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形而上学导论(新译本)(精)/海德格尔文集》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海德格尔在本书中把“存在的问题”当作形而上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追问,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为此,他追溯了“在”的语法和语源,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种哲学流派进行了研讨。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Heidegger,1889-1976),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作为胡塞尔的学生,他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对哲学的贡献》《林中路》《理性的原则》等。 目录 第一章 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 第1节 第一位的问题:“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因为此问题最广泛,最深邃而又最源初 第2节 哲学就是对第一位问题进行发问。有关哲学本质的两个误解 第3节 对存在者本身之整体的发问开端:希腊人的核心词□(特殊字符) 第4节 这个第一位的问题作为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形而上学导论就是导引进入对此基本问题的发问。已知的关于这一课程标题的含混性。 第5节 展开问题:“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的展开 a)作为某种愿一知的发问姿态 b)对问句的语言把握。问题的步骤以及对“而无反倒不在”的质疑 c)从语言上把握问题是对传统的尊重 第6节 存在问题与《逻辑学》。在思和诗中“无”的真实言谈 第7节 对有别于完整问句的简略问句的讨论。“而无反倒不在”将存在者带入漂浮中 第8节 发问乃对存在者的本己存疑域的开显:在不存在与存在之间的摇摆 第9节 “存在者”这个词的双重含义。存在与存在者之区别的貌似多余;存在之“根据”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的含混性 第10节 展开先行一问题:“存在以及我们对存在的领悟所处的情形如何?” 第11节 对问题的更切近规定:“存在所处的情形如何?存在仅仅是一种语词滥调还是西方的命运?” 第12节 澄清事实:存在乃一迷雾词!对存在的发问与“本体论” 第13节 对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与先行一问题之间关系的澄清:先行一问题的新概念——前一导性的与那本身就是彻底的历史性发问 第14节 哲学与“历史科学” 第15节 在自身中对存在问题的历史性追问内在地隶属于地球的世界史。精神概念及其误解 第16节 存在遗忘之事实的事实性乃我们对语言关系之误置的真正原因 第二章 走向“是/存在”这个语词的语法与词源 第17节 从存在与语言之本质的本质性缠绕方面来澄清 …… 第三章 发问存在的本质 第四章 存在的限制 附录 全集本版编者后记 中文新译本译后记 中文全集版译后记 序言 1935年夏季学期,我在 弗莱堡大学开设了相同题目 的课程,这本书经由对讲课 文稿的充分整理而来。 已经说过的话在此不再 重说。 为求改善,我们在不改 变内容的前提下,简化了冗 长的句式,把连贯呵成的文 本划节分段,删去了重复的 话语,补正了疏漏,澄清了 含混。 圆括号中的东西是在整 理制作《讲稿》的同时写下 的,方括号中的文字是后来 一些年代添加的评注。 要想正确地思索这一课 程标题中“形而上学”之名的 意义以及它出自怎样的根基 ,读者首先必须一同经历它 的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