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论中国》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国问题专著。 他以一位资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独特视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交传统,从围棋文化与孙子兵法中探寻中国人的战略思维模式,特别是试图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和决策机制,以及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台海危机等等重大外交事件来龙去脉的深度解读。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基辛格博士还在书中记录了自己与毛泽东、邓小平等几代中国领导人的交往。 本书用世界视角国际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和未来,凝结了基辛格博士的战略理论以及对中国问题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注定将成为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重新认识自己的一部重量级作品!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世界秩序》、《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目录 出版十周年序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的独特性 第二章 叩头问题和鸦片战争 第三章 由盛转衰 第四章 毛泽东的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鲜战争 第六章 中国与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第七章 危机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 恢复关系: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结识之初 第十章 准联盟:与毛泽东的谈话 第十一章 毛泽东时代的结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邓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对越作战 第十四章 里根和正常化的开始 第十五章 美国的窘境 第十六章 什么样的改革?邓小平南方视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泽民时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后记 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演吗? 中文注释 英文注释 致谢 序言 50年前我首次访华时, 对周恩来总理说:“很多来 过中国的人都认为,中国是 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国度。 ”周恩来告诉我:“等你了解 了中国后,就不会觉得它神 秘了。”半个世纪的研究、 访问和会谈验证了周恩来的 这句话。 然而一个悖论是,最初 的模糊变得清晰时,巨大的 谜团又显露出新的复杂因素 。中美关系一向如此。 中国与欧洲以及从欧洲 分化出来的美国在世界秩序 观念上存在差异,其根源之 一是各自面临的生存威胁的 不同起源。中国在5000年 的历史中始终是亚洲的最大 实体,它面临的挑战常常源 自内部而不是外部。王朝多 亡于内战而不是亡于外侵, 兵戈多起于内乱而不是起于 边祸。因此,中国更侧重预 防国家分裂,确保主权和稳 定,而不多虑周边邻国的图 谋。 与中国截然相反,欧洲 是由一批实力和势力强大的 国家构成的。这始终是欧洲 政治沿革和战略演变的根本 特征。当年西班牙和德国的 经济状况引起了英国的注意 ,因为两国的经济预示了日 后两国的海军能力。法国竭 力维持中欧的分裂,因为一 个统一的中欧或许会让法国 俯首称臣。不仅如此,一国 领导人需要了解另一国国内 正在孕育萌生哪些新思想。 无论一国是奉行民族至上、 劳动者至上还是君主至上, 抨击或宣扬这一原则都会对 他国国内架构的合法性产生 影响。因此,欧洲大国会仔 细留意邻国的行动和思想。 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分 歧常常源于双方历史和观念 的差异。中国从主权和稳定 的角度审视诸如人权这样的 问题,而美国则从袭自欧洲 和启蒙运动的普世价值角度 诠释这些问题。中国坚信, “中央王国”的传统文化和政 治举世无双,因此它的内政 不容外人说三道四。美国则 认为,国际法则——“普世 的”和“客观的”法则——应适 用于所有国家,无论国家大 小或历史短长。中国以历史 为准绳,美国以法律为准绳 。 本书出版以来,以上分 歧以及两国公众舆论的分野 进一步加深。中国人越来越 认为美国处心积虑地要遏制 它,美国人越来越把中国视 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 手构建的国际体系的反对者 。双方的信念逐渐造成随后 的现实。美国为加强自己在 亚洲的地位采取的任何行动 ,都被中国视为是针对自己 的。与此同时,中国采取的 任何步骤,凡是美国不赞成 的,都被美国视为是对世界 秩序的挑战。于是,美国和 中国沿着一条冲突道路走下 去。我在本书后记中曾对此 做过阐述并发出了警示。 然而,美中之间的冲突 并不是命中注定的,也不是 双方乐见的。在核武器和高 科技时代,美中两国兵戎相 见的代价与战胜果实的大小 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与此 同时,当今世界面临着一些 不可避免的共同战略目标, 比如缓解气候变化、防止核 扩散、管理人工智能的演变 。后者也许是自印刷媒体问 世以来人类认知面临的最大 挑战。 外交政策是可能的艺术 。10年前,我对在美国和中 国之间建立“战略互信”的可 能性进行了思考。这也许依 然是一个长远的愿望,但现 在就应着手为两国的战略互 信奠定基础。对各自核心利 益的共同理解和持续的对话 构成了这一基础。2022年 11月,美中两国元首在印度 尼西亚巴厘岛的会晤朝着这 一目标迈出了建设性一步。 关心美中关系的美国人和中 国人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 力。 导语 新增出版十周年序,论述中美关系的历史症结和未来走向。 畅销十年,研究中国问题的经典之作。 用国际视角、世界眼光,重新解读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每一个曾经或正在阅读中国历史的人,每一个曾经或正在思考中国命运的人,不可错过的书! 后记 克劳备忘录:历史会重 演吗? 一些评论家,包括中国 的一些评论家,重新研究了 20世纪英德两国对抗的史例 ,并认为这是21世纪美中关 系的预兆。两者的确有战略 相似性。从表面上看,中国 如同昔日的德意志帝国,是 一个复兴的大陆大国;而美 国如同英国,是一个与这个 大陆有着深厚政治经济关系 的海洋大国。在漫漫历史长 河中,中国曾比任何一个邻 国都强大得多,但那些邻国 若是联合起来,就有可能威 胁、也确实威胁过帝国的安 全。如同19世纪德国的统一 一样,所有这些邻国的谋略 必然受到中国这个强大统一 国家复兴的影响。在历史发 展的过程中,这样一个体系 演变成了以平衡的相互威胁 为基础的均势。 战略互信能够取代一个 战略威胁体系吗?许多人认 为战略互信一词本身即自相 矛盾。战略家只在有限范围 内依赖假想敌的意图,因为 意图是可以变的,主权的本 质是不受另一权威影响而做 出决策的权利。因此,以一 国实力为基础的、一定程度 上的威胁与主权国家问的关 系密不可分。 尽管罕见,但国家问关 系可以变得非常密切,从而 不必考虑战略威胁。北大西 洋沿岸国家之间的关系中, 战略对抗是不口想象的。这 些国家的军事力量不是针对 彼此。在他们看来,战略威 胁来自大西洋地区以外,需 要以联盟框架来应对。北大 西洋国家间的分歧一般围绕 着对国际问题的不同评估, 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不同方 式。即便是争论最为激烈的 时候,仍不失家庭内部争吵 的特征。软实力和多边外交 是最主要的外交政策工具。 一些西欧国家几乎已把军事 行动排除在合法的国家政策 工具之外。 亚洲的情况正好相反, 这些国家认为与邻国处于潜 在对抗状态。它们不一定在 策划战争,只是不能完全排 除战争的可能。如果无力自 卫,它们便力求加入联盟体 系,获得额外保护。东南亚 国家联盟(ASEAN)即为一 例。许多亚洲国家经历过外 国殖民,不久前才重获主权 。对他们来说,主权是绝对 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原则 在亚洲大行其道,更甚于其 发源地欧洲大陆。主权概念 被认为至高无上;侵略被定 义为有组织的部队跨越边境 ;不干涉内政成为国家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在这样一个 国家体系中,外交的目的是 寻求维持均势的关键要素。 共同的区域政治概念也 在很大程度上回答了中国对 美国执行对华遏制政策的担 心。了解人们所说的“遏制” 是什么意思,这一点十分重 要。印度、日本、越南、俄 罗斯等拥有大量资源的国家 与中国接壤或相邻,它们所 代表的现实不是美国政策造 成的。中国有史以来一直与 它们相处。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拒绝遏制中国的主张 ,就是拒绝由美国在反华基 础上牵头建立一个战略集团 。而在建立太平洋共同体的 过程中,中美彼此之间以及 和其他参加国将拥有建设性 关系,而不是敌对集团的成 员。 亚洲的未来将在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中国和美国的远 见,以及两国在多大程度上 认同对方的地区历史角色。 美国白建国以来笃信自己的 理想具有普世价值,声称自 己有义务传播这些理想。这 一信念常常成为美国的驱动 力。中国行为的依据是其独 特性,它通过文化渗透而非 传教狂热来扩大影响。 对这两个代表不同版本 例外主义的社会来说,合作 之路必定复杂。一时的感觉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一 种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仍能 持续的行为模式的能力。太 平洋两边的领导人有义务建 立共同协商、相互尊重的传 统,这样对他们的继任者来 说,共同建设世界秩序将成 为并行不悖的国家抱负。 …… 当中美两国40年前第一 次恢复关系时,当时领导人 的最大贡献是愿意超越眼前 的问题而放眼未来。他们在 某种程度上是幸运的,因为 长期相互孤立意味着他们之 间没有短期的日常问题。这 使一代人之前的领导人能够 不惧压力、谋划未来,为一 个当时难以想象但没有中美 合作便无法实现的世界打下 基础。 为了理解和平的本质, 我自从半个世纪前攻读研究 生时,就研究国际秩序的建 构和运作。基于这些研究, 我知道,即便对于双方最有 善意、最高瞻远瞩的领导人 来说,文化、历史和战略认 知上的差异也将形成严峻的 挑战。另一方面,如果历史 只是机械地重复过去,那么 以往的任何转变都不可能发 生。每个伟大成就在成为现 实之前都是一种远见。在这 种意义上,它产生于勇于担 当,而不是听天由命。 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在 其著作《论永久和平》中指 出,永久和平最终将以两种 方式中的一种降临这个世界 :或者由于人类的洞察力, 或者因为在巨大的冲突和灾 难面前,除了永久和平人类 别无他择。我们现在正处于 这样的关头。 当年周恩来总理和我就 宣布我秘密访华的公报达成 一致时曾说:“这将震撼世 界。”40年后,倘若美国和 中国能够同心协力建设世界 ,而不是震撼世界,那将是 何等大的成就啊! 精彩页 第一章 中国的独特性 一个社会或国家常认为自己将亘古永存,并对自己起源的传说倍加珍视。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中华文明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黄帝被很多中国人尊崇为开天辟地的第一位帝王。根据这一传说,当时中国似乎已经存在。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出现时,当时的中华文明陷入混乱。各路诸侯相互攻伐,鱼肉百姓。统治者大权旁落,无力维持社会秩序。这位英雄招募军队,平定天下,被百姓拥戴为帝。 黄帝于是作为中华始祖流传于世。然而根据有关黄帝的古代传说,他重建了而不是创建了一个帝国。早在黄帝之前,就已经有了中国。在历史意识中,中国是一个只需复原,而无须创建的既有国家。中国历史的这一悖论同样体现在古代圣贤孔子身上。孔子被视为中华文化的“始祖”,尽管孔子强调说,他没有任何创新,只不过是想重振大同的理念。大同理念曾盛行于黄金时代,然而在孔子所处的政治乱世已不复存在。 19世纪的一位传教士和旅行家凯吕斯·古伯察在思考中国起源这一悖论时评论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虽欲穷其渊源而不可得。中国人早期的生活状况邈无痕迹,此乃中国的一大特点。研究一国历史时,我们习惯于先确定一个清楚的起点,然后借助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献、历史传统及重大历史事件,一步步地追溯文明的衍变过程,从其起源到发展,再到壮大,直至衰亡(通常情况下)。中国人则不同,无论何时,他们似乎永远处于和今天相同的发展阶段。历史文献验证了这一观点。 在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中国有书写文字时,古埃及正处于鼎盛时期。希腊辉煌的城邦尚未兴起。罗马帝国的建立还是1000年以后的事。而今天有十多亿人仍在使用直接从商代延续下来的书写体系,今天的中国人可以看懂孔子时代的碑文。当代中国,无论书籍还是会话中,依然饱含从古代文化典籍中汲取的养分,例如关于战争策略和宫廷权谋的警句格言。 同时,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中央政府几度荡然无存,天下大乱。然而仿佛受一条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的左右,中央政权每次垮台,都会被重建。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个志在统一的人物站出来,基本上沿袭黄帝的做法,征服敌手,再次一统中国(有时是开拓疆土)。《三国演义》是一部写于14世纪的长篇历史小说,数百年来深受中国人喜爱(包括毛泽东,据说他年轻时沉迷于此书)。该书卷首的一段话脍炙人口:“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每一次分裂都被视为不正常的暂时现象。每次改朝换代后,新朝均沿袭前朝的治国手法,再次恢复连续性。中华文化的精髓历经战祸考验,终得以延续。 公元前221年中国的统一意义深远,此前的朝代延续了近千年。随着分封的诸侯从自治渐渐走向独立,周朝逐渐解体,陷入了长达250年的动乱,史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相当于西方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期。其间,欧洲诸国根据均势理论互相争夺霸权。自公元前221年起,中国维系了大一统帝国的理想,然而分裂与统一的循环周而复始,有时一个周期长达数百年。 国家四分五裂时期,地方豪强混战不止。毛泽东曾说,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中国人口从5000万减至1000万,而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各方打得同样惨烈。 古代中国疆域最大的时期,文化势力圈覆盖整个亚洲大陆,远非欧洲国家可比。中国语言与文化以及皇帝的敕谕行及所有疆土,从北部绵延至西伯利亚的草原和森林,到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层层梯田的水乡;东部港湾密布、运河交织、渔村点点,西部有戈壁荒漠及终年冰雪的喜马拉雅山。疆土辽阔的中国加深了自成一体的观念:皇帝威加海内,“君临天下”,或者说“天下一统”。 P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