社区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及提升路径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互联网开放式社区创新效率影响机制与假设 5.3 数据采集及处理 5.4 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社区创新效率优化路径识别 5.5 研究总结 6 互联网开放式社区价值共创绩效研究——互动行为的中介作用和用户的调节作用 6.1 研究现状与评述 6.2 研究设计 6.3 研究假设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5 研究结果与展望 7 基于多群组用户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社区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 7.1 相关研究 7.2 研究理论基础与假设 7.3 研究方法 7.4 信效度分析 7.5 模型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 7.6 基于用户类别的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7.7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