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武术文化(一种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分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作者 龚茂富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武术既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武术文化呈现了多维的资源表现与丰富的价值内涵。本书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对文化遗产保护、学校教育、城市建设、地方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内武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讨,梳理和揭示了武术文化资源在历时性与共时性发展中的转化过程与规律,生动描绘了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多个面向,同时对武术文化这一资源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展望。
作者简介
龚茂富,1983年生于江苏邳州。博士,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博导,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天府社科菁英,中国式摔跤、武术国家级裁判,舞龙舞狮国际级裁判,国际桑搏联盟认证教练,兼任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柔道分会秘书长、四川省柔道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武术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文化与强国
第二节 何为文化资源
第三节 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第四节 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中国思考
第五节 武术、文化与文化资源:武术文化资源观的形成
第六节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武术文化资源的多维构成及其价值呈现
第一节 武术文化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武术文化资源的特征
第三节 武术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与多维构成
第四节 武术文化资源的价值及评估
第三章 武术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第一节 武术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节 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第四章 武术文化资源的教育转化
第一节 武术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历史寻踪
第二节 先秦至民国时期武术文化资源教育转化过程中的价值实现
第三节 当代武术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发展及困境反思
第五章 城市建设中的武术文化资源:太极与成都
第一节 在成都发现太极拳
第二节 一个城市文化品牌的提出:“太极蓉城”
第三节 “太极蓉城”建设与武术太极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节 武术太极文化资源之于城市建设的价值创造
第五节 “太极蓉城”折射出的武术文化资源的转化困境反思
第六章 区域武术文化资源与地方社会发展
第一节 中国武术文化资源的区域聚集
第二节 区域武术文化资源整合
第三节 区域武术文化资源开发的模式
第七章 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模式、机制与路径选择
第一节 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模式
第二节 武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积淀式创新”与“返本开新”
第三节 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机制创新
第四节 武术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龚君茂富,邳州人氏。
其地古称下邳,乃古今兵家
必争之地,英雄豪杰聚集之
乡,楚霸王会盟举义兵之所
,关云长土山约三事之处;
抗日战争徐州大捷,解放战
争淮海战役战场。当年因建
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余曾
专赴彼处寻觅征集古代体育
文物。茂富嘱其朋辈以“把
子肉”待余。甫进餐馆,食
者众多,络绎不绝。良久取
肉而归,但见土制陶碗盛大
肉数块,厚两三公分,宽五
六公分,长十余公分,肥多
瘦少,见之骇然。挟肉进口
,满嘴冒油,浓香绕舌,大
呼过瘾。食之再索,告之每
客限购一碗,想食下次再来
。遥想古人到此,仰饮沛公
酒,豪啖把子肉,食毕抹嘴
摔碗,拎刀出门,白云飞扬
,高歌大风,壮士横行,血
染沙场!
高岗深涧必有虎啸龙吟
。茂富习武出身,豹眼浓眉
,阔口直鼻,虎背熊腰,英
气逼人。余观其演武,或拳
或剑,或棍或刀,大开大阖
,刚猛无俦,闪展腾挪,气
势磅礴。兼善摔拿、传统弓
射之道。其弓开泰然自若,
矢发雷奔电掣,真壮士哉!
时余在北京体育大学任体育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导师,茂
富造访欲从余攻读博士。余
闻之甚讶,盖在体育学科,
余属“学科”,彼属“术科”,
学科专业颇不相干。但茂富
之意甚坚。余由是告之:余
师承蜀中著名历史学、考古
学和道教学者王家佑先生一
脉。家佑师之学术传自近代
史学大师蒙文通及青城道教
宗师易心莹。欲从余学,须
遵师门做人原则与治学方法
。做人原则,唯仁、忍、韧
三字。治学之道,务真、务
实、务用而已。茂富允之,
遂收为弟子,屈指已十余年
矣。
茂富以“术科”入“学科”,
知识理论技能更新转型困难
不可谓不小。余嘱其当以武
学为体,以历史学、传播学
、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诸学
科理论方法为用,“术”以载
“学”,“学”以证“术”,“学”“
术”合一,以期有成。余又
为之定下“青城山道家武术
传播”研究方向,以当今“青
城道家武术”为旗号的民间
武术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
文献、口述、田野调查等方
法研究其历史脉络、观念形
成、结社方式、技术特征、
符号生产、仪式行为、公关
建立、生存样态,以及这些
民间武术组织及个人如何运
用活动传播与现代媒体进行
包装、宣传、推广等。这一
课题所涉及的理论、方法、
技术皆茂富此前未曾涉猎,
难度甚大。茂富志气坚韧,
锲而不舍,不惧艰辛,对青
城武术进行了深入调查,与
民间武术家建立了良好的关
系,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数年之功,终于有成,顺利
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民间
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
究》并获得评审答辩专家一
致好评,也为自己今后的研
究奠定了基础。
茂富学成后任教成都体
育学院,继之赴美国常春藤
名校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
深造,功力益进,境界渐高
,硕果累累,先后发表十数
篇学术论文及《中国民间武
术与社会变迁:基于四川地
区民间武术的研究》等专著
,年未及不惑已递升教授、
博士生导师,为一代学术之
栋梁矣。此诚师门有幸,亦
为本门后学之楷模。
余观茂富新作《武术文
化:一种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该书延续彼之传统武术
文化研究路子,但其视角已
经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对一
个起源于西南腹地武术门派
的观察分析入手,进而对一
个地区武术历史文化进行探
索,再拓展至更广阔的武术
文化资源的考察。通过该书
,能看到“遭遇西方”的中国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命运非仅
“冲击—回应”可以诠释。茂
富通过耙梳当代武术发展的
社会机遇、演进脉络、转化
逻辑及其结果影响,将武术
文化资源置于“文化与强国”
的宏大叙事中进行考察,探
讨其超越具体文化结构的可
能性,力图揭示传统武术文
化资源的内生性动力,阐释
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之于
当下的重要意义。这无疑有
助于加深国人对自身文明所
处境况的理解与认知。
阅茂富新作,余甚感欣
慰。彼能以“术”为基,以“
学”为用,以多学科理论为
支撑,解构武术文化资源内
部运作的微妙结构关系,呈
现当代武术文化资源的诸种
形态与联系,以崭新而深刻
的方式串联起了各个迥异的
主题,跨越了多个领域,提
供了一种传统武术文化复兴
的思路与方法,亦显示茂富
丰厚学术功底与素养。
先师王家佑先生曾嘱余
:做人做事,实为一体。做
人即做事,做事即做人。余
观茂富之做人做事,颇合先
师之教诲。《论语》有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
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
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茂富正当华年,宜修身治
性,劳心苦志,大志坚韧,
继续精进,以期不负使命,
终得大成。
天谷散人 郝勤
癸卯年四月于不三不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20: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