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数字化转型为金融企业带来了理念创新、架构变革,同时金融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规划、落地实施以及围绕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数据治理、数据平台和体系、智能化场景等问题与挑战。本书从理念、架构、实战三方面深入分析,提出应对和解决之道,记录变革,探索变革,指引变革。本书系统性地阐述了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框架,完整介绍领先企业的数字化建设过程,深入分析金融企业在数字化建设中碰到的问题、挑战及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重点阐述金融企业如何展开数据治理以及如何通过数据治理来保障和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过程。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翔实,适合数字化转型规划和建设的从业者、金融行业的科技从业者,以及对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历程和方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方伟,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曾担任某大型证券公司大数据总监,有技术、业务、管理等多方面的复合工作经验。曾在中国电信省级公司软件开发部工作多年。拥有8年证券核心交易系统研发经验。主导公司的金融科技建设,重点推动了企业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系统平台、应用体系、团队组织等方面的建设。 目录 第一篇 理念变革 第1章 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 1.1 新一代数字科技浪潮汹涌而至 1.1.1 数字科技与数字生活 1.1.2 数字科技的国家布局 1.2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去向何方 1.2.1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力 1.2.2 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出路 1.3 数字化给企业带来红利 1.3.1 客户服务红利 1.3.2 商业创新红利 1.3.3 经营管理红利 1.4 数字化不承诺银弹 1.4.1 数字化拯救不了没落的业务模式 1.4.2 数字化沦为炫技的噱头 1.4.3 数字化转型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1.5 数字化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 1.5.1 层出不穷的“伪金融科技” 1.5.2 数字化方程式 第2章 金融科技2.0 2.1 金融科技1.0 2.1.1 银行信息科技变迁 2.1.2 金融科技“四大金刚” 2.2 更加开放、智能、融合的金融科技2.0 2.2.1 金融科技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2.2.2 数字科技发展推动金融科技进步 2.2.3 金融科技的下一步 2.3 监管的科技武装 第3章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 3.1 全链路数字化 3.1.1 用户旅程和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3.1.2 经营管理和科技运营的数字化 3.2 融合式智能化 3.2.1 当前的智能应用场景 3.2.2 新兴智能应用场景 3.3 人工智能的边界 3.3.1 用户隐私数据防护的问题 3.3.2 人工智能带来各种类型的系统风险 3.3.3 对人工智能的监管 3.3.4 人工智能的云服务化 第4章 数字化与数据治理 4.1 数字化最终还是一场数据治理 4.1.1 数据治理对金融行业尤为重要 4.1.2 金融数据治理之难 4.2 数据治理的核心工作领域 4.2.1 金融企业的数据标准管理 4.2.2 金融企业的数据质量管理 4.2.3 金融数据治理的其他工作领域 4.3 金融行业数据模型和主数据 4.3.1 金融行业数据模型 4.3.2 金融行业主数据 4.4 数据是要素,也是资产 4.4.1 什么是数据资产 4.4.2 金融企业的数据需求管理 第5章 数字鸿沟与数字摩擦 5.1 数字鸿沟问题 5.1.1 数字鸿沟的形成 5.1.2 金融企业内的数字鸿沟 5.2 无处不在的数字摩擦 5.2.1 数字摩擦的产生 5.2.2 如何消除数字摩擦 5.3 守住数字隐私和数字安全底线 5.3.1 金融企业的数字隐私问题 5.3.2 金融企业的数据安全管控 第二篇 架构变革 第6章 新一代金融企业数字化架构 6.1 系统设计的原理 6.1.1 系统的定义 6.1.2 系统工程论 6.1.3 复杂巨系统 6.1.4 系统架构设计方法 6.2 金融系统架构从分散式到集中式,再走向分布式 6.2.1 分散式架构 6.2.2 集中式架构 6.2.3 分布式架构 6.2.4 金融企业系统架构实践 6.3 基于分布式技术的金融企业数字化架构 6.3.1 金融企业数字化架构的业务背景 6.3.2 新一代金融企业数字化架构的特征 6.3.3 新一代金融企业数字化架构的示意图 第7章 新基建:数字底座 7.1 金融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 7.2 数据中心 7.2.1 金融企业数据中心建设 7.2.2 网络和安全 7.3 云计算与云原生 7.3.1 金融企业的云计算应用历程 7.3.2 云计算的发展与云原生的兴起 7.4 数字底座 7.4.1 金融企业的系统架构设计 7.4.2 金融企业的数字底座 第8章 新连接:数字装备 8.1 数字化新连接 8.1.1 5G与Wi-Fi 8.1.2 万物互联与物联网技术 8.1.3 新连接,连接什么 8.2 数字化新体验 8.2.1 极简化用户体验 8.2.2 金融“新体验” 8.3 金融数字装备 8.3.1 金融数字装备的特性要求 8.3.2 金融数字装备架构图及部件说明 8.3.3 金融数字装备的意义 第9章 新动能:数字大脑 9.1 数字化新动能 9.1.1 城市大脑 9.1.2 工业大脑 9.1.3 交通大脑 9.2 金融业务——需要思考的业务 9.2.1 金融风险分析 9.2.2 金融市场分析 9.2.3 金融业务运营分析 9.3 金融数字大脑 9.3.1 金融数字大脑的特性要求 9.3.2 金融数字大脑架构 9.3.3 金融数字大脑的意义 第10章 数字化组织与创新文化建设 10.1 不忘创业初心,来一场内部数字创业 10.1.1 重拾创业文化 10.1.2 数字科技创新文化的挑战 10.1.3 给创新更多保护 10.2 赛马机制和数字特战小队 10.2.1 竞赛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10.2.2 数字化特战小队 10.2.3 对赛马 序言 第一次看到书稿的时候 ,金融科技发展的大浪仿佛 在我眼前澎湃起伏。从电子 化、信息化到数字化、智能 化,金融这个古老的行业在 科技力量的赋能下不断迸发 新的活力。现在,金融科技 不仅是一个模式,更是一种 生态。在这种生态体系里, 有数字银行、有基于行为的 保险、有智能资产管理、有 量化策略交易等,金融和科 技已经实现了有机共生,不 断进化出新形态和新方向。 “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 不在我们背后。”站在新时 代的起点,金融与科技正在 实现新一轮的融合。在新一 轮变革中,如何为客户提供 更好的体验和服务,如何更 有效率地经营,如何精妙地 平衡风险和收益,这些都是 变革中生态体系内每个共生 单元必须面对的问题。未来 金融企业的护城河将是数字 化能力。对金融企业而言, 金融业务与科技能力的融合 形态、层次、基因决定了企 业在行业内的长期竞争力, 金融科技的生态将会不断进 化并在企业内发挥无可替代 的价值。 社会的变革、行业的变 革、组织的变革归根结底都 是人的变革。无论你已是浪 潮之中的弄潮儿,还是即将 从象牙塔融入这波浪潮的骄 子,这本书都值得精读。你 既可以全景式地了解金融科 技的进化理念,也可以在数 字化转型浪尖获得深度思考 ,还可以在金融科技的具体 场景建设中与作者共鸣。 本书提出的多个观点值 得金融科技从业者思考。比 如,数字鸿沟与数字摩擦、 金融科技2.0的主要特征、 金融科技的人工智能边界、 金融行业的数据治理等,其 中的描述在让读者感受到作 者的深厚积累和深刻洞见的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引发读 者思考,这对于促进金融科 技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本书提出的新一代金融 企业数字化架构是在当前金 融企业的IT架构的基础上进 行的总结、提炼和提升。对 金融科技架构师来说,这个 架构模型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数字底座、数字装备、数 字大脑三者的抽象与组合, 为金融科技系统的构建指明 了方向,也让非技术人员能 够形象地了解金融科技架构 的奥秘,这是一个非常精妙 的构思! 本书不仅包含理论和构 想,作者还基于自身的丰富 经验分享了多个具有代表性 的金融科技项目建设案例。 本书通过对实践案例的深入 讲解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 进一步了解金融科技的建设 路径。这是本书的不可多得 之处,也是我极力推崇本书 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壁环 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技术负责人,金融科技 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