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陶行知师德师风教育(大先生在晓庄)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陶行知师德教育,以真实史料、照片和经典事例为基础,展示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奋斗、教育和生活的情况,展现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为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经历。尤其是他追求真理做真人,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思想,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为人、为事成功的源泉,在于“爱满天下,奉献社会”。陶行知师德教育,围绕陶行知先生对于社会、教育、人生、人性、平等、金钱、仁爱、恕道等的深层思考与实践,对于今天的广大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重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分理想信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一 陶行知从小立志
二 陶行知被誉为“天地金陵第一声”
三 陶行知出国前特地与妻、妹合影留念
四 陶行知先生选择南京晓庄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五 陶行知先生筹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六 陶行知先生为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筹募资金
七 陶行知先生将小庄改名晓庄
八 陶行知先生为晓庄学校的礼堂写对联
九 陶行知先生的人学考试别出心裁
十 陶行知先生欢迎清华学子操震球
十一 陶行知先生组织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
十二 陶行知先生:“晓庄师范就是培养学生吃苦精神”
十三 陶行知先生在晓庄与牛同铺
十四 陶行知先生在“晨会”发表演讲
十五 陶行知先生作词校歌《锄头舞歌》唱遍全中国
十六 陶行知先生提出“自己的房子自己建”
十七 陶行知先生和教师、学生一起建犁宫
十八 陶行知先生带领学生自建厨房
十九 陶行知先生自建“书呆子莫来馆”和“黄金世界”
二十 陶行知先生成立社会改造部
二十一 陶行知先生成立“晓庄联村自卫团”
二十二 陶行知先生在晓庄开展禁绝烟赌
二十三 陶行知先生与同事同甘苦共患难
二十四 陶行知先生创建晓庄剧社
二十五 陶行知先生:“人人有面包吃又有水仙花看”
第二部分 道德情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一 陶行知先生的信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二 陶行知先生家的祖传剃刀
三 陶行知先生爱家乡的黄山毛峰茶
四 陶行知先生:“我的稿费怎么用?”
五 陶行知先生“面壁思过”
六 陶行知先生的“两只口袋”
七 陶行知先生:“学校里谁都不能搞特殊化”
八 陶行知先生写信给校工高祥发
九 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中心小学
十 陶行知先生常去晓庄学校特约的燕子矶小学
十一 陶行知先生经常去尧化门特约小学
十二 陶行知先生创办吉祥庵中心小学
十三 陶行知先生创办万寿庵中心小学
十四 陶行知先生创办和平门中心小学和三元庵中心小学
十五 陶行知先生创办黑墨营中心小学
十六 陶行知先生协办迈皋桥小学
十七 陶行知先生派学生去中山门小学任教
十八 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民众学校与成立晓庄乡村医院
十九 陶行知先生为晓庄人解决吃水问题
二十 陶行知先生创办全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
二十一 陶行知先生聘请专家指导晓庄蚕桑试验场
二十二 陶行知先生提倡修建和燕公路
二十三 陶行知先生建立联村武术会和联村救火会
二十四 陶行知先生组织举行联村运动大会
二十五 陶行知先生主持晓庄学校校庆活动
第三部分 扎实学识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一 陶父是行知先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二 陶行知先生从小好读书
三 陶行知先生到国外学习
四 陶行知先生二次改名
五 陶行知先生开放女禁,把“教授法”改成教学法
六 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师、学生到乡下去学习
七 陶行知先生制订晓庄学校学生学习计划
八 陶行知先生生活实践的方法“教学做合一”
九 陶行知先生写《水铭》诗赠送学生
十 陶行知先生向人民学习的《人民之所好》诗
十一 陶行知先生的“每日四问”
十二 陶行知先生一生向实践学习比例最高
十三 陶行知先生倡导孩子“读活书”
十四 陶行知先生向张謇先生学习办学经验
十五 陶行知先生请木匠师傅当老师
十六 陶行知先生赞同“上活课”
十七 陶行知先生:“教育就像喂鸡一样”
十八 陶行知先生奖励学生“四颗糖果”
十九 陶行知先生:“让学生像蜻蜓一样飞吧”
二十 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只有指导员
二十一 陶行知先生创建晓庄佘儿岗茶馆
二十二 陶行知先生为事业抛弃500块大洋月薪
二十三 陶行知先生:“冯将军一直支持我办学”
二十四 陶行知先生是“最中国”的留学生
二十五 陶行知先生把晓庄师范称为“阳光下的诗意生活”
第四部分 仁爱之心
爱满天下,甘当人梯
一 陶行知先生书写燕子矶头的劝生木碑
二 陶行知先生:“晓庄是在爱中诞生的”
三 晓庄是一片充满红色的热土
四 陶行知先生为了学生“巧答”蒋梦麟
五 陶行知先生支持学生的革命斗争
六 陶行知先生力行“爱满天下”
七 陶行知先生的高尚人格
八 陶行知先生创办新安小学
九 陶行知先生将母亲的500元人寿保险金全部赠送给“新旅”
十 陶行知先生始终关注新安旅行团
十一 晓庄革命烈士石俊:英雄壮歌,荡气回肠
十二 晓庄革命烈士叶刚:信仰坚定,做永不褪色的红叶
十三 晓庄革命烈士郭凤韶:傲血红梅,无怨无悔
十四 晓庄革命烈士沈云楼:为
序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
日-1946年7月25日),是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
、文学家、政治家。
晓庄,是陶行知“生活教
育”的策源地与实践地,是
先生办学的核心区域。先生
情系晓庄,与晓庄有着深厚
的渊源,在南京学习、生活
、办学、工作14年。晓庄是
先生奋斗、热爱和长眠的地
方,珍藏着先生生命中太多
的不可割舍的深厚情愫。
1909年,陶行知来到南
京汇文书院学习;1910年
考入金陵大学;1914年,
先生从金陵大学毕业后远赴
美国留学。1917年回国后
,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教务主任,暨东南大学教
育科和教育系主任。1927
年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了晓
庄实验乡村师范学校。
1946年5月,筹建民盟南京
支部。同年7月逝世,12月
1日归葬于南京晓庄劳山之
麓。
陶行知的一生,是革命
的一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
一生。他以“教育救国”的思
想,积极开展平民教育,以
唤起民众改造社会。他结合
中国国情创造了“生活教育”
理论体系,他通过教育求真
知育真人,至今仍有实际意
义。我们要永远学习陶行知
先生,创新先生的思想与实
践。
陶行知是一位大先生,
他是倡导中国教育变革、引
领优良师德师风的先驱者、
开拓者、实践者,他的教育
思想具有创新性。先生在南
京学习、工作、生活了14年
,把生命中的三分之一献给
了南京。先生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优
秀典型代表,他从小立志教
育救国,其教育理论与方法
,就是为了改造社会,改变
中国现状。
先生亲手创办晓庄学校
,推进生活教育实践。晓庄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在当时堪
称全国一流,洪波所及,影
响全国许多地方,唤醒了很
多青年,培养了许多革命志
士与各种人才,为改革旧教
育做出了示范,为建设新教
育展示了无穷光明的前途。
陶行知波澜壮阔的人生
轨迹和壮怀激烈的教育生涯
中,表现出以理想信念、道
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
心为核心的崇高师德,已成
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教育财富,感染着广大教
师。当今,大力弘扬行知师
德,讲好行知故事,争做“
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
事、为人的示范,教育引导
广大教师崇德修身、教书育
人,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
才的光荣使命。
陶行知师德师风教育,
以真实史料、照片和事例为
基础,展示陶行知先生在晓
庄奋斗、教育和生活的情况
,展现陶行知先生为中国教
育事业奋斗,为中国人民革
命事业无私奉献的经历。尤
其是他追求真理做真人,培
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农夫
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
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
的思想,帮助广大教师正确
认识为人、为事成功的源泉
,在于“爱满天下,奉献社
会”。
陶行知师德师风教育,
围绕陶行知先生对于社会、
教育、人生、人性、平等、
金钱、仁爱、恕道等的深层
思考与实践,对于今天的广
大教师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具有重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
育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的奠基
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
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
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
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
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
着特殊的使命。
陶行知师德师风教育,
深刻挖掘提炼陶行知先生在
晓庄的100个生活教育实践
事例,用文学的方式,书写
真实的历史。传承行知思想
,弘扬行知精神,培育新时
代的“四有好老师”。广大教
师要学习陶先生精神,心怀
“国之大者”,以坚定的信念
、模范的言行、人格的魅力
,努力做塑造学生品格、品
行、品味的“大先生”。
晓庄,是大先生陶行知“
教育救国”梦升起的地方,
也是先生梦断的地方。36岁
的陶行知,年富力强,来到
晓庄办学,以创建晓庄试验
乡村师范学校为起点,希冀
通过改造教育,以改造社会
,从而实现其教育救国的梦
想。晓庄学校是陶行知亲手
创造的“乐土”,他的家国情
、教育梦生于斯,长于斯,
正当如火如荼的时候,国内
外有影响的时候,学校被国
民党当局查封,“梦断晓庄”
。因而,晓庄是陶行知人生
中发生重大变故的地方,可
是先生没有屈服,百折不挠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演
绎无怨无悔的生命历程。
大先生在晓庄,三年零
一个月,晓庄因教而兴,成
为国际、国内生活教育革新
的热点;晓庄的社会与生活
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令晓
庄百姓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
。先生在晓庄的生活教育实
践,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
与认可,为晓庄留下浓墨重
彩的一笔。
今天,我们学习陶行知
思想,就是要学习和发扬行
知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
生”。
一是陶行知的博爱精神
,这首先体现在陶行知的爱
国精神上。先生认为“凡是
脚站中国土地,嘴吃中国五
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
是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
”,爱国必须爱民,由此他
以“爱满天下”的精神,爱学
生、爱平民、爱工人、爱中
华民族中最多数最不幸之农
人。从爱国爱民出发,他爱
教育,决心一辈子献身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