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阿伦特是重要的哲学思想“平庸之恶”的提出者,她与西蒙娜·波伏瓦、苏珊·桑塔格一起被视为20世纪三大女性思想家。奥古斯丁说:“我爱你——我愿你是你所是。”这也是阿伦特曾反复引用的话。借助档案、采访资料、诗歌手稿和私人书信等资料,以及33张珍贵的照片,我们得以认识真实且隐秘的阿伦特。 从小她就敏感地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是一个外人,一个反叛者,或者像她后来自己说的,一个“局外人”和一个“亡命之徒”,她后来的人生也没有改变这两种身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说,阿伦特的婚姻是“双王制”。他们相互滋养着对方的心智生命;好友玛丽·麦卡锡说,阿伦特像一个“孤独的旅客,在她思想的火车”上行驶;面对他人的批评,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应道,“我讨厌当个刺儿头,但恐怕我确实是个刺儿头”…… 在她与海德格尔、本雅明、鲍德温和雅斯贝尔斯等人的交往中,我们也得以窥见思想的海啸扑面而来。 作者简介 [美]萨曼莎·罗斯·希尔(Samantha Rose Hill),汉娜·阿伦特政治与人文中心的助理主任,巴德学院政治学客座助理教授,布鲁克林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在本书中,“我希望可以向读者描绘一个无比生动的女人的画像,来展示她为何被视为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巨人”。 目录 序言 理解 内在的觉醒 《阴影》 《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 一个犹太女性的生活 转向政治 “我们难民” 拘禁 紧急状态 过渡 友谊 和解 《极权主义的起源》 《爱这个世界》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论革命》 《黑暗时代的人们》 《共和的危机》 《心智生命》 讲述故事 致谢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图片鸣谢 序言 我们琢磨萤石— 直到合格做珍珠— 然后,扔掉萤石— 把自己看成蠢猪— 形状—尽管—类似 而我们这双新手 通过运用沙子— 学会了珠宝的花头— 艾米莉·狄金森 “我们思考的对象是什么 ?是经验!没有其他!”这 是1972年汉娜·阿伦特在“汉 娜·阿伦特著作研讨会”上的 发言。会议的主办方是多伦 多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学会, 阿伦特本来受邀作为嘉宾列 席,但她却坚持要在会上发 言。 汉娜·阿伦特的作品在很 多方面都是关于思考的。在 她的《思想日记》 (Denktagebuch)中,她 问道:“是否存在一种非专 制的思维方式?”在《人的 境况》开篇,她表明了写作 意图:“因此,我打算做的 非常简单,仅仅是思考我们 正在做什么。”在她作为《 纽约客》特约记者赴耶路撒 冷报道阿道夫·艾希曼的审 判时,她发现艾希曼缺乏进 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无法从 他人的角度来想象世界。阿 伦特的最后一部作品《心智 生命》(1977,The Life of the Mind),第一篇就是题 为《论思考》的论文。 但对于汉娜·阿伦特来说 ,思考和经验是并驾齐驱的 ,可以肯定的是,20世纪的 社会和政治环境塑造了她的 生活和工作。1906年,阿 伦特生于德国一个富裕的世 俗犹太人家庭,从小她就敏 感地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 是一个外人,一个反叛者, 或者像她后来自己说的,一 个“局外人”(pariah)和一 个亡命之徒。她后来的人生 也没有改变这种身份。14岁 时,阿伦特因为带领同学联 合抵制一位冒犯了她的老师 ,被学校开除。1933年, 在她的第一任丈夫君特·安 德斯离开柏林后,她留下来 ,把寓所变成了帮助共产党 人逃离德国的地下中转站。 同年,她因为在普鲁士国家 图书馆收集反犹宣传材料, 被盖世太保抓捕。后来她逃 到巴黎,学习了法语,还研 究了希伯来语,同时在“青 年阿利亚”(Youth Aliyah) ——一个致力于向巴勒斯坦 运送犹太青少年的组织—— 工作。33岁时,她在法国南 部的居尔拘留营度过了五个 星期,后来这里大批犹太人 被释放,开始逃亡之旅。 1941年夏,阿伦特移民到 了美国,申请为一个美国家 庭做管家,以便学习英语, 后来她开始为几份犹太报纸 写文章。她在犹太关系大会 找到工作,这个组织致力于 帮助犹太家庭和机构拿回他 们被窃的财产,此外她还讲 授欧洲史的课程,也是在这 一时期,她开始写作自己的 第一部重要作品《极权主义 的起源》(1951)。 …… 她写过一篇题为《80岁 的海德格尔》的随笔,其中 写道:“每个思想家,如果 他活得足够长,一定会致力 于阐释那些看似是他思想的 成果,途径就是通过重新思 考它们。”这不是写汉娜·阿 伦特的第一本传记,也不会 是最后一本,我在想,自己 能以怎样不同的方式来写她 ,在这样的想象中,我与阿 伦特站在了一起。伊丽莎白 ·扬-布鲁尔在1982年出版了 她的阿伦特传记作品,名为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 特传》(以下简称《爱这个 世界》),她向世界曝光了 阿伦特不为公众所知的私人 生活。虽然不知道阿伦特是 否愿意把自己的诗歌、日记 和情书公之于众,但她在去 世时确实把这些遗赠给了我 们。(鉴于她也曾研究过作 家拉赫尔·瓦恩哈根1的书信 ,想来她也想象过有人发现 她的文件,并在其中找到了 友谊的陪伴,就像她在拉赫 尔信件中收获的那样。)扬 -布鲁尔参考了1966年J.P.内 特尔出版的《罗莎·卢森堡 传》的框架,完成了一部巨 著。而我的这部传记不同。 它没有追求面面俱到,而是 将主题更聚焦。它的目标是 向不熟悉阿伦特的读者介绍 她的生平和作品,并补充了 一些已出版的传记中缺失的 自传细节。我希望可以向读 者描绘一个无比生动的女人 的画像,来展示她为何被视 为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巨人 。 阿伦特对理解的热情, 对生活的渴望,对于她自省 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是同 等重要的。我不认为这两者 可以脱钩,因为一个人必须 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才能像 她那样热情地投入其中。在 她人生的至暗时刻,就是她 被关在拘留营那段时期,未 来一片渺茫,她开始思考自 杀的问题,最后她的结论是 ,自己太热爱生活,所以不 能放弃。她决定继续活下去 ,并且要努力欢笑着活下去 。我希望她面对绝境的勇气 能够激励我们鼓起勇气,在 “我们这个并不美丽的世界” ,去抵抗我们今天面对的黑 暗。 导语 阿伦特与西蒙娜·波伏瓦、苏珊·桑塔格一起被视为20世纪三大女性思想家。思想的子弹列车,多一个人读阿伦特,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阿伦特的一生自风雨中而来,在不断地逃亡中成长为20世纪重要的女性思想家。作为女性主义思潮的重要引领者,阿伦特的思考始终传达着思考、智识的力量。 精彩页 “1906年10月14日晚9点15分,约汉娜·阿伦特生于德意志帝国汉诺威的郊区林登,这是一个周日。”这是她的母亲玛尔塔·科恩在笔记本《我们的孩子》中记下的文字,宣告了汉娜·阿伦特的降生。玛尔塔的生产持续了22个小时,约汉娜的出生体重为3695克(8.15磅)。 汉娜·阿伦特出生在20世纪初,那是一个社会和政治都发生剧变的时代。用她后来的话说,这是一个被“一系列不间断的战争和革命”所定义的世纪。她是玛尔塔和保罗·阿伦特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孩子。保罗是一位电气工程师,熟悉希腊和罗马经典;玛尔塔跟随一位私人教师学习过法语和音乐,后来还被送到国外。玛尔塔和保罗的父母、祖父母都是俄罗斯移民,与他们不同,玛尔塔和保罗在政治上更为明显地偏向左派,宗教态度上也更世俗。 从汉娜·阿伦特第一口呼吸开始,母亲就开始监测她的成长,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一本命名为《我们的孩子》的笔记本中。1906-1917年的71页笔记,包含了长篇的记录,记载了汉娜怎样一步步长大成人。“性格安静,但十分警觉。我们应该早在第四周就发现她能听人说话;在第七周,她就有了对光的一般反应之外的视觉感知。第六周我们看到了她的第一个微笑,并观察到一种全面且内在的觉醒。” 玛尔塔熟悉歌德和威廉·冯·洪堡特的教育哲学著作,决心让汉娜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作为社会化和自我修养的一种方式,这种带有明显德式特征的教育观念,在当时影响了所有正统的中产阶级。在18世纪90年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俗的社会理想,符合资产阶级和贵族阶层的人生经验,提供了一种旨在使个体获得成功的教育哲学,同时要求对社会关系进行重新考量。确保孩子取得成功不再只是父母的责任,全社会都有义务推动这一进程。人们注重保障个人自由、自治和内在的和谐,旨在达到内在和外在的完善。 然而,汉娜·阿伦特内在的和谐在早年就受到了挑战。在她三岁时,为了治疗她父亲的梅毒,全家从汉诺威搬到了东普鲁士的首府柯尼斯堡。保罗·阿伦特年轻时就感染过梅毒,那是在和玛尔塔结婚前,当他们决定生孩子时,以为病毒已经得到控制,但等到汉娜出生,保罗的身体就每况愈下。几年后,他被迫放弃了电气工程师的工作,1911年夏,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因为梅毒发展到晚期,他瘫痪在床,并有了痴呆的症状。汉娜定期被家人带去看望父亲,直到他已经不认得自己的女儿。在汉娜七岁时,他去世了。 葬礼过后,玛尔塔记录下汉娜对父亲的疾病和离世的反应: 我们度过了艰难和悲伤的岁月。这个孩子目睹了她父亲在疾病折磨下所有可怕的变化。她和父亲在一起时,体贴又耐心,1911年整个夏天,她一直在陪他玩纸牌,她不允许我说一句关于他的难听话,但有时又希望父亲不在这个世界上。 她早晚为他祈祷,没有人教她这么做……保罗10月去世了。她认为这对我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她自己似乎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她还安慰我说:“记住,妈妈,很多女人都会遇到这样的事。”她参加葬礼时哭了,“因为葬礼上唱的歌曲太美了。”除此之外,她感到很满意,因为那么多人都在关注她。撇开这一点,她可以说是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有一颗善良、温暖的心。 失去父亲的经历,并没有减少汉娜·阿伦特内在的对世界的好奇心。从很小的时候,她就是一个害羞、独立和充满好奇心的混合体,并且拥有强大的想象力,热爱讲故事。玛尔塔记录了女儿在幼儿园度过的时光如何给她提供了很多在家里玩的想法,比如她会重新表演在学校学到的课程。玛尔塔在笔记本里写道:“她好为人师。” P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