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经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诗经》共三百零五篇,简称“三百篇”,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周代前段五百多年间的诗歌选录。《诗经》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了童子就学时使用的教材。所以闻一多先生说:“《诗经》是我们中华民族第一本文化的教科书,而且最早的时候是唯一的。”另外,《诗经》倡导“温柔敦厚”的诗学理论,受到了历代诗人的推崇,对中国古代诗歌乃至中国古代社会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诗经》中,不少诗篇语言优美,情感绵长,很值得反复玩味。本书选取其中的精华,加以注释、评析,以便今天的读者能更深切地体会《诗经》之美。
目录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螽斯
桃夭
兔罝
汉广
召南
甘棠
摽有梅
小星
江有汜
野有死麇
何彼襛矣
邶风
柏舟
燕燕
击鼓
凯风
式微
简兮
北门
静女
二子乘舟
鄘风
柏舟
桑中
鹑之奔奔
定之方中
蝃□(特殊字体)
相鼠
载驰
卫风
考槃
硕人

竹竿
芄兰
伯兮
木瓜
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车
郑风
叔于田
女曰鸡鸣
有女同车
山有扶苏
狡童
褰裳

子衿
扬之水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齐风


芦令
魏风
汾沮洳
园有桃
十亩之间
伐檀
硕鼠
唐风
蟋蟀
山有枢
绸缪
羔裘
葛生
秦风
车邻
小戎
蒹葭
黄鸟
无衣
陈风
宛丘
衡门
月出
株林
桧风
隰有苌楚
匪风
曹风
蜉蝣
豳风
七月
东山
伐柯
小雅
鹿鸣
采薇
鱼丽
南有嘉鱼
湛露
庭燎
鹤鸣
斯干
都人士
苕之华
何草不黄
大雅
灵台
生民
周颂

鲁颂
閟宫
商颂
玄鸟
序言
《诗经》:两千多年的
学子课本
《诗经》从产生之日起
,就是贵族子弟的教材。周
代的诗歌教育,主要是结合
礼、乐教育进行的。当时的
习礼、习舞、习乐等活动,
常常与诗歌教育结合在一起
。周代的学校,大概分国学
和乡学两级。国学即天子之
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以
《诗》《书》、礼、乐为主
要学习内容。其中“乐”,包
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内容
。据《周礼》所载,大司乐
向国子传授“乐德”“乐语”“
乐舞”。其中“乐语”之教,
包括“兴、道、讽、诵、言
、语”,“讽”与“诵”主要讲
的是诗歌教学,要求学生能
背诵诗歌、创作诗歌。当时
,朝廷和民间诗歌十分发达
,应用范围也很广泛,祭祀
、宴饮等场合都要歌《诗》
。《诗经》和礼、乐结合在
一起,逐渐成为社会伦理纲
常的一部分。《礼记·经解
》云:“温柔敦厚,《诗》
教也。”唐代的孔颖达在《
礼记正义》中解释“温柔敦
厚”说:“温,谓颜色温润;
柔,谓情性和柔。《诗》依
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
‘温柔敦厚’,是《诗》教也
。”这是强调诗歌的社会作
用,即运用“温柔敦厚”对社
会进行礼义方面的规范。“
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诗
》学理论,对中国古代社会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文艺
思想,也相应地以“发乎情
,止乎礼”为上。
在中国有确切文字可考
的历史中,最早有意识地以
《诗》为教材的人是孔子,
他把《诗》作为教学内容之
一。孔子在教导自己的儿子
孔鲤时就曾说过:“不学《
诗》,无以言。”(《论语·
季氏》)孟子继承并发展了
孔子的“《诗》教”思想,提
出“以意逆志”等诗学主张,
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意逆志”就是说在读诗时
,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切身体
会,理解作品中作者所表达
的思想感情。孟子的弟子咸
丘蒙曾问孟子:“《诗》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
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
非臣,如何?”孟子答道:“
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
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
‘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
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
志,是为得之。”(《孟子·
万章上》)孟子的意思是说
,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绝对
真实的事件,《小雅·北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
意思是说诗人为王事尽力,
别人做得少,自己做得多,
因而不得奉养父母,主旨不
在于“普天之下”云云,不要
因为这句话而影响了对于诗
人情志(孝道)的认识(不
以辞害志)。此后,“以意
逆志”一直是我国诗学理论
的重要原则。荀子继承孔、
孟《诗》说,十分重视传统
文化教育,把《诗》与《书
》《礼》《乐》《春秋》作
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发扬了
儒家的“《诗》教”传统。荀
子晚年曾在楚国兰陵传经,
对《诗经》的流传做出了重
要贡献。
秦朝统一天下后,秦始
皇采取了“书同文”“禁私学”
和“以吏为师”等巩固统一的
重大政策和措施。既禁私学
,又不设官学,说明秦朝对
学校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
再加上“有敢偶语《诗》《
书》者弃市”(《史记·秦始
皇本纪》)这样的文化专制
政策,使得《诗经》的传播
在秦朝受到了灾难性的打击
,这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
上的一场历史性灾难。
在汉代,儒家思想占统
治地位,尤其强调诗歌与政
治教化的关系,诗歌被视为
“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
、美教化、移风俗”(《毛
诗序》)的工具。董仲舒把
孔子所说的“《诗》”奉为“
经”,此后便称“《诗经》”
。汉代人更是把它抬至“五
经”之首,设立博士官。汉
代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
,其使用的教材有所不同。
《诗经》既是官学的主要教
材之一,也是私学的选学教
材。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
政权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
在教育上同样以儒学为先。
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教学
内容上仍以经学为主,《诗
经》依旧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之一。由于统治者对诗歌的
爱好和提倡,所以《诗经》
常作为学童阅读的初级教材

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学
,已实行分科教学,《周礼
》《仪礼》《礼记》《毛诗
》《春秋左氏传》是重点学
习的五个科目。唐太宗极为
重视文教事业,先后令颜师
古撰《五经定本》、孔颖达
编纂《五经正义》,作为教
材颁行天下。因是唐代“九
经”之一,所以《诗经》是
唐人非常熟悉的经典。宋代
科考的内容和侧重点不断变
化,但经文始终是最重要的
内容,《诗经》被确定为“
十三经”之一。
明朝建立后,从京师到
郡县直至农村地区,建立了
遍布全国的学校教育体系,
《诗经》普及程度为唐、宋
所不及。在整个《诗经》学
史上,以伦理道德说《诗》
占据了主流。而明代的《诗
经》研究,却最见性情。尽
管当时的正统教育,仍把《
诗经》作为寓有圣人伦理纲
常教义的圣典,然而在更多
的凡夫俗子眼里,它已变成
了一部表达古人情怀的“性
情”之作。
清朝的官学教育制度基
本上沿袭了明制,学制基本
相同,都分为地方和中央两
类。中央主要是国子监,地
方有府、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