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逆势者(彼得·蒂尔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马克斯·查夫金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自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出现以来,没有哪个行业比硅谷的科技风投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更大。作为硅谷风险投资者中的佼佼者,彼得、蒂尔影响了一代投资者的投资逻辑,他的投资项目无处不在,甚至塑造了人们在当代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如今的硅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蒂尔的世界观。作者马克斯·查夫金亲自采访了彼得·蒂尔,追溯了这位逆势投资者独特的生活和世界观,以及这个曾帮助创立了PayPal、Facebook、SpaceX、Spotify、Linkedln和Yelp的人是如何成为投资巨擘的,并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分析了他的投资价值理念和做事原则。
科技热潮既是一种金融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科技行业的爆发性增长既激动人心又充满争议,引发了人们对科技行业和风险投资的未来更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囊括了作者对科技行业近30年发展的深刻描述和回顾,也是对15年来有关投资者的世界、硅谷企业家、初创公司的报道的成果汇总。这部传记不仅讲述了关于蒂尔的故事,还讲述了关于硅谷的政治时代。读者不必认同蒂尔的政治观点,就可以欣赏他的思想的原创性和方法的新颖性,从而了解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的蒂尔是如何思考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这本书可以为那些想要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的人提供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岱冈,前外事工作者,副译审。早年工作于雪域高原,后求学于北京大学,留学英国。从事数十年对外新闻及外事工作,译有中信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等出版机构的多部译作。
目录
推荐序 美国新镀金时代的“离经叛道”吴晨
序言
第l章 最伟大的冒险就在眼前
第2章 重新定义投资和生活的指导原则
第3章 自由意志的世界观
第4章 找到自己的“黄金极客”:转战科创投资
第5章 风险投资
第6章 灰色地带市场的力量
第7章 对冲
第8章 盗梦空间:“风险投资2.0”
第9章 新疯狂而准确的预测,放手管理模式的胜利
第10章 新军工复合体
第ll章 新的刨业“黑帮”
第12章 政治天赋
第13章 公共知识分子,既完全是局内人,又完全是局外人
第14章 未来主义的后备计划
第15章 硅谷的政治时代
第16章 蒂尔的政府理论
第17章 有争议的政策
第18章 “蒂尔江湖”信条:被骂邪恶总比被骂无能强
第19章 背水一战
第20章 危机管理
结语 投资未来的生命
致谢
序言
也许人们已经不太记得
,但确曾有那么一段时间,
整个世界好像已经准备把一
切掌控权都交到了硅谷手中
。那是2016年,当时商业
杂志称之为“独角兽时代”,
独角兽指的是那些成长迅速
且自身价值变得不可估量的
科技公司,它们几乎就是神
话般的存在。杰夫.贝索斯
拯救了美国的一张大报,马
克·扎克伯格与旧金山的政
客们打得火热,后者还用他
的名字为一家医院命名,交
通维权者在美国各大城市抗
议,支持优步(Uber)打破原
有交通出行格局的做法。彼
时,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
马的任期即将结束,在考虑
自己的去向时,他打算移居
加利福尼亚,成为一名科技
投资者。那一年的春天,他
对记者们说,风险投资听起
来可能会“令人非常满意”。
但是,正当这位自由世
界的领袖踌躇满志、时代思
潮为硅谷的无限前景和潜力
高唱赞歌之际,硅谷的一位
先驱者却早已将目光越过硅
谷投向远方。在之前的20年
里,彼得·蒂尔积累了数十
亿美元的财富,投资了一些
卓越的大型科技公司,包括
脸书、PayPal和spacex(美
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由
此,他建立了一个人际关系
网,使其能够接触到世界上
最好的企业家和最富有的投
资者,也让一代有抱负的创
业者对他顶礼膜拜。但蒂尔
想要的可不仅是在硅谷呼风
唤雨,他想要的是真正的权
力——政治的权力。他眼看
就有机会抓住权力了。
起初,这一机会是以脸
书的一桩小丑闻的形式到来
的,而蒂尔正是脸书的早期
投资者。2016年5月,科技
博客Gizmodo发表了一篇文
章,声称保守派的观点被脸
书系统性地压制了。正在制
作“热门话题”项目的编辑团
队说,他们受命采用来自美
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纽约
时报》这样的主流媒体的报
道,但要屏蔽来自右翼媒体
的报道, 以及那些流行于
保守派中的边缘话题,比如
那个未经证实的说法,即美
国联邦税务局一直在针对茶
党附属的非营利组织。
这一独家报道其实已经
很含蓄了,因为“热门话题”
与常规的新闻递送没有任何
关系,后者是由算法来筛选
组织的,往往充斥着右翼内
容。但即便如此它依然激怒
了保守派,他们认为这是脸
书在更广泛层面上存在偏见
的证据。此前被禁的媒体“
德拉吉报道”以扎克伯格的
副手、《向前一步》一书的
作者谢丽尔·桑德伯格有损
形象的大幅照片作为头条,
列出尖刻的标题:“不是向
前一步……而是向左一步!
”“脸书惹火上身”则是福克
斯新闻频道的标题字幕。
脸书否认了这些指控,
但扎克伯格意识到这是一场
需要化解的危机,于是他向
蒂尔求助。5月18日,星期
三,16位著名的右翼媒体人
士被召集到门洛帕克开会。
他们中有脱口秀主持人塔克
·卡尔森、格伦.贝克和达
娜.佩里诺,有“茶党爱国
者联盟”、美国企业研究所
和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主席们
,以及其他人。按官方说法
,他们去那里是为了见扎克
伯格和桑德伯格,但其实去
见蒂尔才是他们中很多人愿
意走这一趟的真正原因。
蒂尔比扎克伯格年长10
多岁,但两人有很多共同之
处。与扎克伯格一样,蒂尔
也是一个无情的竞争对手,
但在社交场合又十分笨拙。
他们的关系一直非常密切,
蒂尔是扎克伯格的导师和赞
助人,也是其公司的第一个
外部投资人,还是第一个意
识到扎克伯格明白自己在做
什么的权威人士。
多年前,扎克伯格在蒂
尔眼中还只是一个举止粗鲁
、不善交际的年轻人,他发
明了一种方法,用来给他哈
佛女同学的吸引力打分,而
这就是他当时的主要从商资
历。在投资脸书之后,蒂尔
让扎克伯格对脸书拥有了绝
对的掌控权,并帮助这个在
名片上印着“我就是CEO……
混球”的毛头小子华丽转身
,变成一个光鲜得体的资本
家。这段关系让他们都变得
非常富有,尽管蒂尔不再持
有脸书的很多股份,但他仍
然是公司董事会的一员,并
为了提升公司的影响力投入
了大量资金。
扎克伯格和蒂尔在前些
年分道扬镳,因为蒂尔在保
守派政治世界里越来越稳固
,扎克伯格则接受了奥巴马
时代的精神,成立了一个旨
在促进对工商业有利的移民
改革的游说团体,并承诺为
“提高人类潜能和促进平等”
的事业投人数十亿美元。
尽管扎克伯格主要致力
于培植与奥巴马和其他左翼
人士的关系,但他仍继续仰
赖蒂尔作为他与美国右翼的
联络人。扎克伯格的亲信们
说,蒂尔是该公司的保守派
良心。“马克希望在脸书里
能实现左右两派间的平衡,
”脸书的一位前高管说,“他
认为,如果每个人都是心地
温良的民主党人,健康的辩
论就无法开展。”扎克伯格
的批评者认为,蒂尔对公司
的影响更深远且更有害。以
这种观点来看,蒂尔才是那
个支配大师:要推动一个年
轻的、意识形态不确定的创
始人与共和党的一个极端主
义派别结盟。
当保守派领袖们抵达由
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占地开
阔的脸书总部时,蒂尔和扎
克伯格恰好是研究如何改变
一代人对商务休闲装概念的
态度的绝好对象。扎克伯格
穿着他一贯的标准搭配——
灰色T恤和牛仔裤;蒂尔则
穿着一件正
导语
百万册畅销书《从0到1》作者、投资了扎克伯格的脸书、埃隆·马斯克的SpaceX等著名企业的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的最新传记。
揭示彼得·蒂尔的投资逻辑的起点和投资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他的逆向思考方式如何影响投资和决策。
这不仅是蒂尔的传记,更是从科技记者的视角回顾科技投资近30年的爆发性增长轨迹。
后记
投资未来的生命
尽管蒂尔本人的影响范
围广泛,并拥有数十家关联
公司,赚到的钱也已达数十
亿美元,而且在另类右翼的
崛起中扮演过重要角色,但
是许多人知道他仍然是通过
一件事,也就是他正涉猎其
中的一种新颖的生物学实验
,通常被称为“连体共生”。
这个术语所指的是通过
外科手术将两个躯体连接起
来,使它们共用循环系统,
实际上创造出人工合成的连
体双胞胎。根据20世纪70
年代进行的一项将年长的小
鼠与年轻的小鼠对接的实验
,科学家和抗衰老热衷者推
测,这种恐怖的过程可能掌
握着阻止衰老过程的关键,
甚至可能是终结死亡的关键
。无论如何,对信徒来说,
它代表着一个可能的青春之
泉。
2016年在小鼠身上进行
的一项研究,使人们对将其
中的基本理念应用于人类的
前景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即
通过把年轻人的血液输给老
年人,或许能够让后者焕发
青春活力。换言之,这就是
一种“吸血鬼”行为。蒂尔在
那年发表的一个访谈录中说
:“我正在研究连体共生的
资料,我觉得它真的很有趣
。”他表示自己会考虑将输
入年轻人的血液作为自己健
康养生的一部分,但指出他
还没有这样做。
蒂尔对连体共生的兴趣
引起了疯狂的猜测和大量的
嘲讽。高客传媒听到一个传
言,说蒂尔在支付4万美元
之后,一直在每季度定期输
人采自一名18岁年轻人的血
。第二年,HBO电视网的剧
集《硅谷》专门为这个话题
制作了一整集,剧中邪恶的
企业家加文.贝尔森就是从
一个身材魁梧的“血童”(或
按贝尔森所说的“我的输血
助手”)那里采血。(扮演蒂
尔这个人物的演员在剧集第
一季时就去世了,于是蒂尔
的一些怪癖就出现在贝尔森
身上。)
蒂尔在新冠疫情暴发前
最后一次接受美国主要媒体
的采访是在《纽约时报》的
财经博客DealBook.的年度
会议上,他讲到了这一问题
。会议主持人、金融专栏作
家安德鲁·罗斯.索尔金一
上来就问了他一个有关延长
寿命研究的问题。然后,他
说到一半又停了下来,就提
起了那些传言。“顺便问一
下,是真的,还是假的?”
蒂尔傻笑了一下,开始
挥着手。“我都不知道该说
什么好,”他说,“我想公开
告诉你,我不是吸血鬼。”
2016年的小鼠研究项目
确实跟蒂尔有关,资助该项
目的是非营利组织SENS研
究基金会,这个组织由奥布
里.德.格雷创办,蒂尔曾
给予支持。我是在2020年
年初,也就是因疫情被封禁
之前参观了这个实验室,不
说有多么豪华,但设备还是
挺齐全的,这是一幢位于加
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外高速
公路立交桥旁的平房。留着
瑞普·凡·温克尔(美国作家
华盛顿·欧文作品中的人物)
式大胡子的德·格雷一直在
实验室旁边一间狭窄的办公
室里工作,一个满满当当的
书架和一辆自行车靠在墙上
。他认为是蒂尔在他的事业
中播下了整整一代信徒的种
子。他告诉我,“蒂尔江湖”
是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明
白,衰老是一个医学问题,
我们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极
漫长的路要走。根本无须说
服他们”。
蒂尔宣布,他把SENS研
究基金会的工作视为自己最
重要的遗产中的一部分,也
是其宗教信仰的核心。“我
最坚信的一个基督教观点,
”他在2015年与神学家N.T
.赖特一起亮相时说,“就
是认为死亡是邪恶的,是错
误的,我们不应该接受它。
我们应该穷尽一切可能的方
法与之斗争。”2019年年底
,该组织聘请了一位新的首
席执行官詹姆斯.奥尼尔,
他是蒂尔公司的长期员工(
也是蒂尔推举的美国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候选人之
一)。在我到访的时候,
SENS研究基金会已经取得
一定的成功,并已经将几个
研究项目发展成初创阶段的
公司,吸引了一批新的捐赠
者,包括以太币背后技术的
开创者维塔利克.布特林。
数年前,他曾是蒂尔奖学金
学员。
但蒂尔本人并不在这些
最近的捐助人之列。他最后
一次向SENS研究基金会捐
款是在2016年。德·格雷还
提到,尽管蒂尔经常在媒体
上对SENS的工作高谈阔论
,实际上却从未造访过这家
非营利组织的实验室,而这
里距帕兰提尔在帕洛阿尔托
的办公室仅有约13千米。这
让我怀疑蒂尔关于“长生不
老”的一套说辞是否出自真
心。他真的想要治愈死亡吗
?抑或只是帮他打造逆向投
资者招牌的一个有用的故事
——就像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只要有机会便可随时弃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
当特朗普面对美国历史上前
所未有的人道主义危机而无
动于衷时,蒂尔一声不吭,
这让人们很难不质疑他对于
人类死亡灾难的真情。一个
致力于延长生命的人怎么能
不被这么多原本可以预防的
死亡所触动呢?截至3月底
,超过55万美国人死于新冠
大流行,比美国在第一次世
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伤亡人数所有的荣耀、所有
的对于困窘和失败的恐惧,
在死亡的面前都会烟消云散
,留下的唯有真正重要的东
西。”他还说:“你已经是赤
子之身,没有理由不听从自
己的内心。”
一年后,蒂尔在一场婚
礼上短暂地邂
书评(媒体评论)
在撰写这部传记时,形
势与马克斯·查夫金背道而
驰,但他勇敢地承担了写作
任务。他的这部新作品刻画
了这位亿万富翁从少年得志
获得国际象棋冠军,到成为
始终都没太融入这个世界的
技术梦想家与政治煽动者的
心路历程。
——《财富》2021年度
推荐图书
这本书是查夫金关于硅
谷的深度研究,他对硅谷的
深度挖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这本书要表达的主题。
——《连线》
这本传记言简意赅且文
笔犀利,是对硅谷最古怪而
强势的人物之一引人入胜的
审视。
——《出版家周刊》
精彩页
第1章 最伟大的冒险就在眼前
1980年,在加利福尼亚福斯特城,彼得·蒂尔和一小群八年级的男孩挤在小得像个箱子似的厨房的一张桌子旁。他们的脸为了不让人发现而藏在竖起的三环活页文件夹后面,眼睛老练地盯着一张地图和一套多面骰子。
旧金山郊区的房屋都极不起眼,密密匝匝地挤在笨重的圣马特奥海沃德大桥下。这片区域一直从硅谷连到奥克兰和工业集中的东湾,而“硅谷”这个名字指的就是旧金山半岛上聚集在10l高速公路沿线的各军事研究院所和企业园区。福斯特城似乎离上述地方都不近,是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当时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开挖一系列狭窄的□湖,排干了这一带沼泽里的水。那时还是海边的莱维敦的居住者大多是白人工薪阶层,他们被体面的学校、安全的环境和海滨房产的前景所吸引。这群围坐在厨房餐桌旁的福斯特城的孩子并非创建了英特尔或惠普的天才们的子女,他们的父辈可能是消防员或教师,拿彼得·蒂尔来说,他父亲就是一个脚蹬胶靴、头戴安全帽上班的采矿工程师。
蒂尔的朋友们都是书呆子,在1980年,作为书呆子,他们会在周末晚上一起玩《龙与地下城》。《龙与地下城》可以被称为一款棋盘游戏,但与其说它关乎输赢,倒不如说是与奇幻故事有关。游戏要求每个男孩为自己创造一个虚构的角色,众多角色选择中包含巫师、野蛮人、德鲁伊和僧侣,各自具备不同的技能:巫师装神弄鬼,野蛮人凶残搏杀,等等。最后一名玩家扮演叙述者和仲裁员的角色,他负责为这些角色设计一场冒险。
这个叙述者被称为“地下城主”,尽管它应该由大家轮流扮演,但瘦削、聪明且严肃得一脸痛苦状的彼得·蒂尔总是试图独揽这一角色。一个曾经和他一起玩的人说:“你得认清现实,他就喜欢那种不露声色的控制。”
除了是一种逃避,《龙与地下城》还隐含一点儿危险,至少对这些男孩的父母来说是这样。1980年,密歇根州一名17岁的游戏玩家自杀身亡,在基督教保守派中引发了道德恐慌,他们担心这类游戏怂恿青少年去捣鼓魔术、巫术或其他亵渎神明的把戏,进而扭曲他们的心智。福斯特城的孩子们则对此一笑了之,但这或许可以解释蒂尔为什么从来不请大家到家里来玩,那是因为他的父母笃信宗教。
他说他来自克利夫兰,尽管他的英语没有口音,但显然还是外国人。他既聪明又自律,但似乎并不快乐。蒂尔当时的一位朋友回忆说:“我不记得他大笑过,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你也看得出,他们家有些事儿……往好了说,那就是别具一格。”
1968年,他的父亲克劳斯·蒂尔和母亲苏珊·蒂尔从德国法兰克福来到美国,就在前一年的10月,彼得·安德烈斯.蒂尔出生了。克劳斯当时30岁出头,为亚瑟·G.麦基公司工作。该公司是一家美国工程咨询公司,专门从事炼油厂、钢铁厂和其他重工业的建设。克劳斯毕业于德国多特蒙德国家工程师学院,获得学士同等学位。多特蒙德国家工程师学院是现代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的前身。第二年,也就是1968年,因工作原因,这个小家庭迁往美国,克劳斯在凯斯西储大学攻读工程学研究生课程。
举家迁美一时显得不合潮流。联邦德国一直忙于战后重建,对大众社会运动持怀疑态度,反主流文化起步较晚,而且几乎没有影响到西柏林,更不用说其经济中心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兰克福是一座新兴城市,到处都是像蒂尔一家这样虔诚的白人基督徒。
相比之下,克利夫兰却激荡在自由恋爱、黑人权力及对任何好的联邦德国人来说都最糟糕的激进主义浪潮中。两年前,也就是1966年,在霍夫(距凯斯西储大学工程学院约2.4千米),一家老板是白人的酒吧拒绝为黑人服务,并张贴了一纸告示:“无水供黑——”一群暴徒聚集起来,打砸了这家酒吧后又转到其他商户,继续抢劫和纵火。1968年夏,警察和激进组织“新利比亚黑人民族主义者”进行了长达4小时的枪战和对峙,校园附近发生骚乱,共导致7人死亡,并引发连续多日的抢劫、纵火和真枪实弹的警察行动。种族矛盾看来会进一步激化,记者们后来得知,“新利比亚黑人民族主义者”获得了6000美元的重建拨款(作为该市新当选的黑人市长卡尔·斯托克斯制订的一项计划的组成部分),而他们却用这笔钱购买了武器。
同年8月,理查德.尼克松接受了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当时,他作为一位选民意向一致的候选人参选,但含蓄地承诺要阻止黑人、嬉皮士和少数性取向者在美国恣意泛滥。“我们看到许多城市都笼罩在烟雾和火焰之中。”尼克松说,并赞扬了“绝大多数美国人,那些被遗忘的美国人,那些不呐喊、不示威的人”。蒂尔的父母是狂热的共和党人,蒂尔也秉承了这种情感,从而视不呐喊的人为己类,崇拜尼克松时代和尼克松的政治继任者罗纳德.里根。 ‘
1971年,蒂尔家又添了第四个成员——蒂尔的弟弟帕特里克。弟弟出生后不久,父亲就给蒂尔解释了死亡是怎么回事,所用的措辞显得很冷酷,甚至近乎残忍(蒂尔多年后也照搬挪用了)。蒂尔也许是第一次以涉及生命形态的方式向克劳斯问起他们公寓里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6: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