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国的想象(文明族群与未完成的共同体)/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梁展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伴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自17、18世纪开启的民族主义浪潮迅速席卷了欧、亚、非和南美洲大陆,帝国的崩解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过程齐头并进,势如破竹,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方才显出颓势。然而,与其说20世纪是所谓民族-国家的世纪,不如说是帝国与民族-国家相互纠缠的历史。本书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发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的几桩案例,采用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构成当今流行的民族主义与帝国理论的诸多复杂的文学想象因素,以及隐藏在这些理论论述背后的、浓厚的殖民主义和自由帝国主义色彩。
作者简介
梁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近作有《文明、理性与种族改良:一个大同世界的构想》《帝国的想象: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中的政治话语》等。
目录
导言:帝国与民族-国家的纠缠
一 帝国的崩解与再造 卡夫卡《中国长城修建时》的政治话语
布拉格的“中国人”
奥匈帝国的神话
“大奥地利”方案
二 政治地理学与大同世界 康有为《大同书》的文明论谱系
文明话语实践与人种学的诞生
政治地理学与体质人类学
晚清外交危机与人种分类的知识与实践
“烟剪人”、鲜卑与康有为殖民巴西的计划
种族改良与大同世界的构想
三 帝国与启蒙的前夜 《大莫卧儿帝国旅行记》中的土地、财富与东方主义
“莫卧儿-贝尔尼埃”
自由思想者眼中的焚祭礼和日食
印度洋贸易、财富和土地所有制
四 帝国与反叛的幽灵 法兰西革命年代的文人形象
密谋家
浪荡汉或波希米亚文人
幽灵
五 自由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 重思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
来自爱尔兰的中国海关关员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与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运动
自由帝国主义与殖民地民族主义
序言
帝国与民族-国家的纠缠
1917年6月,犹太裔英国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出生于埃及的亚
历山大城。为了摆脱埃及民
族主义风暴给外国人带来的
不安,母亲带着两岁的艾瑞
克乘坐意大利邮船公司的“
赫勒万号”邮轮来到她在亚
得里亚海边的故乡——奥匈
帝国的的里雅斯特,不久前
这座风景秀美的港口城市刚
刚被意大利占领。数月后,
霍布斯鲍姆一家移居维也纳
郊区,艾瑞克在那里度过了
喜忧参半的童年时光。在这
个前多瑙河帝国的政治与文
化中心、新的奥地利国家首
都,霍布斯鲍姆虽然没有机
会亲历哈布斯堡帝国分崩离
析的政治悲剧,但是共同生
活在帝国内的德裔、斯拉夫
人、马扎尔族群以及犹太人
之间的政治、文化、语言冲
突仍未远去。(1)“假如说
19世纪奠定的‘民族原则’曾
经在某一时刻赢得了胜利的
话,那么这个时刻便是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2
),离开维也纳长达半个世
纪之后,霍布斯鲍姆带着遥
远的童年记忆论道,民族主
义在1918-1950年之所以达
到了高潮,究其原因,应当
是中东欧多民族大帝国的崩
溃和俄国革命的爆发所致。
所谓“中东欧多民族大帝国”
显然是指历时50余载的奥地
利-匈牙利帝国(1867—
1918)。凡尔赛和会之后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和布尔什维克党人楬橥民族
自决权的旗帜,民族主义浪
潮一浪高过一浪,一直绵延
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此
期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很快
成为历史,英、法殖民帝国
元气大伤,苏联最终也未能
摆脱解体的命运;在中东欧
、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地区
,新兴的民族-国家如雨后
春笋般接连涌现,这让人们
觉得,20世纪仿佛是一个“
民族-国家的世纪”。
历史学家往往以孤立的
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来叙
述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抹
去民族-国家的帝国印迹以
及它与帝国相互重叠和纠缠
的“前史”,来服务于民族主
义政治的现实需要。然而,
近年来的史学研究则尝试在
全球史网络中考察东西方各
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发掘
它们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彼
此连接构成的复杂关系,并
对过度依赖民族-国家视角
的历史编纂学原则,即所谓
“方法论的民族主义”做出质
疑、反思和挑战。(1)以
德国殖民史、东亚(日本)
史和全球史理论见长的塞巴
斯提安·康拉德指出,在以
往的历史叙述中,帝国与民
族-国家泾渭分明,然而将
帝国看作是民族一国家出于
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向外扩
张的结果的观点,并不完全
符合历史实际。其实,对于
民族-国家而言,帝国既是
催化剂也是有待克服的障碍
:一方面,帝国的压迫培养
了共同的民族意识,在世界
上的许多地方,民族主义如
霍布斯鲍姆所说,是对“传
统的发明”,它将“族裔、宗
教、语言和地区的差异与联
合人们起来反对外来统治的
利益连接起来”。因此,作
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主义,
“其本身正是借助基于交流
和交换的目的而设立的帝国
诸项制度和基础设施才成为
可能,而且,作为政治枢纽
的帝国中心反过来亦有利于
反殖民主义民族主义的滋生
”;反殖民主义民族主义如
若要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就必须跨越横亘在它们面前
的帝国这一障碍,换言之,
如果后殖民国家要追求民族
兴盛,帝国也就必须要解体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
是,这种信念(即民族兴盛
——引者)恰恰是帝国意识
形态的核心所在”,对国内“
落后民族”所肩负的“文明的
使命”往往也能够使帝国预
见到自身会缓慢没落的命运
。(1)因此,与其说20世
纪是民族-国家的世纪,不
如说它是民族-国家与帝国
相互纠缠的历史。
……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
的《想象的共同体》第二版
(1992)的结尾援引了勒
南对民族的著名定义,呼吁
进入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度尼
西亚人遗忘兄弟残杀的历史
,走向没有东西方之别的民
族主义道路。然而,安德森
并不知晓作为法兰西第二帝
国和第三共和国政治家的勒
南,以及这位自由知识分子
在面对被殖民者时的傲慢和
失去阿尔萨斯-洛林给他带
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本书
最后一章揭示了安德森作为
一个战后西方左翼知识分子
不自觉地采用了殖民主义的
人类学模式来解读印尼的民
间文化和民族主义,最终走
向从英国布尔战争时期开始
形成的自由帝国主义立场,
以西方文明的使者身份教导
后殖民国家与殖民者相互谅
解、合作甚至是联合。在当
今世界,自由帝国主义思想
已经蜕变成了否定战后后殖
民国家的独特发展道路,为
美国霸权主义辩护的工具,
作为其极端的表现方式,苏
格兰裔美国史学家尼尔·弗
格森甚至主张给予英帝国历
史上的殖民主义行为与今天
美国人的“帝国”以积极的评
价。(1)与卡夫卡渴望各
族群能够在精神上和谐共处
的“大奥地利帝国”想象相比
,这是遵循西方旧帝国主义
思想展开的一种新的“帝国
的想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