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文艺欣赏七论
分类
作者 (美)王鼎钧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文学艺术和造化自然都有大美,要欣赏其志其趣,不仅需要以意感,以神通,更需要得窥门径。《文艺欣赏七论》收录了王鼎钧先生集中谈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书法、篆刻欣赏的文章,既分门别类地概括其特质,又融会贯通地讲述其精髓。一笔一画,一皴一染,在文艺之道中展现的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人。如他所言:“现实世界产生欲望,艺术世界产生美感,欲望使人烦恼,美感使人的心灵净化。所谓美感并不是美丽漂亮,而是凭自己的直觉进入一个圆满的状态。”
作者简介
王鼎钧,1925年生于山东省兰陵,曾亲历流亡求学、抗日战争、国共内战;1949年到台湾,曾任广播公司节目制作组长、电视公司节目编审组长、多家报社副刊主编、大学讲师。1979年移居美国,之后定居纽约至今。其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行销极广,至今不衰;《碎琉璃》、《左心房漩涡》等散文创作独树一帜,为其赢得“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之誉;从1992年至2009年,创作发表“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作品陆续在大陆出版后,引起学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回忆录,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了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影响巨大。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优良图书著作金鼎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历史嘉年华“历史书写致敬奖”。
目录
第一辑 诗歌
漫谈诗欣赏
今诗话
诗手迹
法拉盛诗歌节
只要有土!只要还有土!
第二辑 小说
漫谈小说欣赏
小说的故事情节
问天下多少小三子
第三辑 散文
漫谈散文欣赏
散文七宗
旅游文学
移民文学
有书如歌
第四辑 戏剧
漫谈戏剧欣赏
电视剧笔记
人生戏剧化
张火丁的两出戏
第五辑 绘画
漫谈绘画欣赏
画廊去来
以画会友
看生肖画展
第六辑 书法
漫谈书法欣赏
看人写字
访问张隆延先生
第七辑 篆刻
篆刻艺术 雕虫成龙
记两位篆刻家
导语
王鼎钧撰写的本书将文艺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书法、篆刻七部分,从如何欣赏的角度,分别探讨其中的奥妙和幽微。他用诗化的语言串起了文学的所有体裁以及艺术中的书法和篆刻,拈出一个个经典个案,从多方面抽丝剥茧般反复体会其中的语言、节奏、情感兴味、意向、竟界乃至人情世故、人生哲理。欣赏或鉴赏,绝非小道。
精彩页
漫谈诗欣赏

语言文字有三种功能:
一、使人“知道”,例如我们每天看到的新闻报道。
二、使人“同意”,例如我们每天读到的社论。
三、使人“感受”,例如我们在副刊上读到的诗。
我们做过这样的练习:“贵州茅台酒一连六次夺得全国美酒比赛第一名”,这是增加我们的见闻;“全国美酒比赛的评审偏爱茅台”,这是希望我们同意他的判断;“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这句话既不能成为知识,也没有人赞成他的意见,却使我们仿佛看见一个人患了严重的怀乡病,感同身受。
还有,“他昨天喝醉了”,这是说明事实;“他昨天喝多了”,一字之差,由说明变成批判;“他喝了很多酒,以为自己是个上将”,这句话传达的既不是事实,也不是意见,而是让我们心目中出现一个“醉态可掬”的形象。
如果认定使用语言文字只限增加阅听者的知识和判断力,“最好的酒出在自己的家乡”“他喝了很多酒,以为自己是个上将”,这两句话没有一写的价值,可是这两句话很受欢迎,比“他昨天喝多了”和“全国美酒比赛的评审偏爱茅台”更值得一读,留下更隽永的回味。
这就说到诗,本来凡是散文能做的,诗也几乎都能做,可是诗能够做的,散文未必都能做。在某一方面,只有诗可以做,只有诗可以做得好。有些诗人鼓吹“纯诗”,把诗和散文严格区分。他们的诗不再传达知识和意见,只诉诸感受,写诗不是增加读者判断的能力,而是启发悟性。这样的诗非实用,非理性,非逻辑,甚至不可言诠。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一棵树的痴心。我们也有痴心,因此我们觉得跟这棵树是同类。这棵树、这个同类,满怀炽烈的愿望,却处在完全被动的地位,只有希望川流不息的世事有一天把机会送到眼前。这也是我们曾经有过或正在抱着的梦想,那时,它几乎就是你我生命的全部。
那棵树站在路旁等待,一如你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等待。这时,你觉得你自己就是那棵树了。披发行吟江畔的屈原,站在望夫石上的少妇,昭阳日影下的宫人,北望王师的遗民,都在“暂时”中等待永久。你、我、他,这些人结成一个族群,彼此息息相关。等着等着,机会出现了,机会走近了,机会面对面了,诗的张力缓缓拉满,你、我、他的情绪步步升高,终于达到顶点。
可是,就在此时,机会只是一个幻觉,幻觉都会在实现前一刻突然消灭,刹那间,满树繁华同时凋谢,跌落成一地碎片的就不只是那一棵树的痴心了。这首《一棵开花的树》把人生戏剧化了,就像谢榛说的“起如爆竹,斩然而断”,白居易说的“高山放石,一去不回”。
人生一代一代,生生死死,我们常说一代新人换旧人,内政部有户籍记载,有人口统计。杜甫不这么说,他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萧萧,老成凋谢,是静态的,线条是直的;长江滚滚,新生代汹涌而来,是动态的,是横线,是曲线。一边让我们看见公墓,非常安静,好像凝固了,一边让我们看见运动场,众声喧哗,每一秒钟都有变化。生死两个场面中间只隔一条线,杜甫把它戏剧化了。
戏剧化以后,你本来要说的那些意思,字面上都没有了。我的老师的老师说,艺术最大的奥秘是隐藏,有人用弗洛伊德的说法,叫伪装变形;有人从佛经借来一个名词,叫变现;用曹雪芹的说法,就是满纸荒唐言。我把隐藏,变现,伪装变形,唯心所变、唯识所现这几种说法融会贯通了,我认为这是文学的特性,有特性才有自己的价值,才可以独立存在,不被并吞,不能代替。
说到戏剧化,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固然精彩,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是名句,如果把两者“通分”,新旧交替是他们共同的分母。杜甫提供的画面相当严肃,色彩也比较重,树叶虽然掉光了,树还是顶天立地,上一代人留下典型。“不尽长江滚滚来”,新一代有无穷的生命力,争先恐后。人家说“大江东去”,他不说“去”,他说“来”,换了个角度,让读者面对江水的上游,感受冲击。这个字用得好,应当受到特别的称赞。
P3-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48:45