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素书》是一本国学经典著作,它的全称是《黄石公素书》,又称《钤经》或《玉钤经》,书中阐述了道、德、仁、义、礼的重要性,内容涉及治国安邦、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道,几乎每一句都能作为格言,而且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在中国谋略史上,这本书的意义重大,张良在这本书的指导下辅助刘邦夺得天下;历代隐士高人、谋臣策士将其奉为千古不传的谋略秘籍和成就大事业的不二指南。后世评论《素书》时曾说:“味其言率,明而不晦;切而不迂,淡而不僻;多中事机之会,有益人世。” 此版《素书全集》以《百子全书》为底本,参照《四库全书》影印本并配合宋代张商英的注释及清代王氏的点评编撰而成。在为读者提供原典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对原典逐句加以注释、翻译、解读,并配以古代案例,案例绝大部分摘自史籍,具有极佳的借鉴意义,希望读者阅读后能有所得。 目录 序 原始章第 成事的五种基本品质 道可道 以德服人是完美 仁者无敌 无大义,难成功 为人处世要得体 有所立必有所恃 看清形势很重要 成功的人善于把握机遇 道高修名 正道章第 真正令人感动的是德行 诚信是成事之本 成功的人善于总结 成功对人的要求很高 人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讲道义才能走得远 做领导要勇于吃亏 求人之志章第 纵欲是成功的大敌 不能忽视小错误 酒色是健康和成功的定时 炸弹 学会远离领导的猜疑 五 成功无止境,学习不能停 八 缄口沉默少是非 九 为人还是低调好 五 想成功,眼光要长远 五 君子必慎交游 五七 做人要厚道 六 个好汉个帮 六 让小人走远点 六五 老祖宗不能丢 六九 思而后行 七 为人要讲原则,做事要有手段 七 该闭嘴时就闭嘴 七五 坚忍不拔是成功必需的品质 七八 本德宗道章第 多动脑子好做事 八 能伸能屈真丈夫 八 做人做事德为先 八六 做好事是快乐之本 八八 态度决定切 八九 借我双慧眼吧 九 人苦不知足 九 为人要专 九六 成功需要沉下心 九八 得自己该得的 九九 贪婪是死亡的铺路石 做人不能太骄傲 用自己信得过的人 七 自私的人走不远 九 导语 《素书》相传为秦末汉初黄石公著,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籍,集中体现了黄石公的 人生智慧和处世之道,对后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阐述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的思想体系;阐明依据“俊、豪、杰”三种不同才学的用人原则;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提出如何加强个人修养;总结安邦治国经验;阐述智慧的处世之道。 精彩页 成事的五种基本品质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 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白话:天道、德行、仁爱、正义、礼制这五种范畴是一体的。 解读: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白,说的是一个道德人格健全的人,是可以同时具备这五种范畴的道德品质的。因为道是宇宙的终极,有道者的一举一动必然符合天道自然的规律,如此,自然不逆天,不违人,心中充溢仁爱,行为符合公理,举止符合规范。做到了这些,就是一个有德之人。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道无亲,唯德是与”,有德之人,老天爷都会帮他,他能不成功吗?就算他想不成功,老天爷都不会答应的。因此,这五种范畴看似区别很大,实际上却是一体的,缺少一个都不可能真正做到其他的四个方面。这五种范畴虽然抽象,却是立身立事的根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时时刻刻能让人感受到它们,引导人们的行为。它们是人心深处的东西,是人性,更是天性。 道可道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蹈:原意为踩、踏,此处为践行、遵循的意思。 由:自、从。 道之衣被万物,广矣,大矣。一动息,一语默,一出处,一饮食(之间)。大而八纮之表,小而芒(纤)芥之内,何适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见之谓之仁;智不足以尽,故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不足以见,故日用而不知也。(故知道鲜矣!) 八纮(hóng):八方极远之地,四方四隅统称为八纮。纮,犹维,指天地的周界。 天有昼夜,岁分四时。春和、夏热、秋凉、冬寒;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朋友之信,若能上顺天时,下察地利,成就万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所谓道,就是人们平时所遵守的各种自然法则。虽然如此,人们却并不知道道来自何方,将归何处。 打个比方,道就像水,人就是水中的鱼。鱼生活在水中,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吐泡泡,翻浪花,都在水中。虽然如此,鱼永远也不可能看清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身在其中,不可能观其全貌,当然不知道水是什么样子的了。同样,人只能感受道,体悟道,却不可能知道道。道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你,但它又是随和的,让你亲近,同时又不能不对它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一个统治者若能顺应天道,顺应民心,必然能使政治清明,百姓安乐,让国家长治久安,让自己流芳百世。若违道逆天,暴虐臣民,祸乱朝纲,弄得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必然会让自己陷入身死国灭的境地,留下千古骂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